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发展的“形象转化”策略

  • 投稿萨娜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35次
  • 评分4
  • 72
  • 0

王志南

一、沟通新旧情境,在形象转化中唤醒直觉之眼

直觉思维的触发与思维者的认知储备、思维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展开直觉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形象转化沟通新旧问题情境,链接学生已有认知储备和思维经验,进而唤醒学生的直觉之眼。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体积的比是1:6。如果圆锥的高是4.2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如果圆柱的高是4.2厘米,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由于问题情境中的已知条件太少,学生普遍感觉解决有困难。那么,如何挖掘学生已有的认知积淀和思维经验呢?显然,仅仅凭借语言的描述对学生来说仍是有困难的,这时就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转化,来唤醒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出示图1,勾起学生对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关系的回忆,进而引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底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要使这里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比为1:6,右边应该有两个这样的圆柱,所以圆柱的高应该是圆锥的2倍。

二、感悟操作活动,在形象转化中启发直觉之思

直觉表现为思维者能快速地掌握问题情境的意义和结构,并对如何解决问题作出猜想和预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问题情境,易于学生对问题进行直觉的猜想和预测,在形象转化中启发学生的直觉之思。

例如,教学图形覆盖规律时,例题的图表中一共10个数,用方框每次圈两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首先试着移一移,引导学生体会到每向右移动一次,方框就向右移动一格。(如图2)学生感悟到这一点后,我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用方框每次圈两个数然后平移,会平移几次?借助已有的感悟和操作活动,学生凭直觉发现:方框每次圈2个数,后面还有8格的位置,平移一次移一格,8格就要平移8次。这样,在不断地大胆猜想、谨慎验证中,不断发展学生数学直觉能力。

三、注重数形结合,在形象转化中感受直觉之妙

研究表明,直觉思维有一重要特征——视觉化,即思维者在视觉化中觉察事物。而这种视觉化的思维方式,能使人迅速而整体地把握问题情境,进而帮助理解。因此,将语义表达的数学情境进行数形结合,实现从语义到图象(或表象)的转化,引导学生依托图象展开思考,有助于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如在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复习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未完成的个数比是1:2。如果再加工15个零件就完成总个数的一半,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对于刚学分数应用题的学生而言,解决这道题的难点在于难以找到“再加工的15个零件”对应总量的分率。对此,我提示学生,如果用一个长方形表示一共的任务,我们能不能把题目中的条件在图中表示出来呢?

学生通过尝试,画出示意图。(如下图)

通过画图,学生可以凭借直觉思维发现15个零件是6份中的一份,直接用Is×6=90个就解决问题了。

当然,在运用直觉思维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用理性思维分析为什么15×6=90是合理的仍然很重要,进而发现15个对应单位“l”的分率是1/2-1/3=1/6,沟通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联系。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要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还需要有一种深入教学研究的精神,不断思考:哪些数学题材可以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怎样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进而探寻发展和培养儿童直觉思维的最佳路径。

注:本文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儿童直觉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