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儿科医学论文范文,儿科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儿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斜疝固定术护理路径配合模式构建及实施效果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11-23
  • 阅读量23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构建小儿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斜疝固定术的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斜疝固定术的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建立并实施护理路径配合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统计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两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斜疝固定术患儿构建并实施护理路径配合模式,能降低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手术效果,有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固定术;护理路径配合模式;构建;实施效果;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儿童腹部外科疾病,主要由出生后鞘状突未闭合或闭合不全所致[1]。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且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2]。但由于患儿各项生理机能还处在发育期,手术治疗仍存在较大的风险,故如何减少术中受到的损伤,促进患儿早日恢复成为临床上医护工作的一个热点。基于此,本研究对行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斜疝固定术的患儿构建并实施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实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斜疝固定术的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6.27±2.08)岁;左侧疝19例,右侧疝12例,双侧疝4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6.43±1.95)岁;左侧疝22例,右侧疝14例,双侧疝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16岁。(2)术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3)符合腹腔镜手术相关指征。(4)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近期有急性感染者。(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3)存在手术禁忌者。(4)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在患儿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常规检查、用药指导,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及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术后观察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给予护理路径配合模式。

(1)成立小组。成立护理路径小组,护士长为组长,组员由科室专科医师及护理人员组成。通过病例收集、文献查阅初步制定临床路径,再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最后由护理路径小组讨论制定从人文关怀出发以保护患儿自身利益的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将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核心理念贯彻整个围手术期,主动了解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状态及想法,培养护理人员的主动思考能力及预见性思维能力,对患儿病情进行积极思考,做到主动护理。

(2)术前准备。(1)访视。术前探访患儿,护理人员主动与患儿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禁忌,满足患儿与家长的需求,构建友好的医患关系。通过初步沟通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使用通俗易懂且易被接受的方式亲切热情地对患儿及其家长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详细介绍腹股沟斜疝固定术相关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并讲述相关手术的成功病例,增强其对医生和治疗的信心,缓解其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术前1d嘱家长保证患儿清淡饮食;根据患儿喜好提供玩具或播放动画片等,缓解其对新环境的不适;确保其睡眠时间>8 h。(2)物品、器械检查。术前30 min再次检查所有相关仪器、设备是否完好,调节手术室内温湿度。核查术中器械、物品等是否充足,且准备术中所需的液体及用品等。

(3)术中配合。(1)术前再次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可通过温柔抚摸等肢体语言或亲切温和的语言对患儿予以鼓励及安抚,亦可为患儿播放喜欢的音乐以缓解进入手术室后的紧张感。护理人员全程陪护患儿进行手术,密切关注患儿情绪及需求。(2)护士提前15 min洗手,进行无菌手术台的整理工作,检查腹腔镜器械是否完整,清点手术所需物品,铺好无菌单,建立无菌手术视野。此外,患儿的中枢神经还处于发育状态,易出现低温情况,从而对手术及其生命体征产生负面影响,故需做好保温措施,予患儿保温毯等用于非手术部位覆盖,加热术中所需液体至36℃左右,以避免因低温而发生的应激反应。(3)帮助患儿取平卧体位,帮助医生建立气腹后,再次协助患儿呈头低脚高位,以帮助医生建立足够的操作、观察空间。(4)依据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斜疝固定术流程进行手术配合工作,修补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持续清洗患儿腹腔,仔细观察无出血异常后缓慢放出气腹。清点物品,确认没问题后协助医生进行手套的更换、切口的缝合。撤出器材,尽快进行仪器的清洗。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4)术后护理。术后护送患儿回病房,麻醉苏醒前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病房内环境舒适。麻醉苏醒后帮助患儿取半卧位,予其持续低流量吸氧,切口处加压腹带,密切关注敷料情况。指导家长关注患儿的饮食,多吃清淡、营养丰富的鱼类、蛋类等蛋白质食物,增加蔬菜类的摄取。苏醒后2 h可给予患儿棒棒糖,以促进肠胃蠕动。在术后2~3 d时切口会有疼痛感,应予以护理干预,可通过播放音乐及患儿喜爱的动画片等方式缓解其疼痛,必要时需配合麻醉师对患儿进行疼痛评估以完善镇痛措施。为减少切口疼痛及腹部张力牵拉,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咳嗽或大便时用手掌盖压切口部位。术后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其尽早进行床上轻微活动,应结合病情循序渐进地进行。

(5)出院指导。出院前再次对患儿及其家长耐心讲解恢复期注意事项及复查时间,且通过电话或网络平台建立术后随访机制,定期评估患儿的恢复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2)比较两组术中仪器故障、物品短缺、器械不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2 两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及术后疼痛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两组术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伴随钝性疼痛,严重影响患儿生活[3]。临床上常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该疾病,虽创伤小,恢复快,但患儿还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耐受性差且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需要给予特别的护理。护理路径配合模式是把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手术室与专科手术护理配合中,以循证护理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指导原则,由专科护士为患者实施的一种高效且高质量的护理模式[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构建并实施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可明显减少术中的不良事件,且可有效改善手术效果,促进患儿的术后康复。分析原因:护理路径配合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方案中将护理工作、患儿疾病特点及手术操作内容有效结合,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主动开展工作,这是确保手术顺利的前提。加之全程贯彻了从人文关怀出发及以患儿为中心的护理核心理念,有效地满足了患儿及其家长的需求,可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对护理工作予以积极的支持与配合。在路径的指导下,护理人员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加强了与手术医生的配合度,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且术前进行访视工作,有效缓解了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患儿手术治疗的依从性,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5]。术前通过全面仔细确认手术相关器械及物品,有效降低了术中仪器故障、器械不全或物品短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护理人员全程陪护、密切关注患儿的实时情况,降低了术中发生异常出血等情况的概率,因此术中出血量减少。术中加强体温管理,保持患儿处在正常体温,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促进了术后的早日恢复,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6]。术后对患儿进行饮食指导,有针对性地实施镇痛措施,鼓励其尽早进行床上活动等,可使患儿的肠道功能、疼痛程度得到有效缓解,提前了首次下床时间,从而促进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对行腹腔镜下单孔腹股沟斜疝固定术的患儿应用护理路径配合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HAGGUI B,HIDOURI S,KSIA A,et al.Femoral hernia in children:How to avoid misdiagnosis?[J].Afr J Paediatr Surg.2021,18(3):164-167.

[2] SHALABY R,ABD ALRAZEK M.ELSAIED A.et alFiteen years experience with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infants and children[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18,28(1):101-105.

[3] GALVAN MONTANO A.OUDDANE ROBLES PMA,GARCIA MORENO S Sutureless inguinal hernia repair with creation of a peritoneal lesion in children:anovel laparoscopic technique with a low recurrence rate[J] Surg Endosc 2018,32(2):638-642.

[4]周华丽,马洪丽,顾琼,等.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9,34(10):20-22,41.

[5]刘宗媛.手术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配台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9):63,69.

[6]蒋国娥。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