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运用游戏法培养学生健美操音乐节奏感

  • 投稿千里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523次
  • 评分4
  • 53
  • 0

岑叶波

摘要:游戏法是近些年体育课堂教学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健美操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会听音乐”这一现象,提出运用“游戏法”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生的健美操音乐听力能力。

关键词:游戏法;健美操;音乐节奏感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6

1前言

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 “ 因为在游戏时, 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或者说, 他们用了一种新的方法重新按排了他们那个世界的事物, 来使自己得到满足。” 可见游戏对学生的意义非凡。所谓游戏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换而言之,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的且收获显著的教学方法。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的身体运动, 音乐的节奏严格控制着动作的节奏,也是健美操与音乐内在联系的纽带。在现实的健美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差异性较大,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节奏感不具有天赋,更多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去达到。在健美操课堂教学中,纯粹通过教师讲解音乐知识让学生听音乐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学生而言,第一音乐知识专业性太高难以理解;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学习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2 健美操音乐特点与游戏运用原则

2.1健美操音乐特点

健美操音乐,一般采用打击乐为主,通常取材为爵士乐、迪斯科乐、摇滚乐、民族乐等较强冲击力的现代音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健美操音乐的组成,1节拍=1拍、1乐句=8拍、1乐段=32拍,健美操的动作与音乐的配合,从第1拍开始,与鼓点吻合。一般健身健美操速度为22~26拍/10秒、竞技健美操速度为26~30拍/10秒。

2.2游戏法运用原则

2.2.1简易性原则

根据健美操音乐的特点,与学生实际对音乐的理解,在健美操课堂教学游戏运用中,学生不需要掌握较多的较难的音乐乐理,着重训练学生掌握健美操音乐基本组成:1节拍=1拍=一下击鼓声、1乐句=8拍、1乐段=32拍等。同时游戏内容创编也亦简单地围绕此内容进行,简易、明了,是训练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最佳途径。

2.2.2多样性原则

任何事物均会久而生厌,更何况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学生们,他们渴望与追求“新鲜事物”、更容易“喜新厌旧”,任何一首再好听的音乐、任何一个再好玩的游戏,重复的听、反复的练习,学生便会失去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准备大量的音乐与游戏,不时的更新。

2.2.3长期性原则

没有事物可以一蹴而就,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不是一天二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训练与熏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优秀是一种习惯。”当习惯优秀时才是真正的优秀。当学生对听音乐做游戏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具备了。

3 健美操音乐节奏训练与游戏法运用

3.1“口令式”游戏练习

口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一般指教师下达的口头命令。在健美操音乐曲子中,口令通常用数节拍的方式表达。1乐句=8拍,即1、2、3、4、5、6、7、8,分别对应一下击鼓声。所谓“口令式”游戏练习,在这里就是通过每1乐句,即每一个八拍作为一小节单元的特点,指挥学生练习。可以从简单地听音乐击掌游戏进行练习,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的击鼓声击掌。逐渐过渡到学生集体不带领下击掌、分小组击掌、请个别同学击掌,击掌点从完整的每一个八拍逐渐到击起始音、中间音等,逐步提高练习。在此基础上,将击掌方法替换成踏步、下蹲、转身、跳跃等等。例如,将全班分成四大组,第一个八拍第一组同学踏步,第二个八拍第二组同学踏步,第三个八拍第三组同学踏步,第四个八拍第四组同学踏步,依次循环; 也可以每个八拍每组同学不一样,第一组第一个八拍踏步、第二组第二个八拍下蹲、第三组第三个八拍转身、第四组第四八拍跳跃等等,依次循环;还可以对每一个八拍进行循环练习,如1-2第一组练习、3-4第二组练习、5-6第三组练习、7-8第四组练习,同上可以选择单一动作练习,也可以多样动作进行组合练习。无论怎样组合进行游戏练习,只要有规律可循、学生能准确扣上节拍即可。随着练习的进行与熟练,逐渐加大难度,慢慢可自然过渡到一些简单的健美操操化动作,为健美操动作的学习起到良好地辅垫作用。“口令式”游戏练习,是听音乐节奏的开始与基础,只有当学生准确地听出音乐中的节拍(击鼓声)、理解乐句与乐段,学生也就掌握了基本的音乐节奏感。这也是进行其它音乐节奏类游戏的基础。

3.2“活动类”游戏练习

在体育课堂中有许多很经典的传统的体育活动游戏,象喊数抱团、长江与黄河、丢手绢等,适当将这些学生们熟悉的游戏,进行规则改编,就能成为非常好的健美操音乐节奏训练游戏。例如,游戏“喊数抱团”,传统的作法由教师喊“数”,学生按教师所喊的“数”快速抱成团,没有成团的同学被淘汰。现将教师喊“数”换成音乐控制,规则可以定为:四个八拍音乐停“2人”抱团、六个八拍停“3人”抱团、八个八拍停“4人”抱团……依次设计,游戏的内容与方法还是一样,由于游戏规则的适当改编,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增加了音乐节奏感的训练。又如,游戏“长江与黄河”,传统的作法,当教师发令“黄河”时,“黄河”成为逃跑者,“长江”成为追求跑者立即转身追“黄河”,反之亦然。现将教师的“发令”改换成音乐控制,当音乐在第2个八拍、第4个八拍、第6个八拍……类似偶数拍停时,“黄河”成为逃跑者,“长江”成为追跑者追“黄河”;反之当音乐在奇数拍停时,由“长江”成为逃跑者,“黄河”成为追跑者追“长江”。同样在“丢手绢”的游戏中,我们也可以将“丢手绢者”丢手绢的时间让音乐来控制,增加丢者与被丢者的快速反应与对音乐的灵敏性。象这样的游戏在我们日常的体育课堂中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与琢磨,很多潜在的类似游戏可被挖掘。当然在这种活动类游戏进行一定的程度后,我们可以试着把这类游戏与健美操的动作组合起来。比如在游戏“队列比快”中,原本从队列第一个同学开始报数至队尾,队尾同学马上跑至队首重新开始报,……依次循环,现将其改成,从队列第一个同学开始,随着音乐练习健美操内容,每个同学做完一个八拍或两个八拍动作,跑至队尾。这样不仅巩固与提高健美操动作,而且音乐节奏得到强化,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活动类游戏安排是健美操教学内容丰富、音乐节奏得以提高与巩固的有效手段。

3.2“素质型”游戏练习

素质练习一般比较枯燥、乏味而且运动负荷大,学生往往不喜欢,但在各类教学中却十分重要。“素质型”游戏练习,就是将素质练习与音乐结合起来,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例如,提高腰腹肌力量学生常练习的仰卧起坐,一般课堂练习时,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同学数个数一个同学做。现将其改成每个同学一起练习,随着音乐练习,两拍一动,每个八拍1-2半起、3-4躺下、5-6半起、7-8躺下。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练习密度,同时由于健美操音乐节奏的强烈性感染学生练习的兴趣,也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又如,学生最惧怕奔跑类的耐力素质练习,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会用“折返跑”来进行锻炼。现将“折返跑”放在音乐下练习,选择流行、受学生喜爱的音乐,每两个八拍后学生进行自动折返,由于需要听音乐分散了学生奔跑的注意力,由于曲子是学生喜欢的,学生在奔跑中融于音乐中忘记时间的长短,一首曲子一般3-4分钟,结束时学生相当于跑了一个800米。这样的素质练习切实地减轻学生的紧张感与增加了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同时音乐听觉又得到锻炼与加强。慢慢地这种音乐下单纯性素质练习,可以逐渐变成健美操专项素质练习,如健美操步法练习开合跳动作,先用慢的音乐节奏再逐曲增加节奏,虽然动作不变,但音乐速度越来越快,难度也越来越大,音乐节奏的辨识也越来越难,学生的动作与音乐节奏感都得到了很好的练习与巩固。健美操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这种“素质型”游戏在健美操教学中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游戏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更是儿童的天性与权利。柏拉图说,“生活必须作为游戏来过”。可见游戏是学生最正当的行为。西方哲学家伽达默尔是近代以来以谈论游戏和主张艺术游戏论为著称,他的观点:游戏具有愉悦性与严肃性、对话性与参与性、自我表现性与创新性几点内在精神。这与现代教学特性相吻合。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的身体运动,集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节奏为中心表现力与美的运动,能否听出音乐节奏是整个健美操教学的核心,将游戏法与音乐节奏练习融合在一起,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同时也智慧地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从而促进健美操教学质量。

4.2建议

将游戏运用于健美操音乐节奏的训练,第一需要遵循游戏运用的“简易性、多样性、长期性”原则;第二游戏的取得需要教师不断自我学习与平时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第三游戏的运用先进行“口令式”游戏练习,在此基础上结合“活动类”游戏与“素质型”游戏,由易到难、从基础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岑叶波.巧用音乐节奏促健美操教学[J]. 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探索),2013.11

[2] 茌远强.追逐跑游戏在短跑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 中国学校体育(教学探索),2013.11

[3] 钟海鸥,李映红. 游戏法在女生健美操课中运用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2001 (22) .1

[4] 过承珊.张扬游戏精神,凸显音乐审美-“游戏法”在小学音乐课中的有效运用及辩证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1.06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中学 315111)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