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旅游资料英译之转换法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1009次
  • 评分4
  • 24
  • 0

尹雪姣张丽

(重庆理工大学语言学院,中国重庆400054)

【摘要】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遵循省力原则。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会省略一些默认共通信息,以提高交际的效率。这种交往策略被称为文化缺省。在旅游翻译中,缺省的文化信息会阻碍目标读者的连贯阅读,造成其理解障碍甚至是阅读中断。本文针对旅游资料中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译者以转换法补偿文化缺省,以帮助目标读者重新建立起语义连贯和情景连贯,从而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旅游翻译;文化缺省;补偿策略;转换法

0引言

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从微观上说,旅游资料的翻译事关各大景点的对外宣传与介绍;从宏观上讲,更关系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国际形象的塑造。当今,旅游翻译已成为应用翻译的主体。旅游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上的障碍。而在克服文化障碍的过程中,文化缺省的存在无疑是对译者一大挑战。

1文化缺省

缺省(default)是一种交往策略,是交际过程中被双方作为共享而加以省略的内容,通过隐没共知信息达到加速沟通的目的(Brown,G.&G.Yule,1987)。作者与读者所共享的背景知识在文中被省略的部分即为“情景缺省”。如果被省略的部分与语篇内信息有关,就叫做“语境缺省”,而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就叫做“文化缺省”。王东风教授进一步明确到,文化缺省是指作者与意向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交际现象,是某一特定文化内部运动的结果(王东风,1997)。

原文作者与目标读者作为同一文化背景的成员,拥有许多共同的文化体验及相关背景知识。这给文化缺省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作者遵循语言表达的省力原则在写作中有意省略掉一些交际双方共知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提高交际效率。读者必须自觉调取先有文化知识才能顺利流畅地完成阅读。然而,不属于该文化的读者常常会在碰到这样的缺省时出现意义真空,无法将语篇内的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难以建立起理解话语所必须的语义连贯和情景连贯(同上)。

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不具备理解话语所需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译者须预见到,原文中文化缺省部分会干扰到译文读者的阅读活动,译文读者很可能无法顺利构建或诠释出原文意义和相关文化内涵。鉴于此,译者须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重新构建缺省补偿,以帮助读者建立起语义连贯和情景连贯,从而实现预期交际目的。转换法正是将原文中可能造成目标读者理解困难的文化负载信息转化为读者熟悉的同类信息的一种翻译手法,它最大限度地追求原文信息在译语语境的接受程度。

2补偿策略之转换法

转换法多见于旅游翻译中的景点介绍或历史人物介绍。相较于文学翻译而言,旅游翻译的目标读者范围更广,他们只是外国普通民众,教育层次不一,其中不乏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者。所以,翻译时译者应以原文为基础,充分考虑到读者预期与接受能力,根据译入语语境适当变通、转换以补偿文化缺省从而避免或减少意义真空的产生。这种翻译方法能够拉近译文与目标读者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亲切感,从而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请看下例:

例1平遥是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平遥,在明清时代商业非常繁荣。当时的人不知道平遥,就如同现代人不知道深圳一样不可思议。(http://www.fusong.gov.cn/daj/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84)

译文:Pingyaohasahistoryofmorethan2700years.ItwasprosperousandwelldevelopedinbothMingandQingDynasties.ChinesepeopleinthattimewhoknewlittleaboutPingyaowereasincredibleasAmericanpeopleoftodayknowingnothingaboutNewYork.(http:www.travelchinaguide.com/attraction/shanxi/pingyao/resident.htm)

译文使用文化意象美国的“纽约”替换了中国的“深圳”。将目标读者不熟悉的原语意象转换为译语文化的同类意象,从而降低了译语文本中的文化陌生感。转换法可以激活目标读者头脑中先有文化知识与背景,使其以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为参照,不需花费多少努力便能在认知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语篇信息。

例2以风景秀丽的园林、古典雅致的建筑及精美的丝绸刺绣享誉世界的苏州,素有中国“鱼米之乡”的美名。

译文:world-famousforitsscenicgardens,classicChinesearchitectureandexquisitesilkembroidery,Suzhou,China’s“LandofMilkandHoney”,alwaysenjoysthegoodreputation.

中国南方人以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吃鱼。“鱼米之乡”四字体现出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鱼米之乡”常用其来表示某一地区物产丰饶。此处如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可译成“alandofabundantfishandrice”,但却不如例2中译文“LandofMilkandHoney”更加贴近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传统,也更易于目标读者理解其文化内涵。

例3“形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

译文:“isshapedliketheknifeonthewesterner’sdinnertable”。

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译者创造性地把“青龙偃月刀”转换成了西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餐刀”。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类型的转换是译者的一种重写与再创造,它将原来目标读者陌生不解的文化信息“关云长”、“青龙偃月刀”化为读者广泛接受的信息“餐刀”,这不仅准确地复制出原文对形状的细致刻画,而且大大提升了译文的可读性,给目标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又如,有译学专家曾提出西施除了可以译为“BeautyXishi”外,完全可以考虑把西施转译为“ChineseCleopatra”(张健,外宣翻译:124)。西施作为中国四大美女之首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相当于埃及美女Cleopatra(克里奥帕特拉)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无独有偶,她们都是“美人计”中的主角,背负者复国重任。如若将西施转译为“ChineseCleopatra”可以激活目标读者原有的文化图示。读者便能依据其贮存的先有文化背景知识,准确理解原文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采用转换法即明确了西施美女的身份,同时也向目标读者传达出中国人历来对她的仰慕与爱戴。

在使用同类转换法时,译者可以根据目标读者的接受能力在读者和文本间进行协调,在语言形式上做适当调换。换言之,当直译源语文化意象行不通时,同类意象的转换能给译文读者重新构建出充分的语境关联,营造出类似于原文的语用效果,不失为一种能实现信息有效传递的最佳变通手段。

3结语

在全球化时代,相对于欧美等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还处于弱势地位。当弱势文化的语言翻译成强势文化的语言(主要是英语)时,为了得到强势文化读者的接受与认同,就必须选用他们所乐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刘艳丽、杨自俭,2002)。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文化背景的差异,旅游翻译中文化缺省的存在会造成西方读者的理解障碍。为了消解语言交流障碍,译者必须主动采取补偿措施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所以,译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本功,多进行旅游文化调查和典籍阅读。翻译时,能吃透原语文本,预测目标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期待。当直译原文文化信息会造成目标读者理解困难时,可以通过转换法使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和文化规范,减少意义真空的产生,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当然,转化法的使用需注意场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6):21.

[2]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55-60.

[3]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4]Brown,Gillian&Yule,George.Discourse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