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百家讲坛》与TED 演讲的传播学比较

  • 投稿dollar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786次
  • 评分4
  • 79
  • 0

【摘 要】《百家讲坛》、TED演讲,一个是中国最火的电视科教节目,一个是享誉世界的互联网思想平台,两者都发挥着传播知识的功能。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希望能为未来我国大众传媒更好地发挥其传播知识的功能提供些许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百家讲坛》 大众传播 社会功能

一、概述

虽然传播学者们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但大众传播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基本上已成共识。然而,在今天这个泛娱乐化的社会氛围中,大众传播的功能开始失衡,越来越偏向其娱乐大众的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大众传媒之传播知识的功能变得尤为紧迫。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一档名位《百家讲坛》(下称《百》)的科教讲座式栏目开始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其演播风格与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为平易,同时亦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权威性,力求雅俗共赏。截至2006年10月,已播出1000余期,学术界著名人士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虽然在个别议题上曾略受微辞,但整体而言,大多数观众都给予此栏目较高评价。同时,该栏目制作水平也不断改善,收视率逐年提高,并已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档品牌栏目。

而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

sign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演讲(下文简称TED)是由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发起的。TED诞生于1984年,其发起人是里查德·沃曼。从2006年起,TED演讲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截至2010年6月,TED官方网站上收录的TED演讲视频总数已经超过700,这些TED演讲的视频的阅览量已经超过了5000万。所有的TED演讲的视频都是以知识共享的方式予以授权的。在中国TED已经通过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不错的口碑,并被部分网友成为“国际百家讲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较鉴别中外两种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知识的知名栏目,无疑可以为我国大众媒体将来的文化传播之路汲取宝贵的经验。

二、《百家讲坛》与TED演讲的传播学比较

传播学家拉斯维尔曾经提出了大众传播著名的五大要素,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①,本文选取其中的三者,用来对《百》与TED做比较分析。

1、传播者

学术专家vs行业专家。《百》的讲者多为知名大学教授、博士、官员、作家等社会名流。笔者对百度百科中给出的《百》的100名讲者进行简单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在这100名讲者之中有69位拥有副教授或者教授职称。而在这69位教授之中,中文或者文学专业的教授有22位、历史学的教授有20位。其余的教授也多是政治、哲学、传媒、法学等人文学科方向的学者,鲜见理科学者,没有工科背景的教授。(见下图)

从演讲者的职业背景而言,TED讲者包含了总统、物理学家、医学家、作家、导演、建筑师、厨师等来自各个行业的成功者与青年才俊。就演讲主题而言,TED演讲的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娱乐和设计。事实上,科学、教育、发展、文化、商业、艺术等话题也经常出现。演讲中也会穿插一些艺术家的表演。

盈利VS非盈利。如果我们把传播机构作为一个传播主体,那么《百》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该节目的传播者无疑是中央电视台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官方媒体。反观TED,从发起机构上来看,其是由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发起的,相对于《百》的传播组织中央电视台而言,TED无疑少了许多官方色彩与商业色彩。而我们知道,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对传播内容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出于对自身立场的考虑,央视的《百》必然会优先考虑官方立场和商业利益。与之相反,TED的传播者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本身并不存在官方立场和商业利益。前后两者的差异必然会在传播内容中体现出来。

2、传播内容

一元vs多元。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传播者都有其主观的“传播目的”,而其传播目的,一定需要以其传播内容为载体,才能体现出来。

如上文所说,《百》的传播主体一方面是各个大学的学者专家,另一方面更是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既然是媒体,它就必须考虑其自身的商业利益。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电视台的商业利益无疑是通过收视率来体现的。

据《百》的官方介绍,其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事实上,在《百》开播之初的2003年,其涉及自然科学的节目期数曾占到全部节目期数的24.8%,而涉及历史和文学的的期数则分别是7.1%和23.3%。然而多元化的节目选题并没有带来高的收视率,其收视率最低时几乎为零。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自2004年开始《百》开始改变节目选题,自2004年5月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引起观众强烈反响后,《百》栏目组“豁然开朗”。据统计,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之间,《百》的涉及历史和文学类的节目时间分别升到了39.3%和33%,而自然科学类节目时间则下降到2.2%②。随着《百》的“蜕变”,其收视率也走上了高峰:2005年第一个季度,《百》的平均收视率一直保持在0.17%以上。

而TED的传播主体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更有来自各行各业、全球各地的演讲者,可以说他们除了“自身有特殊经历或观点”、“演讲时间简短”之外并无统一的风格。

以网易公开课网站上的TED版块来看,网易将其分为了惊讶说服、勇敢、创意、迷人、鼓舞、美丽、幽默、信息几个版块。其内容不仅涉及技术、娱乐和设计,也包含了科学、教育、发展、文化、商业、艺术等话题。

3、传播媒介

电视vs互联网。传播媒介这个概念学界有着许多定义,本文采用的是浙江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邵培仁所定义的媒介: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虽然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央视也建立起其网络频道CNTV,《百》的相关视频也开始在网络渠道上传播,但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百》的主要传播媒介无疑是以电视为主的。

而TED大会本身就是通过面对面的演讲进行的一种群体传播或者组织传播活动,2006年,TED演讲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之后,TED才进入大众传播的领域。因而,从TED进入大众传播世界的第一秒起,就已经被注入了互联网的基因。

近半个世纪,互联网取得了爆炸性的大发展,仅在中国,截至2013年12月,网民规模达就已经达到了6.18亿③。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相对于电视,有着媒介利用的全时性、媒介空间的海量性、传授两极的连通性、信息形态的多媒体性等“天生”的优势。④

这些差异无疑会导致《百》与TED两者的不同,比如互联网媒体相对于电视媒体拥有着“媒介空间的海量性”的相对优势就对两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百》作为一个电视节目,受到电视媒体固有的播出时间和节目制作过程复杂程度的限制。另一方面又需要考虑对观众口味的调节,不能这一期讲了《论语》,下一期还讲《论语》。最终导致了“百家”讲坛变成了“一家”讲坛:《红楼梦》成了刘心武的,《三国》成了易中天的,《论语》则成了于丹的。事实上,既然是学问,就应该允许辩论和异见。

而TED由于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其演讲视频以数字编码的方式储存在网络上,相对电视媒体拥有着“空间的海量性”这一优势。可以说,理论上其内容的存储量是无限的。在网易公开课的TED页面中,有一个叫做TED10的栏目,这个栏目是以话题来分的,每一个话题下面都有着10个不同的演讲者,他们针对同一个话题发表不同意见的演讲,而这些演讲可以是意见相似的,也可以是意见截然相反的。

结语

美国传播学者赖特曾提出过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他认为大众传播拥有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这四项功能。而施拉姆则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概括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一般的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从一个商业电视节目的角度来看,《百》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而且还捧红了易中天、于丹等一系列“学术明星”,并且在观众中燃起了一阵“国学热”,许多国学书籍也借势取得了不小的销量。但是单纯从大众传播的“传播知识”的社会功能来考虑,《百》在涉及知识的多样性、影响的范围、学术观点的多元性方面都不如TED演讲:仅至2012年11月,TED网站视频被访问就已经超过10亿次。至2013年结束,TED视频总数已超过1500个。同时,TED网站支持搜索视频中的谈话记录,并且提供40种语言的翻译。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差异,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传播主体的差异

事实上,大众传播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主观的意识,其起到怎样的作用很大程度要受到其传播主体的影响。正如上文分析,《百》的传播主体为央视,也正是因为央视作为一个商业化媒体的逐利天性,使得我们看到《百》的“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被放大,而其传播“知识”的功能则相对的被削弱。反之,TED演讲的影响力之所以能跨越国界被各国受众所接受,其内容之所以可以“包容万千”不受主观目的的干扰,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传播主体作为一个跨国的非盈利组织,并没有明确的商业和政治目的。

2、传播载体的差异

相对于传播主体的差异,载体的差异可以看成是“客观原因”。电视作为媒介,其播出时间的有限性和制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必然限制《百》的内容量。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其从多个视角去反复探讨一些观众并不一定感兴趣的话题,当然不如将有限的播出时间和制作精力都集中在绝大多数观众都感兴趣的话题上。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百》选题范围的狭窄化,以及学术视角的“一家”化。从这个角度理解,TED演讲的发展和繁荣也都离不开其传播载体——互联网,正是互联网“空间的海量性”这一先天优势,才使得TED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和平台去承载多元化的讨论视角与海量的选题。而互联网本身作为一个跨国界的媒介平台,无疑也为TED的穿越国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②钱丹丹,《透析〈百家讲坛〉——兼论经典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D].苏州大学,2011

③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1

④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18-220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