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创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全球化时代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的思考

  • 投稿王陶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293次
  • 评分4
  • 52
  • 0

周忆如 车丽萍

摘要:全球化时代,如何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创业心理品质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为寻找和探索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中国创业教育现状为切入点,以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因素分析为突破口,尝试探索增强当代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有效路径,希望对推进我国创业教育,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心理品质;教育质量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包含信念、意志、个性及各项综合能力等内容。它以基础素质为前提,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在后天实践中形成与发展,是创业者在从事创业活动中必备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的综合品质。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目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处于领先水平,创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备,创业教育普及程度高,并贯穿教育全过程;课程设置较为合理,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业教育支持系统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创业文化氛围浓郁。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发展近12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

1.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因地域类型、学校类别、起步时间的不同,我国创业教育呈现明显差异。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在高等教育前阶段几乎为零,高校中只有极少数同学参与过KAB、YBC、SIYB等创业教育相关项目,多数大学生对创业认知不足。同时,创业教育目标定位模糊,教育形式相对单一。多数高校未能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创新性培养结合起来,仅停留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再加上创业教育地位不足,大多数高校未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建设、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

2.创业心理品质教育严重缺位

创业教育已在我国高校较为普遍开展。高校创业师资力量薄弱,专职教师较少,或没有直接创业经验,或不具备专业心理学素养,涉及创业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高校并不多,只有少数高校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创业心理教育。此外,还缺乏专业创业教材,特别是创业心理学专业类书籍,影响了创业教学的实施及创业心理品质教育的发展。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因素

1.高等教育体系

从高等教育体系看,创业教育学科地位处于边缘地带,创业教育系统发展不平衡,创业心理教育发展有待加快。在美国,许多高校管理层对创业教育极为重视。校院级管理者都在创业教育体系中担任重要职务,并设立专职创业教育机构,将创业作为一个专业或研究方向,具有完整且成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育体系,课程内容涉及广泛。同时,美国多元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为美国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创业师资队伍一般由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教师和既有创业实践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兼职教师组成,教师还会定期接受短期培训和实践,以保证创业队伍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我国创业心理品质教育起步较晚。由于我国高校评估机制未能反映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心理品质要求,绝大多数高校未把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主流,引起足够重视,普遍做法是将创业教育与传统课堂视为自成体系的两个独立体,创业教育课程未纳入大学生公共类课程体系中,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认知不足。此外,就现有创业教育而言,许多高校盲目模仿,忽视了地域差异、学校特色和专业差别。同时,创业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不齐全,多数高校缺乏开展创业心理教育专职教师,教授创业心理相关课程的教师不仅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也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

2.创业外部环境

从创业外部环境看,我国尚未形成国家、社会和高校多主体模式的创业氛围,缺乏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土壤。

美国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1951年成立第一个赞助创业教育基金会以来,许多支持创业的基金会每年以论文奖金、商业计划大赛奖金等多项奖金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创业教育基金,以此鼓励在校生自主创业。同时,美国通过宣传,为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一些著名杂志关注高校特别是商学院创业教育项目,如《世界报道》《美国新闻》等。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氛围。获得外部力量支持和鼓励的在校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勇气面对挑战,有助于创业者心理品质的提升。

目前,为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税收等。但过于功利化的创业外部环境,难以体现国家对新型创业者心理品质的期望,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念的重视。同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人们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的社会环境不佳。对深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的家庭而言,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自主创业不是明智之举。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许多在校大学生过分追求稳定与安全感,缺乏创业的勇气和素质。调查显示,对毕业就业方向,大学生仍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首选目标,特别是女生,有创业意愿的人不到2%。此外,我国高校主要通过创业政策宣传鼓励大学生创业,未能从创业精神及创业价值角度激发大学生内在创业成就动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难以形成。

3.创业教育模式

从现有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看,创业教育功利性较强,过于重视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了大学生创业者心理品质的培养。

随着创业教育非功利化改革的推进,美国建立起完善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高校倾向于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从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的创业理念出发,设置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创业课程,其中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学、创业管理、创业精神与领导力等课程。通过揭示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承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创业者应当具备的核心素质。例如,著名的百森商学院一直坚持非功利性创业教育,以塑造大学生创业个性品质为课程目标,以培养在校生创业意识为办学特色开设课程。此外,哈佛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学府都将培养创业者品质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澳大利亚,创业教育被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通用模块学习,重点包括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大学生通过对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培养必备的创业心理品质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学习创业相关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已成为澳大利亚创业教育模式中的基础环节。

我国现行的创业教育模式,大致可分为五类: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为侧重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为侧重点、以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为侧重点、以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侧重点,或综合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呈现多样性模式。但从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看,在功利化创业教育理念下,对创业教育成功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高校迫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只是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相挂钩,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并开展形式各异的创业计划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但创业心理教育开展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创业基本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难以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三、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路径

完备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包含对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是保证大学生创业者顺利创业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较为零散,缺乏理论支撑,尤其是创业心理品质教育严重缺位,无法调动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对创业的主动性,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创业心理品质不像具体的创业知识技能那样可以快速“复制”传授,需要长期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才能逐步内化生成。因此,当前各高校更应重视开展对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教育,用更加科学系统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教育主要路径有:

1.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结合各自办学特色,进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将创业教育、心理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并轨,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首先,将创业信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其次,将传授创业知识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有效利用专业教学课堂资源,拓展创业教育领域。最后,突出创业心理品质培养,要把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创新思维、创业意志、团队合作意识等与创业心理品质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添加到教育课程体系中,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贯彻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环节中,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让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激发出自主创业、自我发展潜能。

2.优化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同时,要求培养一支具有创业经验和专业心理学知识的师资力量。高校应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创业者等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短期讲学、实例分析、创业讲座及论坛等方式参与高校创业教育项目。同时,重视创业教师队伍的心理学专业素养。具有较强心理学专业基础的教师能更系统地掌握大学生在创业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在创业起步时的内在需求与创业动机,更科学地引导大学生走出创业困境,控制情绪和管理压力。将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结合起来,运用专业的心理学方法,比如,创业情景模拟训练、认知活动情景法、消除或缓解心理障碍法等,增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预判能力,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志力,完善大学生的个人创业品质。

3.提供培育创业心理品质所需文化土壤

国家、社会及高校多主体联合为大学生构建完善的创业文化氛围,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还能消除大学生对创业的陌生感及恐惧心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肥沃土壤。为此,一方面,高校既要巩固第一课堂,更要重视第二课堂。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组织形式各异的创业实践活动,例如,创业设计大赛、创意大赛等,同时,还可以将创业活动与校院级学生活动相结合,通过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自发创办创业讲堂、创业心理知识趣味竞猜、迷你创业队伍竞赛、创业征文活动等。在校园内营造丰富多彩的创新型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国家与社会也应当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不仅要有政策上的扶持和经费上的资助,更需要从国家政策、舆论导向、社会宣传等多角度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创业精神。同时,要用包容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发达国家独具创新的先进理念,转变过去陈旧单一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发挥潜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和勇气,完善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率及成功率,帮助大学生不断走向创业成功。

4.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开展创业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更要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心理品质,只有将这些教育内涵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才能进一步外化为创业的行为和成果。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者心理品质为基础,逐渐去除创业教育功利化,摆脱传统只为解决就业难和只为盈利的创业动机,剔除只侧重于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为宗旨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创业者心理品质培养的理念。此外,还应当在实践环节中加强创业心理教育的作用,通过专业心理学培养,有效应对大学生在创业诸环节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况,增强创业者的心理品质,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冒险意识,坚定大学生的创业意志和创业理念,培养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抗压能力,完善创业个性心理品质。这样开展的创业教育才能让当代大学生以全新面貌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不断变革。毋庸置疑,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从根本上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当前高校的有效教育方式和路径选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魏东初.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J]. 思想教育研究, 2013 (007): 106-109.

[2]吴晓晴.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探索, 2013 (8): 152-153.

[3]邓汉慧,刘帆,赵纹纹.美国创业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9): 10-15.

[4]车丽萍.大学生创业力心理教育机制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95-99.

[5]郭万牛,杨蓉,伏永祥.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 2009 (1): 119-121.

[6]高志宏,刘艳.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29-131.

[7]林磊,陶思亮.中美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7): 70-74.

[8]曹胜利,雷家辅.中国高校需要怎样的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教育报,2010,1(13): 5.

[9]车丽萍,李守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12): 93-96.

[10]张新.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新趋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3 (10): 61-63.

[11]吴晓睛.中美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3 (8): 152-153.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推进大学生创业力心理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编号:BBA09007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