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工程毕业论文范文,工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反规划”途径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 投稿丽茗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94次
  • 评分4
  • 94
  • 0

基于“反规划”途径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以西宁市湟水河为例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Anti-planning:

Taking Xining City Huangshui River as an Example

李潮 LI Chao

(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宁 810016)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摘要: “反规划”途径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用地、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更有利于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反规划”途径通过建立景观安全格局(SP),保护生态基础设施(EI)来进行城市规划。本文将以西宁市湟水河为例,根据对其周围湿地,绿带利用现状分析,海晏路与美丽水街之间形成别具特色的生态廊道,得出其优势之所在,但是就其利用来说仍然是存在着不足:东部绿带宽度不够、河道硬化过多、景观通廊不明确、周围建筑不和谐等种种问题。本文将依据“反规划”途径对西宁市湟水河建立景观安全格局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Abstract: Anti-planning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planning urban land, urban spac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items. Anti-planning is good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operability of the scientific strategic decisions of urban master plans. Anti-planning establishes the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SP) and protects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I) to carry out the urban plans. This essay takes Xining’s Huangshui River as an example to draw the superiority, according to status quo of wetland and greenbelt around Huangshui River, such as the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corridor between Haiyan Road and Meilishui Stree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its use. For instance, the eastern greenbelt is not broad enough; the watercourse is over-hardening; the hall of landscape is not clear; and the surroundings are not really harmonious, etc. On the basis of Anti-planning, the passage gives som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curity pattern of Huangshui River.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反规划;湟水河;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基础设施

Key words: anti-planning;Huangshui River;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34-03

0引言

“反规划”概念是在中国迅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的背景下提出的(俞孔坚,李迪华,2003)。“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尽管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被认为等同于“控制”规划方法(相对于“发展”规划的方法)(齐康,1997,187~188),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同样的可以被称为“逆规划”或“负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1]。城市总体规划首先考虑城市发展的要素资源给城市提供的承载能力大小,提出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2]。“反规划”方法在城市生态、城市景观的角度对城市规划提出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思路支撑。“反规划”方法在城市生态、城市景观的角度上,都可以帮助西宁市湟水河及其周边乃至西宁市建立合理的生态格局。

1“反规划”途径——景观安全格局

“反规划”途径传达的含义有四个方面:反思城市状态、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逆向的规划程序、负的规划成果。对于西宁市湟水河来说,主要是应用逆向的规划程序、负的规划成果来对其现状提出建议和意见。

“反规划”途径着力解决几个大问题:区域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及城市扩张,自然服务与城市生态安全,城市结构和功能,城市特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反规划”途径提出建立景观安全格局这一目标,并以这个目标为核心。

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简称SP)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给予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Yu,1995,1996;俞孔坚,1999,1998)[1]。景观安全格局是对景观过程的控制,其中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通过控制战略性的关键景观元素,空间位置,相互关系来实现对景观有效控制与覆盖的过程。景观安全格局构成了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具名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展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1]。为了保证景观安全格局,城市规划者需要预先判断哪些土地是不建设的区域,使该区域成为“图底关系”中的“底”,然后在可建设区域进行建设规划。规划和管理的重点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3]。

关于建立景观安全格局方面,西宁市采取了“一环、两带、四片”绿化格局。一环即中心城区外围沿绕山公路形成的防护林带; 两带即沿河形成的十字交叉状带状绿化;四片即在中心城区各片区间的4片生态隔离绿地,分别为北川隔离绿带、南川隔离绿带、西川隔离绿带和小峡口隔离绿带。十字交叉状带状绿化中东西向绿带即为湟水河,而南北向绿带为湟水河支流:南川河、北川河,因此对于湟水河的合理规划,直接影响西宁市景观安全格局的建立。

如何建立建立景观安全格局来保证生态服务功能,这个问题就异常关键了。传统的规划思路是首先预测未来人口规模,然后跟指标预测未来用地规模,最后划定建设用地。相对的,“反规划”途径则是首先以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的开发商的利益和短期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不过分依赖城市化和人口预测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依据,而是已维护生态服务功能为前提,进行城市空间的布局[1]。

2“反规划”途径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

“反规划”途径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景观安全格局,而景观安全格局建立的关键在于保护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对城市有四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作为自然系统的基础结构;其二、作为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其三、生态廊道的形成;其四、作为健全和保障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性景观格局。

在以往的规划与建设中,人们通过强力改造自然地形而破坏了自然系统,是原有的自然面貌面目全非,随后在一次次灾难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1998年洪水、2004年SARS),城市显得不堪一击。“反规划”途径对未来的城市规划指明了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系统结构的新方向。在过去的建设中,已经破坏的自然系统可以通过重新规划进行生态改造。城市规划中的地块划分大可不必如以往一样通过城市路网系统进行划定,而是通过生态廊道进行重新组织,使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并且多角度的进行景观安全格局的建立。生态廊道可以帮助建立和改善城市中的步行系统,完善城市的游憩功能,从而打破我国城市结构混乱和功能低效的现状。近年来,“景观”的生态学内涵更加强调“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5]。“反规划”途径通过保护不同尺度的生态基础设施,从而实现此异质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4]。“反规划”途径在城市发展目标中加入了建立景观安全格局的目标,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景观格局、城市建设方向等)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给建设控制引导划定了方向。因此,“反规划”途径对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就湟水河而言,湟水河景观带属于西宁市滨河景观带之一,它与南川河、北川河共同构成西宁市滨河景观带,成为西宁市自然系统的骨架;沿河公园丰富,包括:海湖湿地公园、西钢公园、西郊乐园、文化公园、人民公园、鲁青水上公园、景熙丰湿地生态公园、湟乐公园,这些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丰富了湟水河的游憩功能;湟水河作为贯穿城市的生态廊道,对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这些作用,湟水河对西宁市的城市规划起到引导作用,对未来发展轴线方向存在指导作用。

3西宁市湟水河利用现状

本文以湟水河为例进行分析,原因在于西宁市湟水河西段保护良好,而东段保护较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城东区发展较早属于老城区,先建设后规划,并且建筑活动具有自发性;而城西区属于近十年来新建城区,规划完整,已经意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问题,并且建立了完整的景观体系。出于保护自然绿地景观轴线的目的,西宁市总体规划要求城市中心区沿湟水河建立30-100m宽的绿带。

湟水河集水面积9020平方公里,河道长度174.1公里。图1位西宁市湟水河及其周围绿地现状图,湟水河西段和东段对比较为明显。河流西段保护利用良好,有大规模沿河湿地公园,包括海湖湿地公园、西钢公园、西郊乐园、文化公园、人民公园、鲁青水上公园,沿河绿带绿线控制最宽多大300m。在美丽水街与海晏路之间形成明确的绿色通廊。相比之下东段利用保护情况严重不足,河流两岸几乎全部被道路占领,例如秀水北路与湟水河间完全没有绿带、滨河北路绿带宽度明显不足、西宁站前湟水河完全被硬质路面覆盖,直到湟中路绿带才开始加宽,使其初具规模。随后湟水河的河道开始混乱不堪,这种情况直至景熙丰湿地生态湿地公园和湟乐公园才再次得到改变。

湟水河在西宁市总体规划中作为城市滨河景观带之一贯穿城市东西,事实上可以理解为生态廊道,即成为了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结构要素。然而在整体来看湟水河东段并没有起到生态廊道的功能,由于宽度较小,不能起到生态功能及游憩功能。“反规划”途径提出:除非廊道足够宽(比如超过1km),否则廊道不应该眼神很长的局里面都没有一个节点性的生态斑块出现。湟水河中存在大量泥沙,河道中的水多为黄色。市区内沿河道均已经建设或计划建设防洪堤,降低了河流原本应有的面貌,分割了市民与湟水河的接触。

纵观这个湟水河现状,东段属于先开发再保护,西段属于先规划再开发,不论是生态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方面,西段都强于东段。

湟水河应该作为生态基础设施即生态廊道进行保护,以加强西宁景观安全格局。湟水河生态廊道的重要意义在于强调了水系廊道线性景观元素在生物保护、减灾和游憩等方面的价值。学者Cooper在1984年提出当沿河绿带的宽度达到30m时才能达到防止水土流失,过滤污染物。同时,绿带宽度加大在防洪方面也具有巨大意义,就综合目标来看,一般推荐的城市河道缓冲区宽度范围可以从每边岸线后退6~60m,后退平局宽度为30m[1]。显然,西宁市中的湟水河东段的绿带宽度,在多个角度(生态、景观、总体规划等)都没有达到要求,使其没有到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目的。

4总结

为了实现景观安全格局,保护景观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帮助,对湟水河利用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①尽可能加大湟水河西宁市东段沿河绿带的宽度,从新划定四线控制中的沿河绿线,形成以河流廊道为基础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景观安全格局的形成;

②停止部分地区河道硬化防洪作业;

③在绿带扩宽的困难地带,应该促进和保持植被的复杂性;

④在合理的长度距离设置节点性的生境斑块;

⑤建立亲水公园,组织沿河的步行系统,以增强该廊道的游憩作用;

⑥未开发地段划为严禁开发地带,以求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反规划”途径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对保护城市土地和生态格局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湟水河的利用与保护,“反规划”途径都提出了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思路、技术和方法。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用地、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具有科学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裴新生,王新哲.理想空间——新形势下的城市总体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13.

[3]仇保兴.我国的城镇化与规划调控[J].城市规划,2002(9).

[4]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沈泽昊.景观生态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综述[J].生态学报,2004(4):769-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