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疏除“退笋”培育壮竹

  • 投稿多墨
  • 更新时间2015-09-10
  • 阅读量312次
  • 评分4
  • 85
  • 0

“退笋”,即在毛竹林中不能成竹的笋。不少人认为春笋是育竹的笋,是不能挖的。有的地方甚至采取封山措施,禁止人们进山挖笋。其实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在毛竹林中每年都有相当数量不能成竹的“退笋”。这些笋从出土到死亡都在消耗竹林中的养分,这是不利于整个竹子的生长发育的。因此,适时疏除“退笋”,不仅增加竹农经济收入,而且能明显提高竹子的产量和质量,一举两得。

据科研人员调查,出现退笋的原因主要是受气候、林地土壤、病虫害以及同一竹鞭母竹数量、质量和鞭内养分含量等影响所致。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出笋时因雨水过多节中浸水、节疤变硬,即“水退”;二是当笋长到1~1.5米高时,因气温骤降,生长萎缩,即“脚退”;三是当笋刚露出地面时,因同一竹鞭出笋过多,养分供应不足,使其生长停止,即“土退”;四是出笋时因天气干旱,笋呈干瘪状态,即“干退”。“退笋”的特征是:笋尖、箨尖早晨无露水珠,笋壳宽松,笋箨颜色变黑,箨尖外反卷,箨毛发黑,呈枯萎状。

“退笋”的数量因出笋时间先后不同而异。据观察,在正常情况下,早期出土的笋占全年总出笋量的25%左右,“退笋”占同期出笋的61%;中期出土的笋占全年60~70%,“退笋”占同期的30~40%;后期出土的笋占全年的9%,“退笋”占同期的81%。从上述情况看,早期阶段出笋量较少,“退笋”比例大,虽因养分较充足,一部分笋体较肥大,但大多数是残鞭笋,因此,一般应及时挖除。中期阶段出笋多,是留笋育竹的对象,因此,除“退笋”外,一般可全部留养育竹。而后期阶段出笋极少,且大多数因营养不足而成“退笋”,即使极少量能成竹,质量也很差,应全部挖除。此外,对病虫笋、路边笋、并株笋、过密笋、歪笋等均应挖除。

鉴别“退笋”的时间应在谷雨节前后开始,每隔2~3 天检查1次,一旦发现“退笋”及时挖除。对挖过笋的坑要及时覆土填平,以防积水烂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