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研究

  • 投稿猎头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395次
  • 评分4
  • 43
  • 0

龙 专1,罗 敏2,吴四贵3

(1.湖南中医药大学 体育艺术部,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

湖南 长沙 410205;3.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深度转型的关键期,各种现实问题困扰着社会建设与发展,为迎合时代改变,创建和谐社会,我国急需加强农村服务建设、重视“三农”问题,均衡城乡发展,综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建设的核心指标,然而,对于农村建设普遍落后的我国而言,要想实现这一发展目标,非常不易。农村建设障碍限制、农业生产结构薄弱、农民消费能力低下等问题,是摆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面前的三座大山,要搬开这三座山,必须创建完善的组织保障机制,以维护公共体育服务成果,推动相关事业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的构建问题,深度解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发展趋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00-02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概念,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问题。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属不易,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精神文明等元素,都影响着农村的“社会建设”。

1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的内涵解读

1.1 理论概述

1.1.1 公共体育服务

公共体育服务是指以体育事业发展为基础和前提,创建体育运动空间、设置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满足公民的体育运动需要。由于农村经济建设能力有限,所以,其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相对落后,除必要的公共设施之外,公共产品的服务影响、服务作用价值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1.1.2 组织保障机制

组织保障机制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维护农村居民体育权利的一种保护结构、组织手段。它能够协调公共体育的相关服务项目,使之相互配合,构成完整体系,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提供保障基础、保护方法,以及安全环境。

1.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运行模式

在经济、文化、道德、政治等元素的影响下,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必须配套创建相应的组织保障机制,并通过改变、维护它的运行模式,使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发挥服务功能,独立、自主地完成建设目标和任务。组织保障机制运行过程中,需要借助三类社会因素,以构成完整、科学的结构机制。

首先,政府提供的社会资源,政策、资金支持,当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出现问题时,政府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针对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发挥组织保障机制的影响作用,弱化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之间的激进矛盾。

其次,社会群众的支持,所谓“组织保障”应受到群众认可,相对于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的农民而言,保障机制的运转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一方面,他们要响应政府、社会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为建设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另一方面,主动学习体育知识、了解体育文化,参与体育活动,给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坚实的消费资源。

最后,相关服务建设,单一化、程序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并不足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所有生活需要,所以,仅发展“体育公共服务”是不够的,在没有其他服务支撑的环境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难以维系正常,按照常规模式运行。

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存在的发展问题

2.1 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认识理解能力不强

在农村,居民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在春季、秋季,他们为农活儿奔波劳苦,夏季为秋收而准备,冬季猫冬。惯有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根本不重视体育运动,更不会参与体育运动。此外,在农村居民的意识中,劳动是最好的运动,他们成年累月的干活,好不容易到了农闲季节,更乐于在屋内或做被子干家务活、或进行打麻将、扑克娱乐活动,总之,以户外运动为主的公共体育服务并不受农村居民青睐,也不被认识和理解,这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存在的根本性发展问题。

2.2 农村公共体育建设投资能力差

资金不足,会影响公共体育设施按照预定布局、规模建设,使整个服务体系难以统一。“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开始鼓励各省市农村政府加大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投资,利用政策优惠和生产优势,吸纳投资。但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农村的投资能力仍普遍低下,相关投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农村居民不愿意、不支持投入农用土地,建设公共体育区,政府不受支持,自然不能得到经济支持和帮助,如另开辟活动场地,建设人行通道,则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耗费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收益项目少、收益能力差,投资者看不到其中的利润和价值,也就不会花费大量资金来支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了。总之,投资能力差会限制组织保障机制在行为、能力上的能动性,当体系出现漏洞或运行机制有不足之处时,没有资金支撑的保障机制,很难长时间维系生产、建设等相关服务工作。

2.3 农村体育服务信息匮乏、参与缺位现象严重

据统计,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也就说,村子里的青壮年都进城了,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青年人,他们不懂得上网,也几乎不看报。即便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完成了,受信息制约,农村居民也很难知道、了解这件事情。同时,信息匮乏,还会使组织保障机构的行为能力变得单薄、脆弱,组织团体的意见不统一、服务保障行为的活动空间范围有限、组织保障机制的运行能力低等,这些问题都会干扰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正常运转。此外,参与缺位也是重要的问题,为避免运动风险和经济消耗,农村居民大多会选择不用付出多少经济代价、安全性高的体育活动,反之,服务体系中的其他服务将没人理会。这种参与缺位现象,会让公共体育服务失去“合理性”优势,难以完成原有的体育锻炼计划和安排。

3 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构建的若干意见

3.1 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扩大公共体育服务宣传范围,通过思想影响、文化熏陶,改变农村居民对体育运动的错误理解,在“以人文本”理念的帮助下,端正服务态度。一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以户为单位,组织兴建体育运动团体或组织,由组织负责人带头学习体育知识、了解体育文化、参与体育活动。把政府下发的有关公共体育服务的宣传手册,分发给其他组织成员,让公共体育服务的影响力遍及农村。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先进的组织保障管理理念和保障方法,以农村居民的生活规律、特点和习惯为基础,构建亲民、利民、便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如此一来,公共体育服务便能确立其主体地位,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以人文本”的理念影响。

3.2 开拓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投资渠道

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应与它的经济水平、经济能力相匹配,其城镇化建设投资能力不高,则它的投资能力也会相应下降。为此,农村应坚持开拓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渠道,利用政策和地区优势,吸纳不同种类的经济资源,如:政府规划建设、企业投资、组织机构服务资助等,总之,要坚信自身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是有利于民的,如此,政府方能以其独特的服务魅力,开拓投资渠道。同时,应根据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需要,制定实施政策,创办人们乐于参与、敢于实践的体育活动,并以此为出发点,大力推行体育服务示范和组织保障的监督管理作用和影响力,以鼓励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来。此外,农村政府、组织保障机构应创建与众不同的公共体育服务事业收益项目、提高它们的收益能力,让投资者看到其中的利润和价值,自然便会将资金投入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了。

3.3 均衡农村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体育服务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他们的体育服务需求各有不同,比方说:老年人喜欢较为轻柔、缓和的体育活动,受身体条件制约,他们不能剧烈运动,也不能经常运动;又比如说:青年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和生活会极大程度地压缩他们的体育运动时间,针对这部分人,应设置运动价值高、运动训练强度稍大的体育运动。只有均衡了服务消费者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方能弥补服务需求空缺,找准服务定位,创建符合农村居民民生生活要求的组织保障机制。同时,针对信息匮乏这一问题,农村政府应本着“全面”、“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发动基础服务的优势,扩大信息传播的人口基数,以突出信息的重点内容和含义,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信息传播作用。如在操作过程中,组织保障机构的行为与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思想相悖,则应虚心采纳组织团体的不统一意见,端正思想,通过完善服务保障行为、扩大组织保障机制的活动空间、提高组织保障机制的保护效果等手段,维护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制正常运转。

3.4 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服务保障

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很少做身体检查,他们只是大体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确立组织保障机制的主导地位。农村政府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保障,如:定期组织农村居民参加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向其建议参与哪些体育活动为宜,如此,体育活动便能进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发挥影响作用。农民一旦在运动中受益,会口耳相传,慢慢地农村内部的体育运动事业便会大规模拓展开来,它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4 结论

通过上文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机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可知,组织保障机构的核心任务是维护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使其能够长远地、健康地发展。在取长补短、优势共享的多元互动模式,组织保障机构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对它的依赖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未来几年,组织保障机构仍要继续努力完善自身,帮助农村公共体育事业创建独立、自主、高效的运行机制,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卢文云,梁伟,孙丽,罗飞,孙小兵,王新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0,23(102):111-119.

(2)齐立斌,辛李伟。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04):144-148.

(3)王衍榛,郑勤,王璞。农村空巢老人公共体育服务组织保障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28(07):132-135.

(4)朱寒笑,张朝阳。基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目标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9,30(101):124-128.

(5)郅伟勇,郑思思,董晓光。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2):102-112.

(6)王海宏,杨建国,王剑,胡强,祁团结。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9(111):173-177.

(7)石金龙,石婷婷,赵元吉,杨伟。鲁西北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32(102):118-120.

(8)殷冬军。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内生性发展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123):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