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工程毕业论文范文,工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民国时期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 投稿赵小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512次
  • 评分4
  • 63
  • 0

王晓鹏 WANG Xiao-peng;马新星 MA Xin-xing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成都 610100)

摘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与作用规律对研究探寻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民国时期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较快且特点显著,笔者试图以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作为样本分析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产业结构;民国时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254-03

作者简介:王晓鹏(1988-),男,山东威海人,研究秘书,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马新星(1987-),男,回族,云南楚雄人,助理研究员,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0 引言

20世纪20年代,国际劳工局对一个国家的所有产业进行了分类,即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二战后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克拉克分类法,根据生产资料以及生产开展方式将产业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以及第三次产业。与之对应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情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①。一般来说,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要求不同的职业教育形态与之匹配,以满足产业变化所必需的人力资源,这体现了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态必须与产业发展相协调,以发挥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1 民国时期产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为主体。民国时期中国农村人口仍然占到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约占75%左右,农业产出占国民总产出的65%,民国时期的中国总体而言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加上连年战乱等因素导致的商业物流不畅,在广大的中国腹地,农村地区依然在较小范围内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长江流域的农村地区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逐渐产生发展了农业的分工专业化。有专门的组织或者个人大量租地后组织生产,使得农副产品商品化。这一变化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同时也催生出了新的劳动力需求即新的职业。

第二产业增长迅速。随着东部沿海城市的市场开放以及中国自身的城市化进程,第二产业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意向显著增大。尤以军工业与生产生活用品的轻工业为重。笔者以民国前期为例,阐述第二产业在本时期的增长。以30人以上规模的工厂数为例,1913年共有279家,到1925年增至1457家,而到1929年更增加到了2532家。1929年的工厂数目比1913年增加了8倍有余。②同时,第二产业的发展在中国并不平衡,1937年之前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几个较大的城市中。而整个工业发达地区的面积紧紧占到全国面积的12%左右。

第三产业开始萌发。民国时期的第三产业以金融业为代表。这个时期,中国建立了中国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官方银行。并建立了约160家私人金融机构,在全国各地拥有大概1597个分支机构。银行资本开始迅速累积,至1937年已达37.8亿元。金融业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升级提供了基础,提高了资本利用率。同时,民国时期同样发展了旅游等一笔现代服务业。陈光甫于1923年在上海银行内部开办了旅行部,即中国旅行社的前身,由此也正式开启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序幕。

2 民国职业教育概况

民国政府建立后开始系统发展职业教育,从国家整体出发统筹安排学校种类以及中高职的比例问题。针对当时国内外的发展局势民国政府教育部在1912年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中颁布了“壬子学制”也称“1912-1913年学制”。“壬子学制”的颁布对民国时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具有代表意义,它的实施增加了女性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部分保障了贫困学生的入学权力、更加注重当时紧缺适用人才的培养。从指导思想上对清末的“实业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思考与改善。截止1925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达到了民国时期的高峰。全国职业学校共计1006所,职业传习所及讲习所167所,设有职业准备科的小学校41所,中学校42所,设有职业专修科的大学校及专门学校77所,职业补习学校及补习科86所,职业教师养成机关8所,实业机关附加的职业教育机关18所,慈善性质或感化性质的职业教育机关99所,军队实施职业教育机关4所,共计1548所。③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开始在理论体系建设、学校类型分布、学校层次比例、专业师资培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发展,初步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民国时期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局限性。民国时期中国缺少稳定的发展环境,政策的制定必须同时兼顾教育的发展规律与社会的实际情况。这样导致了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系统性,但是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地域之间缺少联系与统筹。同时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学校缺少相应的就业指导,加上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盲目照搬西方学校,学生就业对口率相对较低,造成了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浪费。总之这个时期的职业教育在曲折与探索中发展,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 民国时期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3.1 产业结构变化丰富职业学校类型

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动态对应的。由于职业教育是为产业的发展培养相应专业人才的,与产业的发展情况紧密相连,在产业结构演变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专业结构与之相适应。新的经济因素与经济环境,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催生了产业结构更加细化,而相应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必须尽快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因此政府与社会力量就会积极推动相关职业学校的建立。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劳动力的合理就业,所以当某一产业规模上升或下降时,相应领域的职业教育规模也会伴随着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影响到职业学校的类型。

民国时期战争不断,所以军工业一直是工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这一时期军工产业的发展与军工方向职业教育的比较,试图印证产业结构对职业学校类型的影响规律。1933至1942年由于军工产品需求的加大,工业中重工业比例开始快速提升,从业人数激增1.5倍。

民国初期,中国军工人才匮乏且相关职教体系薄弱,没有能力独自培养大批军工人才。军工产业的主要人才主要依靠外出留学。军工专业的职业教育在这个时期随着产业的发展开始建立起完整的体系,随着整个军工产业发展曲折前进。1927年,国民政府重建了汉阳兵工学校。根据规定,该校学制为预科1年,本科3年,专业则有制机、制药两种。⑤这个时期国民政府刚刚经历了几次大型的战争,深刻的体会到军事力量对维护政权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军工生产的规模也随着战争持续而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军工人才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为加快对技术人才的培养速度和规模,军政部兵工学校再次修订了学校的章程,缩短了学制,更加倾向于大力培养短期技能人才。如兵工学校教育分为大学部、专修科、训练班3个层次。在这个体系当中,注重层次感和专业分类,力求毕业学生能尽快满足战时部队的需求⑥。军工产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由于这个时期军工厂数量与规模急剧扩张,导致初级生产工人严重匮乏,工厂为招揽工人往往采取竞相提高薪金。这一做法导致了工人的流动性急剧升高,进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因此产业就对职业教育提出了特定的需求,即加大对初级生产工人的培养。为解决初级技工短缺的问题,1939年1月,兵工署第五十厂利用厂内技术力量与人力资源,开办了艺徒培训学校。着力于培养军工产业紧缺人才。正是由于军工产业的发展导致了这一时期职业教育中军工方面所占规模巨大。1940年计划培训的1800名技工中,兵工系统就承担了其中1050人的培训任务。⑦

民国时期针对在职人员开设职业技术培训主要针对当时的特殊人群与特殊行业。当时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条件入学进行系统的脱产学习,但是实际工作当中又急需技术的学习更新。这样一部分职业学校就开展了职业艺徒式的培训补习班,尽管当时的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这对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接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职业教育层次

根据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原理,产业结构有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的提升会对劳动力层次提出刚性需求,与之匹配的是职业教育也就会有一个层次提升的过程。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依赖于职业教育培养的大量的劳动力,这也推动了产业发展的进一步升级,二者和谐统一才能共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事,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并不是僵硬的一一对应,在同一个时期,不同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所以社会会同时需要多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当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时,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上通常也是以初级人才培养为主,此时人才的量比质更能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而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方向发展,人才质量慢慢变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首位要素,所以这时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必须有所提升,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体现职业教育对经济的反哺作用。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层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民国时期的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里无需赘述。这一明显的产业结构特点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影响可以通过对表2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

从表2中可以得出:农业甲等学校数量占总数的12.7%,而工商业分别为26.25%和18%。显然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学校中初级学校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与其产业特性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前文中提到的,第一产业需求的劳动力大都是具有初级技能的劳动力,这一点也体现在民国时期农业类型的实业学校的划分上。由此可以粗浅的证明产业结构对职业教育层次的影响:正是产业的特性与发展阶段决定了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进而影响了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办学层次。

3.3 产业结构特点影响职业学校分布

由于民国时期中国的近代制造业刚刚起步,物流业较为落后,因此很多工厂设置受原材料与产地限制较大。出现了不同区域产业聚集的情况。这时候的职业学校的更多地考虑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与特色。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中心为长江中下游流域,无论是劳动力资源与消费市场,但是上海、南京等几个大城市都是工厂设置的首选之地。因此学校为适应当时的产业区域布局多集中设置在沿海以及内地一些资本主义工业较为发达的省市。1937年之前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几个较大的城市中。而整个工业发达地区的面积紧紧占到全国面积的12%左右。而在广大的西部腹地,产业结构仍然是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而且多以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为主。这样的产业结构特点使得其对产业工人的需求相对较低。也就不能催生与吸引更多的职业学校的兴办。另外,根据不同区域或者具体城市的产业结构特色,所设置的职业学校分布也各不相同。如江苏省当时的经济发展支柱为桑蚕纺织,其产品在占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相对应的江苏省的职业学校也多以蚕桑类、纺织类专业为主。职业学校的桑蚕专业毕业生总数同样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由此可以粗浅的看出地方产业结构的特色可以影响职业学校的分布情况以及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

4 结语

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与伴随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因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尽管中国的近代职业教育受西方国家影响较大,但是其发展无不深受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产业发展的本质是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这样的发展趋势会对产业工人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时期的产业发展水平与特征各不相同。这也催生了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方向等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解了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这一基本原则后我们就可以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入手,通过建立产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来协调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职业教育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刘家顺,杨洁,孙玉娟: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

②龚会莲:变迁中的民国工业史(1912-1936)[M].西北大学学位论文。

③黄炎培:三十五年来中国之职业教育[M].民国书业,第45卷.上海书店出版社。

④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5。

⑤王安中,沈贤岚:国民政府军工教育发展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4。

⑥修正军政部兵工学校条例:1940-2-14[B].重庆:重庆市档案馆(资料,法规,6卷):1-4。

⑦郑大强给丁天雄的签呈:1942-5-22[B].重庆:重庆市档案馆(50厂,4目,836卷):1。

⑧米靖: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公工商会议报告录》议案(未决案),1913,3:40-41。

[2]刘家顺,杨洁,孙玉娟.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

[3]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5.

[4]王安中,沈贤岚.国民政府军工教育发展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4.

[5]修正军政部兵工学校条例:1940-2-14[B].重庆:重庆市档案馆(资料,法规,6卷):1-4.

[6]郑大强.给丁天雄的签呈:1942-5-22[B].重庆:重庆市档案馆(50厂,4目,836卷):1.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M].第三辑 “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