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教育学原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无心备课与用心备课——以语文学科为例

  • 投稿周冲
  • 更新时间2017-11-06
  • 阅读量309次
  • 评分4
  • 55
  • 0
谢嗣极

(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210008)

摘要:无心备课是不“备”而“备”,包括生活和阅读:对语文教师而言,生活即备课;阅读,是指自由的、随性的阅读,不是为某一专门目的去查找资料的阅读。用心备课包含两层含义:独立阅读与博览众家,大胆怀疑与小心求证。无心备课与用心备课相辅相成,无论“无心”还是“用心”,都要教师“全心”投入。

关键词:语文学科 备课 无心 用心

这里所谈备课,仅就文本理解而言,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流程。不在本文探讨之列。

一、无心备课

所谓“无心”,即“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无心”。无心备课是不“备”而“备”,包括生活和阅读。

先谈生活。对语文教师而言,生活即备课,所谓“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如《老残游记》,写一少年听王小玉“说书”后的评论:“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空中设想,余音怎么会得绕梁呢?又怎么会三日不绝呢?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她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她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这位少年所说,正是生活对于文本理解的意义所在。一个有插队、打工经历的语文教师和一个一直生活在城市只有教学经历的语文教师,他们对曹文轩《前方》的理解是大不一样的。前年回乡,在农村城镇化的大潮中,我乡的村子已被拆得所剩无几。我村因人口多才得以暂时被保留,但我曾躬耕的“南亩”已经变成了建筑工地。这使我一下想起了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里的句子:“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经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此刻,我对这些句子有了切身的体验。我想,下次再教《今生今世的证据》时会有所不同吧!

再如,“木受绳则直”,“受绳”,课本注为“用墨绳量过”。依据这样的注释,学生把它译成“木材用墨绳量过就变直了”。单从字面上看,这样译似乎不错,但是,若追问一句:什么样的绳子能把木材量直呢?学生便无法回答。再问:墨绳是什么?大多数学生也不知道。见过木匠把木材加工直的人便知道,课本的注释其实是不准确的。“受绳”不是“经墨绳量过”,应是“经墨绳弹过”,木材经拉直的“墨绳”一弹,便留下了笔直的墨迹,木匠按这个墨迹锯,便能把木材加工直。学生多数没有这种生活常识,故译错;教师若没有这样的生活常识,单按课本注释去讲,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又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从“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到“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我见过村民自建房屋,知道这是按建房的工序为顺序写的。地基打好后,木匠先在“础”上立柱,即“负栋之柱”,然后在柱上“架梁”,接着在梁上钉椽,最后在椽上铺瓦。教师如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并能在教学中辅以板图,把这个顺序向学生讲清楚,便有助于学生背诵。

再谈阅读。这里的阅读,是指自由的随性的阅读,不是为某一专门目的去查找资料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没有任何功利性,但随时都会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这方面,我相信许多教师都有切身的体验。

南京市中华中学徐飞老师《在理性和感性的两极——读周国平主编的〈诗人哲学家〉》中有一段话:“如果不是听说过海德格尔,作为毫无哲学专业基础的语文教师的我可能不会把《前方》中的‘抛’辨认出来,更不会去感受它背后的颤栗;如果不是听说过叔本华,我可能不会理解‘前方’的含义,不会理解为什么‘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不是听说过尼采,我可能不能强烈感受到《将进酒》的悲伤与酣畅;如果不是听说过叔本华和尼采,我可能不会看出《我与地坛》的结尾中‘欲望’的含义及其和轮回的隐秘联系;如果没有读过《诗人哲学家》,我可能不会将‘美是一种拯救’当作阅读的一个主题,也不会把‘生命意义探寻和建构’当作读写的一个母题……”徐飞老师读《诗人哲学家》是20世纪80年代,到他教苏教版语文教材时,差不多快30年过去了,30年前读的书,在30年后的教学中发挥了作用,这便是“无心”备课的典型例证。

就我自身的体会而言,如果不是在杂览时读过林达的《我也有一个梦想》、资中筠的《20世纪的美国》,我不会对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的背景知道得比较清楚;如果不是读过莎贝拉·伯德的《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和菲茨杰拉尔德的《为什么去中国》(山东画报出版社),像《长江三峡》这样的文章,就不可能上出一点新意。平时的阅读,还能帮助教师应对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次教学鲁迅的《春末闲谈》,忽然有学生问:“老师,我怎么觉得他说的是现在?”这问题虽令我惊喜,但如何回答却颇感棘手:我能纵深发掘吗?我能横向拓展吗?我能顾左右而言他吗?幸亏邓晓芒和钱理群两先生“帮了我的忙”。邓晓芒说:“多年以前,曾听一位朋友谈起,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虽有数千年,但其实不过一个甲子,60年一循环。当时听后付之一笑,以为机智,但也未必,夸张而已。不料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的时候,将先生当年所作文章翻来一看,大为惊异,竟如写于昨日。”钱理群说:“鲁迅的杂文,任何时候都是中国现实中活生生的‘存在’,对正在进行(发展)的中国思想、文化(包括文学)发生作用,对现实的中国人心产生影响。它可以不断地重新发表,仍然给读者以仿佛针对当前的现实而写的感觉;它能够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常读常新。”我用他们两位上述话的大意作为回答,并说提问的学生与上述两位先生所见略同。

二、用心备课

所谓“用心”,即“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之“用心”。对此,讲两点体会:独立阅读与博览众家,大胆怀疑与小心求证。

独立阅读与博览众家。文本解读有两个取向,一是作者所表达的,我把这称之为向内的阅读;二是读者所读出的,我把这称之为向外的阅读。作者所表达的,按理应该是确定的,可是作者有时委婉含蓄、欲说还休,有时皮里阳秋、意在言外,故本来确定的东西,往往又非常难以确定。所谓“知人论世”,又常因对人一知半解,造成“论世”一鳞半爪、不及全豹。典型的例子是李商隐的《锦瑟》,“宋代的刘攽提到‘锦瑟’是令狐楚家丫环的名字。宋黄朝英又假托苏轼名义说此诗是咏瑟声的‘适、怨、清、和’。清朱鹤龄、朱彝尊、冯洗、何焯、钱良择以及今人刘开扬先生等认为是悼亡诗。何焯、汪师韩以及今人叶葱奇、吴调公、陈永正、董乃斌及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诸先生,则认为此诗是诗人回首生平遭际,有的还特别强调是政治遭际之作。吴调公先生明确此诗应属于‘政治诗’,而须与例如多首《无题》属于爱情诗相区分。叶葱奇先生认为此诗‘分明是一篇客中思家之作’。程湘衡以为‘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就是说以此为序,概括回顾反思自己平生诗作。”一首仅56字的律诗,从古及今,众说纷纭,难成定论。可见所谓“知人论世”有时也靠不住。至于读者所读出的,那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人说“作者是作品的起点,读者是作品的归宿”,所以,只要是基于文本的合乎逻辑的创造性阅读,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说即是被许可的,甚至是被提倡的。既然作者想表达的东西难以确定,读者创造性的阅读又是被许可的,那么对文本就应该作出独立的合乎逻辑的解读。

这样说,并不排斥备课要博览众家,只是独立阅读和博览众家有个先后顺序的问题。我主张先独立阅读,再博览众家。先独立阅读,使自己的思想不受别人的干扰,以利作出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现在网络资讯丰富,网上搜索便捷,如果在独立阅读之前,就先查资料,或粗略读过文本之后,就把能找到的相关解读文章都看一遍,可能会觉得别人的解读都有道理,都能自圆其说。这就仿佛自己大脑的跑马场被别人的马践踏之后,留下的全是深深浅浅的杂乱的马蹄印。这样,教学时往往难以取舍。先独立阅读文本,就是让自己大脑这块跑马场静场,让它空空荡荡,以使自己思想的野马可以自由自在地驰骋。当你有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再博览众家,就仿佛一个骑手看别人跑马,这和一个普通观众看别人跑马是不同的,即所谓“看门道”和“看热闹”的区别。这时,你才可以和不同观点碰撞,才有能力对众说纷纭的观点进行辨析、取舍、融通。现在学生获取资讯的途径很多,他们利用网络的技能多数都超过教师。只要学生愿意,教师能找到的资料,他们也能找到。教师如果对文本没有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解读不作取舍、融通,那你在学生的眼里,只是做了一个搬运工的工作。博览的另一层意义是补充自己解读的局限,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思路,激发自己对文本更深更广的理解。博览是储备,可以备而不用,但不可用而不备。

大胆质疑与小心求证。王安石说:“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其实王安石仅凭“仆碑”上“花山”两字,就判定把“华”的音读如“华实”的“华”读错了,未免武断。不过这正说明书中有谬误,故要大胆质疑;结论勿草率,故要小心求证。怎么质疑?如何求证?我们看《吕氏春秋·察传》中讲的一个故事:“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子夏凭什么说读史书的人读错了呢?凭的是情理。“晋师三豕涉河”是什么意思呢?晋国的军队和三头猪有什么关系呢?是晋国的军队抬着三头猪过河,还是晋国的军队赶着三头猪过河?这些从情理上都讲不通。凡情理上讲不通的,就是错的。那他又凭什么断定是“己亥涉河”呢?这他自己解释得很清楚,因为从字形上看,“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容易认错。“己亥”是晋师过河的时间,这样讲,情理和文理就都通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质疑还是求证,都要从情理和文理两方面去思考。要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好还得向知情人求证。当然,有时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做到求证于知情人,不过,也可以多查工具书。下面结合大家熟悉的例子说明。

第一则例子: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皆以美于徐公”,教材注为: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多种选本的注解类似。

这样注,显然把“以”理解为“认为”。粗看,这样理解似无问题,细想却觉不妥。妻,因为偏爱“我”,故尽管事实上“我远不如徐公美”,但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妻认为我比徐公美”,从情理上是讲得通的;妾和客则不然,明明“我远不及徐公美”,他们怎么也会认为“我”比徐公美呢?他们两人的审美都有问题吗?这从情理上讲不通。其实邹忌说出了个中原因:他们虽然明知“我不及徐公美”,但因为一个畏“我”,一个有求于“我”,故不敢说真话,只能说“我”爱听的话。据此推测,此处“以”解释为“说”,从情理上就讲得通了。事实也是“我”问,妻、妾、客答,“答”就要“说”。那么,“以”可以解释为“说”吗?查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以”犹“谓也”,在这一义项下,所举例句恰是这句。可是,问题又来了,“谓”也可解释为“以为”啊,凭什么此处解释为“说”呢?同一本词典,“以”还有一种解释,“以”犹“以为”也。显然,在“以”这个词条下,“谓”和“以为”是两个不同的义项。所以在这里,“以”犹“谓也”,“谓”即“说也”。

第二则例子: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这一句,《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作了两条注:(1)盘庚之迁,商朝君主盘庚即位后,认为国都设在商地(今河南商丘),不适宜实行教化,决定迁都亳(今河南偃师),改国号为殷。见《尚书·盘庚》。(2)胥(xū),相互。

第(1)条注清楚地告诉我们决定迁都的是盘庚而不是部分“民”,那么“民”为什么要“互相”埋怨呢?可见(2)把“胥”注为“相互”,情理上说不通。再从原句看,反对迁都的不光是士大夫,还包括“民”,他们怨的对象是决定迁都的人。据文理推测,“胥”解释为“都”方可通,而“胥”有“都”这一义项。为免结论草率,还得小心求证,查另两种选本的注。

一种选本的注为——盘庚之迁二句:《尚书·商书·盘庚上》:“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孔安国传:“胥,相也。”孔颖达疏:“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今盘庚将欲迁居,而治于亳之殷治。民皆恋其故居,不欲迁移,咨嗟忧愁,相与怨上。盘庚以言辞诰之。史叙其事,作《盘庚》三篇。”

“胥,相也”这样注并没有错。“胥”“相”两字互训,故“相”犹“胥”也。

左传襄公十四年:“遵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

汉书五行志:“是时女主独治诸吕相王。”

战国策赵策:“昔者三晋之交于秦,相善也。今秦释韩魏而独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

以上三例,“相”训“胥”,与“皆”同义。

孔颖达的疏:“民皆恋其故居,不欲迁移,咨嗟忧愁,相与怨上。”已经清楚地说明,“胥”在句中解释为“皆”。

另一种选本的注为——“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盘庚迁都,相与怨恨的是老百姓啊。《尚书·盘庚》:“盘庚五迁,将治亳(bó)殷,民咨胥怨。”盘庚,商朝的君主。从商汤到盘庚凡五次迁都。盘庚将迁都亳之殷地(在现在河南省偃师县),曾遭到贵族和被贵族鼓动的一些人的反对。胥,与,相与。

“胥,与,相与”这样注也没有错。“与”和“相与”都有“皆”“共同”的意思。

“与”,副词,假作“举”用,皆也。

王霸安存危殆灭亡,制与在我,亡乎人。(《荀子·王制》)

天下之君子与谓不祥。(《墨子·天志》)

今之注者可能觉得“胥,与,相与”这样注不够“白话”,便换成了更“白话”的“相互”,遗憾的是其只知,“相”“与”“相与”有“相互”义,而不知道它们还有“皆”“共同”义。于是便自“胥”而之“相”也,自“相”而之“相与”也,自“相与”而之“相互”也”。正如苏轼在《日喻》中所说“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第三则例子: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苏轼《留侯论》)

前文讨论到“相与”的义项,便想起了上面这句,该句中“相与”,《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注作“互相”。从情理上也讲不通。首先,“互相”是双方的,表示彼此同等对待的关系,而事实是圯上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为难张良,即所谓“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是考验张良,“警戒”张良,根本不是彼此间同等对待的关系。其次,若把“相与”解释为“互相”,从“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看,“互相”的对象是“圣贤”,而张良此时还是个盲流,只不过圯上老人看他具有圣贤的潜质,才出而“警戒”他,让他学会忍。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从句中的关键词分析入手:“所以”,即圯上老人的“行事”,义同《论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的“所以”,朱熹注“以,为也”,“视其所以”李泽厚译为“看他的所作所为”。据《留侯世家》所记,圯上老人一次让张良帮他拾鞋、穿鞋,两次与张良相约见面而张良因两次迟到受到责备,最后张良提前赴约老人才给了他书。圯上老人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呢?他没明说,别人只能从他的行事方式去判断,故曰“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因为不明说,故曰“微见”,这里的“微”也不是课本所注的“略微”,而是“隐蔽”的意思,即意图隐藏在行事中。“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的“相与”和“皆”同义,都指事而言,因为圯上老人对张良所做的不止一件事,而是几件事,故曰“皆”,曰“相与”。简单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老人所做的一切事情看,都含蓄地体现出圣贤用来告诫后生晚辈的意思。教参把这句话译为:“看老人用来略为显露他心思的言语,都是圣人、贤人相互告诫的道理。”这不仅有语病,读来也别扭,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固守所谓“字字落实”的翻译原则,一是词义理解有误。

当然,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对象不仅是文言,其他文本也一样,不再举例。

总之,无心备课与用心备课是相辅相成的。无心备课,可保证自己的课堂有源头活水;用心备课,可使自己的课堂静水深流。无论是“无心”还是“用心”,都要教师“全心”投入。

参考文献

[1] 刘鹗.老残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 谢嗣极.老课力求新教——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长江三峡》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4(2).

[3] 邓晓芒.新批判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徐飞.在理性和感性的两极——读周国平主编的《诗人哲学家》[J].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7(8).

[5]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王蒙.双飞翼[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7]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古代散文选(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0] 杨树达.词诠[Z].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