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之辨析

  • 投稿城市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568次
  • 评分4
  • 72
  • 0

苏州大学文学院 冯启佳

【摘 要】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文章在明确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在研究、取向和功能上的相似性,找出两者在目标定义、制定和内容上的差异性,并从分解与揭示、提炼与选择、开发与应用三方面探讨了对语文教学的启示,以实现两类目标的最终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学目标;辨析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53-02

有效辨析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对于持续、健康推进新课程改革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首先应分清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内涵。《教育大辞典》的解释是:“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的制定以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依据,它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标准。” 钟启泉教授认为:教学目标是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本文要探讨的是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及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的相似性

1.目标研究的相似性。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都得从学生需要、社会需求及语文学科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学情的研究,这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在设计两类目标时,我们都需要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研究。其次是对社会需求的研究,这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和就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生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语文知识与技能的用武之地。再次是对语文学科特点的研究,这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确定两类目标时,我们必须着眼于这一基本特点。

2.目标取向的相似性。两类目标都有行为性、生成性和表现性三种取向。首先是行为性目标,因其具有导向性、精确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故能为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其次是生成性目标。由于行为性目标过分强调目标的预设性和静态性,常忽视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而生成性目标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目标,它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动态生成,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养成。再次是表现性目标。因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故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已引起重视。

3.目标功能的相似性。两类目标都具有导向功能和标准功能。语文课程目标为语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指明了方向,也为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依据。而语文教学目标指导着语文教学活动,特别是日常的课堂有效教学活动,并为语文教学的评价提供了标准。

二、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的差异性

1.目标定义的差异性。语文课程目标不仅规定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也是语文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基本准则。语文课程目标决定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方向。而语文教学目标是在语文课程目标指导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标,它是语文课程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2.目标制定的差异性。首先从目标制订者来看。语文课程目标的制订颁布者应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而语文教学目标是由语文教师根据教情、学情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其次从目标制订的程序来看,语文课程目标必需经过教育行政部门、语文课程专家及一线语文教师经过多轮的合作研究,一般要经过多年的实验或试行后再经修订实行,其程序较为繁琐;而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由语文教师来完成,其程序较简单。再次,从目标制订的结果看,语文课程目标相对稳定,一旦被确定,就很难轻易改动;而语文教学目标可因生而异,因文而异,是比较灵活多变的。

3.目标内容的差异性。语文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两大部分。在总体目标有10条,其中强调:“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等。这是针对语文学科的全局而提出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是比较宏观的。

语文教学目标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具体指南,它较为具体。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的教学目标,有教师是这样设计的:①通过练习,牢固掌握本课的10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②通过品读和仿写,深刻体会拟人化语言的运用。③通过反复朗读,初步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可见,语文教学目标可以直接指导语文课堂教学,使得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1.分解与揭示。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将语文课程目标转化为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运用“分解”与“揭示”的策略。如新课标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有9条,其中之一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我们可将这目标分解成两类:一是“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内容;二是“复述”“初步感受”等目标。在“分解”工作完成后,还需结合具体的文本来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对分解的目标与内容进行“揭示”,即复述哪篇文章的大意,感受哪篇文章中哪些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去一步步“揭示”。

2.提炼与选择。“分解”与“揭示”的工作完成后,我们还需要对语文课程目标进行“提炼”与“选择”。如新课标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有12条,其中之一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完整实现的,所以需要进行“提炼”,语文教师应利用具体的文本,挖掘出文本的中心思想和语言特色,总结“欣赏”“领悟”“品味”的各种具体方法。此外,还应在“提炼”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选择与文本相契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绝不可将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直接照搬过来。

3.开发与应用。将抽象的语文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还应该学会“开发”与“利用”。如新课标第四学段的写作目标有8条,其中之一是:“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宝库,它蕴藏着无数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教师可根据写作训练要求和学生写作实际合理进行具体的开发和挖掘,从而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有效“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样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教学目标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总之,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教学目标各有其特点,它们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应综合考虑并灵活运用。要知道,脱离语文课程目标的教学目标是无序的,随意的,语文教学目标只有在语文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郝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