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于缩因素分析

  • 投稿杨西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994次
  • 评分4
  • 68
  • 0

丁从潮

(绍兴巿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从而使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各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干缩的影响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因素

1.前言?

(1)高性能混凝土(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2)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良好的工作性和较高的体积稳定性,使高性能混凝土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从而使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各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干缩的影响问题。

2.单方用水量对干缩的影响?

2.1有试验研究表明,抗压强度60MPa以上,单方混凝土用水量185Kg以下的高性能混凝土,即使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变化,干燥收缩也基本上不变化,位用水量对收缩影响小。?

2.2而且:?(1)水灰比≤40%情况下,对于水灰比分别为25%、30%和40%的三种情况,改变每个水灰比混凝土中的用水量:由140~180Kg/m?3,混凝土的收缩差别不大。?(2)随着水灰比由25%增至40%时,收缩值由4×10-6?增至6×10-6?(干缩龄期200d)。也就是说,高性能混凝土的干缩随水灰比增大而稍有增大;但在相同水灰比下,用水量变化对于缩影响不大。

3.骨料种类对干缩的影响?

(1)试验研究还表明:在相同水灰比的混凝土中,不同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混凝土单方用水量为定值(170Kg),对于水灰比为30%和40%;采用不同性能骨料,干缩值差别很明显。当碎石的密度大时,其吸水率低,强度高,混凝土的干缩低。而当碎石的密度低时,其强度低,弹性模量也低,混凝土的干缩大。?

(2)研究表明,不同骨料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以石英岩为骨料的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收缩率最低,30年的收缩值仅为450×10-6;砂岩的收缩率最大,30年的收缩值为1210×10-6?。

4.高效减水剂对于缩的影响?

高效减水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干缩也有影响。对不同类型减水剂,根据其添加量,收缩值增减在10%~20%的范围内。特别是早期开始受到干燥时,收缩增大。要降低由于添加高效减水剂的干缩值,必须注意早期充分养护。28d湿养护的高性能混凝土,即使掺入高效减水剂,干缩值也不会提高。

5.超细粉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

硅粉、明矾石类矿物超细粉及粉煤灰等具有降低高性能混凝土干燥收缩的效果。而掺入沸石粉、页岩灰等,会使干缩增大。?

5.1硅粉对干缩的影响。

当水胶比为30%时,硅粉的掺量增大,千缩降低。基准混凝土干燥龄期150d,于缩值500×10-6?;而硅粉掺量10%~20%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干缩值为400×10-6。相应的失重百分率也是基准混凝土高。?

5.2粉煤灰超细粉对于缩的影响。

我国中南大学周仕琼教授等对掺入超细粉煤灰(UFA)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收缩测试,研究了不同砂率、UFA掺量、胶凝材料用量B、W/U、W/C对混凝土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缩率随着UFA掺量和W/C的增加而增加,当掺量≤50%时HPC的干缩率均小于基准混凝土;B与W/B对干缩率影响不大;砂率对强度影响不大,但对坍落度和弹性模量及干缩率有影响,当砂率为35%时坍落度最大,弹性模量最高,干缩率最小。?

5.3复合超细粉对高性能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1)广西大学陈益兰、李树超以粉煤灰与烧高岭土复合和矿渣与烧高岭土复合,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28%。并测定了混凝土的60d龄期的收缩。混凝土试验配比如表1所示,收缩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2)混凝土收缩测定按GBJ82-1985《普通混凝土耐性久性测定方法》进行。成型10cm×10cm×515cm的棱柱体标准试件,每组6个。3d龄期起,试件从标准养护室取出,放入恒温恒湿室,用混凝土收缩仪测定1d,3d,7d,14d,28d,45d和60d的长度变化。

(3)从测试结果来看以30%的矿渣高岭土复合超细粉或粉煤灰偏高岭土复合超细粉等量取代混凝土中的水泥后,高性能混凝土60d的收缩比基准混凝土的收缩降低1半以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田培.王玲.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王立久.建筑材料学(第二版)[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文章编号]1006-7619(2015)07-12-645

[作者简介](丁从潮(1965.03-),男,籍贯:浙江嵊州,工作单位:绍兴市保障房建设有限公司,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