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武汉地区都市报对医患事件报道的特征分析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10次
  • 评分4
  • 83
  • 0

欧阳静美 陈月异

【摘要】医患事件已经成为了一个让政府操心,让医院伤心,让百姓烦心的烫手山芋,媒体对于医患事件的报道也对医患关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本文主要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从武汉地区都市报对医患纠纷事件的报道来分析媒体的报道风格和立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医患事件 框架理论 报道特征 武汉都市报

2012 年,武汉市公布了武汉100 多家医院医疗纠纷处理报告,3 年来113 家医疗机构发生纠纷共计1562 起,高达96.41%的医疗纠纷发生在二级以上医院。在这样一种恶劣的情况下,媒体的报道会产生一种引导,而引导的指向性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新闻框架理论是指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对新闻内容做出报道。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在媒体报道中,措辞及其意义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受众情绪。

一、内容分析

本文对2012—2014 年四份武汉地区都市报有关医患事件的报道进行了收集,共计1200 余篇。根据总基数以及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共计30 篇稿件进行了具体分析。其中《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各10 篇,《武汉晨报》和《武汉晚报》各5 篇统计如表1。

总体来看,这些报道表明武汉地区都市报近几年在医患报道这一选题上一贯立场是偏向医院,基调是调节和解、维持平衡,风格是和谐、稳重,但仍然保持着都市报常有的讲市民故事时用的夸张表情。

二、武汉地区都市报对医患事件报道的特点

1、媒体反映正面的医生形象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生付出型”报道。这类报道从文章标题到字里行间,每个细节都在展现医生的“美”,正面展现如医生对病人的付出、医生日常工作的艰辛,侧面烘托如病人对医生的感恩之情、社会的认可等等。比如《护士趴污水钻门缝爬进厕所救出老太》一文,标题连用三个动宾短语,“趴污水”“钻门缝”“爬进厕所”,就是为了突出护士不顾脏污救助病患。《楚天金报》用都市报写生活琐事、讲市民故事时特有的夸张手法,掰碎、铺展、引申、弘扬,使平凡琐事有看头、为日常小人物用传奇立传口吻。

第二方面是“美好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纵观都市报近几年的医患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评论,谈及“医生”时都是“美好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为主,即褒义措辞居多。比如,白衣天使、救人、诊治等,是医生视觉形象定义的标志词;道德、耐心、尽心、仁心廉医等,赋之医德操守;有血有肉、真心、细心、关心理解等,渲染医生的人性与情感;免费服务和“孕妇坐诊”,表现医生对病人的无私奉献;甚至“下跪”“押医游行”这样的词,描述在医患纠纷的困境中医生的委屈处境。这些都暗示“医生不易”。

2、媒体为患者设定了低位面者形象

如果在媒体医患报道的故事框架中划分高低位面的话,那么医生、护士、医院是属于高位面的,患者及其不理性的家属是属于低位面的,尽管事实上他们在现实中都生存于同一位面。在大量的“医生付出型”报道中,病患作为“被付出”对象存在着。医生是高尚的施恩者,病患是受惠的感恩者。其次,媒体用来形容病患的词有积极与消极两类。积极的词,比如“感激、信任、感动”,是为了平衡病患与医生的关系,表明尽管有那么多冲动暴怒的医闹者,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病患是明事理、辨是非、知感恩的,是为配合医生的付出行为而作为“被付出者”反馈“感激”存在着的。消极的词,比如“辱骂”“权势”“猜疑”“忐忑”“威胁”等等,是媒体描述病患形象的措辞。在消极词汇里,往往能够看见拥有复杂人性的百态患者,而在积极词汇中,人们发现一律是单一、刻板、面目模糊的“感激者”形象。

3、都市报谈医患关系有“知音”风格

《知音》是1985 年于江城武汉创刊的情感类杂志,以细腻煽情的情感故事、满足草根文化需求为卖点。《知音》杂志在武汉很有影响,形成特殊的“知音体”。武汉地区的都市报在作新闻报道时也难免受其影响,特别是在都市报强调新闻故事化的大背景下,因为想打动人心,更强调煽情性,挖掘人性、直视人心,这种种因素都暗合了知音风格。比如《8 年了,我愿再当一次您的病人》就非常有“慈爱妈妈啊,植物人儿子愿再做一次您的儿子”这样的知音体即视感,报道内容也是在堪堪保持新闻真实性的底线之上,用尽了煽情手法。

三、对于医患事件报道的建议

1、打破无意识的微妙偏见

对待医生,媒体是把他们的心声、行动讲给患者听——因为患者“不理解”;对待患者,媒体劝解他们冷静、理解——因为他们往往“冲动”“无理性”。这反映了媒体无意识的微妙偏见,他们对医患关系的潜意识认知中,医生常常是理性科学的、辛劳付出的,只是不为所知或被外界误解;而医患事件中的病患则通常是无理性的、飞扬跋扈的、胡搅蛮缠的、不能理解医生的角色,或者干脆是想讹钱的。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应该尽量打破这样的一种微妙的偏见,站在一种中立的立场上来进行报道。

2、敢于报道本省医患事件

武汉都市报还存在大力报道武汉的正面医患事件,积极报道外省的负面医患事件的现象。比如《楚天金报》刊发的《护士趴污水钻门缝爬进厕所救出老太》等正面医患报道中所涉及的医生、医院以及良好的医患关系都发生在武汉地区。相反,对负面医患事件的批判与评论大多是与外省有关的。比如《“赶客告示”显示了医患话语鸿沟》中提到的赶客医院位于深圳市,《医生下跪与严打“医闹”》中严重扭曲的医患关系的事情发生在陕西省,《退红包打破头不退红包打破啥》中医生拒收红包反而被打事件发生地在江西省,即便是涉及到本省的,也是尽量减轻成分。比如:《武汉晚报》的一篇《武汉中南医院曝医患纠纷实习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致昏迷》。其实,报道自省的医患事件并不是揭丑,只有让百姓了解真实的事件,才能更加积极的去化解医患矛盾。

3、避免市报医患报道的同质化

都市报新闻内容呈现同质化,不同纸媒的医患报道呈现同质化,而都市报的医患报道更是同质化,以《楚天都市报》和《武汉晨报》为例,两份报纸都立足武汉,报道江城生活,关于医患的选题很容易就聚焦到同一事件,而两者报道风格亦略有相似。比如《楚天都市报》做了一个仁心廉医的医患系列报道,《武汉晨报》也作了关于医患关系大变身的系列报道。

结语

媒体对于医患关系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只有能够更好地把握自情况,达到一种平衡,才能不会因为报道将受众限制住,才能够带来正确的声音,以帮助化解医患矛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郭小平,《医患要沟通、媒体要引导——医患纠纷报道的误区及其对策》[J].《声屏世界》,2002(3)

②庞慧敏,《论媒体在平衡社会身份与社会公正中的作用——以“医患报道”为视角》[J]《. 现代传播》,2012(4)

③赵帛妍,《积极引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新闻媒体在医疗纠纷报道中的几个问题》[J]《. 新闻知识》,2011(10)

④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均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新传播学院2011级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