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隐性课程理论与中职德育

  • 投稿王盐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56次
  • 评分4
  • 84
  • 0

刘德永

摘 要:隐性课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课程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其作用机制、影响方式都适合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发展需要,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及培养目标更为隐性德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将该理论引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隐性课程 德育 中等职业教育 适应

刘德永,男,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隐性课程( hidden curriculum)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是美国社会教育学家杰克逊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著作《课堂生活》( 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他指出:“在校生既接受读写算等文化知识,同时又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心理成长,而后一方面经过非学术途径,间接、暗含和潜在地传递给学生。”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文化传递定义为隐性课程。从此,隐性课程成为课程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它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涵盖所有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隐性德育课程是隐性课程的分支,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定教育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合的教育计划方案,通过设定一定的教育环境,实施无意的、隐含的、潜在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产生非特定心理反应,无意识、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并获得良好经验的教育方式。隐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理论和实践有着很大的区别。隐性德育课程的目的和手段比较间接含蓄,受教育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学生在隐性德育课程教学中,在认知参与的基础上,更突出的是兴趣、情感等非认知类的心理参与,即无意识的受教育体验过程。隐性德育课程可以跨越学生的心理隔膜和意识障碍,并渗透到受教育者心灵深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摄取机制来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效果往往更明显。

将隐性德育课程理论引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同样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现行的中职德育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把德育当作一门文化课程来开设的窠臼,课堂教学像其他文化课程一样以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训练作为教学目标,忽视道德理性、道德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尽管现行的中职德育教学大纲将德育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但从教学实践来看,以显性课程为理论支撑的德育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很难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并长久保持下去。相比之下,隐性课程在其课程作用机制、表现形式、影响方式上等方面,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时甚至能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地步。隐性德育的这些独特功能与中职学校本身的特点、中职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等都是非常适应的。

一、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机制与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

今年来,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多,校园暴力现象频频出现。这表明部分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和道德失范,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乃至学校整体德育工作处于低效状态。中职学校学生年龄分布在16-19岁之间,还没有个体清晰的价值观念,所以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心向。学生是德育课程的参与主体,研究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素质现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中职教育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易表现出叛逆、易质疑等特征,对周围的人、事倾向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与想法去判断,产生无缘由的质疑,推翻已有论断而“自行其是”。根据美国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的心理社会学发展八阶段理论,中职教育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危机上表现出“难以始终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的问题。这一时期他们的思想、情绪等都是多变复杂的,且其思想对行为的指导性也是不稳定的,极易“随性而为”。综合中职教育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应坚决避免强制灌输,而应注重从内心深处的说服引导。

教育发展服务于社会发展。学校普遍开设的显性德育课程在课程本质上有着明显的代为传递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而意识形态总是带有明显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这样的德育课程难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轻则对之“一笑而过”,重则“反其道而行之”。此外,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冲击着中职学生的思想。当面对高标准的正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时,头脑中道德观念的碰撞、矛盾极易使他们对学校德育产生质疑甚至抵触心理,表现冷漠,缺乏兴趣,甚至直接以行为抵触学校德育。隐性德育课程在发生机制上讲求经由一些正式课程以外、非学术性、看似随意性的这种教育活动和因素,通过引发学生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如此,便能很好地绕开学生的意识障碍和心理“雷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地接受教育影响。布鲁姆(B.Bloom)曾指出,“隐性课程的功能就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动机,形成适当的学习态度,积极地实施掌握学习,达到学习目标”。隐性德育课程“内柔外刚”、“刚柔并济”的作用机制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的考量和应对往往能使其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大获奇效。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方式更适于中职学生的心智特征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在不同时期阶段的“需要”。具体来说,需要是指由于缺乏某种心理或生理因素,有机体所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即有机体对发展和延续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生理活动的核心内容,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内心需要,需要越强烈,行为的动机也越强烈。换而言之,在个人心理活动及行为选择中,以需要为核心的个性倾向起着绝对主导作用。“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认识和把握,产生的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履行道德原则,做一个道德人的内在要求。①而内心道德需要的激发完全靠“耳提面命”或“洗脑式灌输”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用隐性德育的方法“毕其功于无形之中”。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为中考的失利者,他们在心智各方面的表现可能都较为薄弱,对知识情感的理解、把握和吸收自然也存在一些不足。相反,他们大多动手能力比较强,对行动、色彩、图案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所以对体验式探究活动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隐性德育课程在影响机制上主要是通过内隐的、渗透的、间接的方式进行,能够很好地发挥情感陶冶作用,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熏陶,激发起学生内心的道德需要,祛除学生对学校道德工作的抵触心理,并最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三、隐性德育更加适合中职学校半开放性教育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这一使命使其具有了不同于普通学校教育的“半开放性”特征。“校企合作”职教发展模式是寻求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新的有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中职学校之间有了更紧密更直接的合作,中职学校学生可以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培训、实践操作等训练,同时,也得以提前体验企业的工作和生活。但是,突然走出校门进入到企业,学生往往面临着很多不适应。人际交往上,陌生的同事代替了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生活上,繁琐的工作代替了温馨的课堂。在各种不安与精神压力下,学生的道德问题频发,轻则迟到、矿工,重则顶撞领导,与同事交恶。中职学校显性德育中理论性德育知识往往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感悟,遇到问题时很难将理论与现实问题挂钩。而隐性德育对学生的熏陶是“自内向外”,德育理念和精神已经渗透到他们的“骨髓”当中。所以学生能依靠自身的道德力量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适应这种半开放的教育模式,而半开放的教育模式又进一步为隐性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中职学校教育目标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发展空间

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除一小部分进入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大部分学生都将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所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是检验其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大多工作于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乎企业与社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尤为关键。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其相关工作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包括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纪律、职业作风、职业义务、职业良心和职业声望等范畴。①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对员工进行考核的重要标准,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因此,中职学校将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十分重视。而职业道德是一种带有明显实践特征的道德规范体系,隐性德育课程特殊的作用机制、影响机制及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必然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很大裨益。学校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课堂教学等等都隐含着丰富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这些隐形课程进行挖掘、引导,必将有利于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另外,中职学校形式多样的专业学科实践课程背后也隐藏着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同时耳濡目染了“师傅”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风范,增强了道德意识,提升了道德责任感。

总之,在充分发挥显性德育优越性的同时,将隐性课程纳入中职德育,调动整个校园和企业中潜在的各种教育因素,使德育真正回归生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将极大地拓展德育的领域,让德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本文系2014年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模式微观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