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 投稿游子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969次
  • 评分4
  • 79
  • 0

郑雄文

摘要:小学习作是重要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是写作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与表达,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展开研究,使学生习作作品摆脱大而空的说教,更加生动化、自然化、真实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 习作教学 生活化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调动小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使教学更加接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习作回归创作的本质,实现习作教学的生活化效果。

一、积累生活化习作资源

中高年级小学生阅读量增加,初步学会了模仿名品佳作的习作方式,以及运用基本的习作技巧和修辞方法。如果小学生不接触生活,一味从书本上寻找习作素材,作品失去了原创性,必须从生活中汲取新鲜的养分。

1.充分利用课间游戏素材。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游戏欲望,应该让小学生在玩中获得童年的乐趣和快乐的体验。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布置有关游戏和课外活动的话题,让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积累对生活的感悟、心情和观察力。小学生的游戏形式比较多,例如跳绳、口袋、老鹰抓小鸡、篮球,等等。中高年级小学生还可以创新游戏内容,学会健康地玩,玩得开心,能增长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促进身心的良好发育,获得写作的真实资源。

2.创设灵活的文化活动。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占据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与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问比家人还多,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重,新课改主要提倡增强小学生的素质,形成良好的人格与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应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让小学生的学习生涯更加充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在各个节日来临时,学校以此为契机,举办各种节日宣传和演出活动,例如举办“节日周”,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通过举办故事会、宣传栏、书法绘画展览等形式,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让小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国庆节、建军节等现代节日期间,举办主题班会,进行诵读比赛,参与征文比赛,进行话剧表演或者文艺汇报演出等,开展感恩教育,让小学生从中反思父母和师长的辛苦付出;开展爱党、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自己承担的对民族和国家的使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语文教师鼓励小学生参加各学科的课外拓展活动,例如英语演讲、手抄报制作、课本剧表演、经典诵读等,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断学习到新鲜的知识,汲取优秀思想和观点,提升了精神境界与意志品质,增长了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会多视角、全方位地观察和体会事物,获得比书本更加丰富的生活素材,增强自己写作的灵感与资源。因此,在《难忘的事》《感恩父母》《童年的游戏》之类的习作创作过程中,小学生就能够提笔成章、下笔千言了。

3.积极投入社会实践。社会是小学生校园生活的目标与终点,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真正促使学生获得习作时的生活化体验。教师带领小学生到工厂和社团参观,研究环境与生产等问题,结合小学科学教材开展各种实验,节假日到野外郊游踏青,参观博物馆或者纪念馆,开展“无烟日”、“禁毒日”、“节水日”等宣传活动,到敬老院做义务劳动等,每次活动都是对小学生意志的磨砺与灵魂的洗礼,让他们更加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增加对家乡的了解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营造生活化情境,刨设生动课堂

中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习作习惯,教师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帮助他们增强对习作的信心和热情。课堂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体验,尽量将写作教学过程与他们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习作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迁移。具体的教学方法有:

1、观察法。习作是一门细致和主观的艺术,同一个主题和事物在不同的眼睛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和表达方式,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不能仅靠冥思苦想创造出优秀作品。例如,在《介绍一种物品》习作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生活用品、玩具等,教师可以先做成范例,例如“电饭锅”或者“空竹”等,为小学生讲授观察物品的顺序、角度、细节,遵照什么规律,抓住物品的特点,让小学生课下结合生活学会观察和思考。

2、画面法。传统的习作教学提供的材料都是文字性的,结合教师的口语表述进行命题和描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部分悟性和习作能力不高的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笔,写出的东西干瘪枯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好、或者视频的方式将习作素材展示出来,例如,在《写一处景物》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出校园或者家乡的某个突出的景色画面,为学生创设出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让小学生在景色情境中加以感受和想象,教师适当点拨,学会如何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描写景色。在《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播放班级某个学生的生活视频,或者电视剧中的经典人物片段,增强小学生对习作课堂的探究兴趣,学着欣赏和品味人物的特点,为习作作品添加了生动鲜活的元素。

3、表演法。习作体现了思维与情感的流动,在以写实、写事、童话、名著为话题的习作创作中,或者对童话和名著的续写、扩写,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创作表演,用形象和直观的立体观察,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小学生的习作更加富有新意,碰撞出智慧与文学的火花。

三、进行生活化指导,增强创作效果

1、创设愉快的习作氛围。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教师应该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他们充足的习作空间,不仅仅将习作当成应试作文教,要给予学生创作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在有创作意识和激情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将习作当成灵感的自然流淌,而非生搬硬套,让学生充分结合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体验,真正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雏形。

2、做专题习作训练。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比较深厚的语文和习作基础,教师应该对学生习作加以拔高和拓展。可以将文体大概分成几类,通常按照人、事、景、说明文、议论文等形成专题序列。布置习作作业时选择小切口话题,针对某个重点问题或者技巧进行训练。例如在人物描写习作中,一次注重相貌描写,下次关注动作,可以对神态、语言、事件、服饰等分别进行专题练习。循序渐进地提升文学素养,积累创作经验,符合生活化习作教学的规律,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3、进行生活化习作评改。教师对习作的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小学生的创作方向和水平起着引领和提升的作用。高年级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比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将习作评改作为个性化教学的一个手段,利用这个途径与学生进行对话与沟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建班级语文网站或者QQ群,教师定期上传学生作品,师生和家长都可以浏览、留言,将传统的纸上批改搬到学生的生活中,增强学生的习作创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学生相互批改和阅读,能促进他们在思想上的沟通,增进了解与互动。

综上所述,生活化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日趋关注的教学策略,我们基层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积极引导习作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不断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中赤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