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数学论文范文,中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巧创情境让学生在享受中学习数学

  • 投稿转身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36次
  • 评分4
  • 56
  • 0

文/李丽君

【摘 要】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通过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枯燥的、抽象的数学课堂变成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性的数学课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体验;关注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情境教学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教师的钟爱,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为此,通过几年的的实践,我认为情境的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兴趣情境

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创设情境时,我在注重生动有趣的同时,更紧扣教学内容,让创设的情境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思考,并对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到导向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坐的车辆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吧?”“车轮是圆的。”“车轮做成其他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可以吗?”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其中奥秘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

二、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从疑问中来,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一般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会引发学生的热情,往往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贴近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数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以疑获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强烈地探求问题奥秘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打出学生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见到的几个画面:操场上小朋友们分组做游戏;商场文具柜台上的一叠练习簿;红绿灯下等待过马路的一些行人;妈妈买回来的一袋水果等。然后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画面中物体或人的个数还能用以前学过的1—10来表示吗?(有些不能)那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你会吗?当孩子们觉得不能用以前所学的数来表示这些画面中物体的个数时,便产生了认知的冲突,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同时这些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与数学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三、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拓展教学情境的时间与空间,使得学生将自主学习带入课外、带入下一个新起点,当再次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就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如:四年级教学《循环小数》是,教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过马路时常出现的红灯、黄灯、绿灯的情境,公园里、娱乐场所、广告牌常常出现的霓虹灯的情境(也可将这些情境先摄像,再放出来)然后提问:它们是怎样出现的?孩子们结结巴巴说先出什么,再出现什么,后出现什么。而且总是不停地重复出现。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依次、重复、不断出现”八个大字,并提问学生:在我们生活中,你见到过这种现象吗?学生议论后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依次、重复、不断出现,还有学生说:每周按周一、二、三、四、五、六、日依次重复不断出现。那么数学王国中有这种现象吗?那我们来试做两道题,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再如学生学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后,先让学生先猜猜100粒米有多大的一堆,煮出的饭又有多少,是否够一个人吃?接着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可到底谁说对了呢?孩子们都积极地回家去试验,去寻找答案。这样的情境自然就把学生的学习带入了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丰富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概念,发展数感。

四、创设操作情境

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前面,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课标》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自身的特点。

如在教学“四边形”时,途中设计了分一分的活动,给每组准备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是图形,让学生发挥想象,采用不同的分法,使学生在对各种各样的四边形进行分类的过程中,感受这些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由于“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中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积极实践,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

总之,情境创设要对学生学习有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不要“教书”而要“用书”。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要富有挑战性、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样的一节课,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能让学生在享受中学习数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2]范福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和体会. 《中国教师》.2014年06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第五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