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体育隐性课程中的运用研究

  • 投稿百花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938次
  • 评分4
  • 66
  • 0

徐礼云

(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41)

摘 要:小组合作式教学契合了体育隐性课程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是完成体育隐性课程目标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小组讨论有助于已有知识的激活,而已有知识的激活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与竞争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体育隐性课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具体策略:采用异质分组、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积极评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体育;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95-02

体育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 按照教育目的和学校体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合.体育隐性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和规范等非理性文化[1].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同组学生与学生之间、小团体与小团体之间通过互动、相互切磋与观摩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摸式[2].小组合作式教学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促进自主地、协同地学习为目的.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合作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于顺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发挥体育隐性课程功能有着较大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在实现体育隐性课程功能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在体育隐性课程中的运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1 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思想的实践模式,当小组呈现初始问题后,学生们首先会激活头脑中与此问题相关的已有知识,并根据已有知识、一般的观念和逻辑思考来建构解释这个问题的“理论”.当一个成员调动起自己的已有知识的时候,这些知识可能会激活另一位成员在曾经看来不可能的知识.一旦集体的知识被激活了,学习者就会开始详细解释他们知道什么,并尝试建立起他们的知识与问题中所描述的现象之间的桥梁.(Schmidt&Moust,2000)[3].因此,在小组合作式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释问题,形成已有知识的第一次重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由于小组成员掌握知识的不同或者思考的侧重点不同,理论的建构就变成了合作的结果.合作学习从知识观来看,强调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对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项目进行积极的探究,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从学生观来看,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为目标;从教师观来看,反对传统的传授式或命令式教学,而倡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施积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4].

2 小组合作式教学在体育隐性课程中的价值研究

体育隐性课程培养包括意志、动机、兴趣、性格、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是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价值、态度和规范等非理性文化.小组合作式教学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意志、情感活动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契合了体育隐性课程着重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特点.是完成体育隐形课程目标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2.1 小组合作式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体育学习的动力,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式教学中, 教师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不以权威定位,彼此平等对待.在此学习氛围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时会积极的给予情感回报, 反过来更真挚地热爱教师.根据情感迁移现象原理,学生对教师的这种爱会传达到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内容产生兴趣.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2.2 小组合作式教学中的合作与竞争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有效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积极地互相依赖,每个人都要对小组成员负责,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鼓励、辩论等手段互相合作的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并有效的从事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为使小组学习能顺利进展,有效的社会交往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技巧包括:彼此认识并相互信任,相互接纳并相互支持,真诚有效的沟通、能合理的解决冲突等.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近景性、直接性的学习动机,这就使他们具有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性格特点[5].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时机,创设出各种的竞争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促进学生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2.3 小组合作式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小组合作式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工作作风是民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师耐心细致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这种作风下,学生自信心强、学习兴趣高,责任感强,成员团结互助,自觉遵守纪律,学生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小组合作式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良好体育课堂气氛可以形成一种较强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良好气氛之中的的教学集体,其凝聚力强烈, 成员有良好一致的目标整合、舆论标准、自觉纪律和情感体验,教师和学生明确地理解和接受集体的基本目的与任务,教学集体每个成员都自觉并积极地适应和遵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规范要求,师生处于平等地位,交往得以加强,心理产生“共鸣”,行为出现“共振”,师生情感融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活动处于最和谐的状态[6].小组合作的课堂气氛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在体育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归属感,产生求知的乐趣,唤起并发展思想品质,强化道德力量,在奋发向上氛围中学会动作、形成人格的完善建构.另外优秀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爱好兴趣、能力,处世哲学;言谈举止等都对学生有直接的模范作用,对学生个性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作用.

3 体育隐性课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3.1 分组原则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合作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合理的分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式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分组原则为异组同质.既教师把性别、性格、运动技能,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扩大组内差别.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种分组方式让运动技能好的学生帮助技能差的,有兴趣的帮助没兴趣的,学生学会了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培养了合作精神.每个小组6-8人,人数太少不利于集体项目的学习、如篮球、排球等.而且组内角色不好分工,难以形成良好的讨论、合作氛围.人数太多,则会让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小组活动.合作小组的组长,是小组体育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般选择认真负责,组织能力强、运动技能好、群众基础好的体育骨干担任,可以通过小组成员选举和竞聘的方式产生.

3.2 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情境

小组合作教学中首先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通过自我介绍认识彼此、制定基本的活动准则、营造适合合作学习的氛围.学生具有好胜心强、喜欢竞争的性格特点,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时机,创设出各种竞争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通过师生的努力,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乐于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另外在物质文化方面创造适合合作学习的环境.首先,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应用起来要安全、可靠;体育场(馆)内的色彩不可过于强烈和鲜艳,温度和湿度要适合运动,没有噪音干扰,体育活动空间卫生状况良好.其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保证在数量上能满足活动的要求;再次,科学、合理布置体育器材能提高学习兴趣,对体育学习心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改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3.3 教师作用

合作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探索、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习动机、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化综合体育能力[7].为了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师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科学、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因此,在体育隐性课程中实施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角色将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即要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者,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一个胜任的指导者应具备学科能力和指导技能两种基本技能,有效的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更少的直接教学,更多指导:更少的教导更多的促进[8].为了更好地完成合作教学的目标,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教材是否适合合作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合理设计合作教学方案,科学组织教学教法.在合作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是否所有学生都进入合作学习角色,小组成员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小组成员是否能处理有效的争论,互相理解,合作的处理问题.当小组讨论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教师能及时介入进行指导、诊断与处理问题.

3.4 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和效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小组合作教学是对小组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尤其是把学习过程评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价组间的竞争又要评价组内的合作;既要评价小组活动的优点又要评价小组活动的缺点;既要对小组总评价又要评价小组各个成员表现即个体评价;既要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学习过程、既要评价体能提高又要评价非智力能力的发展.总之,小组合作教学独特的评价方式有利于督促学生不仅注重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也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体育学校教学模式创新与规范化管理及规章制度实物全书.天津电子出版社,464.

〔2〕〔6〕姚蕾.体育隐性课程的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228-230.

〔3〕〔8〕Schmidt,H.G.,&Moust,H.C.(2000).FactorsAffectingSmall—Group Tutorial learning .A Review of Research.In C.E.Hmelo. &D.H.Evensen (Eds.),Problem—BasedLearning:A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Intera -ctions.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52.

〔4〕汤丰林,申继亮.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05(1):73-77.

〔5〕刘春栋,刘元斌,张维克.运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J].体育教学,2003(1).

〔7〕陈红梅.对中学“体育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