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2BR-1肉苁蓉播种机的研制与应用

  • 投稿二哈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562次
  • 评分4
  • 82
  • 0

何磊1,李智勇2,刘向新1,周亚立1

(1.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2.兵团农机技术推广总站)

摘要: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针对肉苁蓉产业化发展对机械播种技术及装备的需求,以提高肉苁蓉播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实现肉苁蓉机械化、规模化种植为目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研制了2BR-1肉苁蓉播种机。本文主要从机具结构、工作原理、特点等方面介绍了2BR-1型肉苁蓉播种机的性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肉苁蓉播种机;结构特点;应用

在我国,肉苁蓉主产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区,主要分布在沙漠和荒漠地区,常寄生于梭梭、白梭梭、红柳、碱蓬等植物的根部,可有效防风固沙,是一种极佳的环境保护植物。肉苁蓉富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一般产值可达2000元/667m2以上[1-2]。

目前,肉苁蓉培植主要采用人工作业,效率低,播种成本高,而且播种时,常造成寄主部分根茎干枯,接种率降低,产量低,严重制约了肉苁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6]。现有的肉苁蓉播种机[7-9]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强度,但部分工序还需人工辅助完成,不利于肉苁蓉的规模化种植。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针对肉苁蓉产业化发展对机械播种技术及装备的需求,结合生产实际,研制了2BR-1肉苁蓉播种机。该机可在距寄主根部40~50cm处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等联合作业,可满足肉苁蓉的播种农艺要求,为肉苁蓉产业提供新型农机装备技术支撑,对推动肉苁蓉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1.1主要结构

2BR-1肉苁蓉播种机主要由机架、地轮、开沟圆盘、后桥、下种管、挡片、储气瓶、出气管、覆土罩、种箱、窝眼式排种器、链条、进气管、传动轴、中间链轮、张紧轮等组成。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1.2工作原理

该机由拖拉机悬挂、传动轴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相连,驱动后桥内的齿轮箱,使偏置开沟圆盘高速旋转,在沙土中开出适宜深度的种沟。机车行驶时带动地轮旋转,地轮随机架地面仿形,从而提高机具的适应性与通过性。由于肉苁蓉种子较轻(1g种子约1.1万粒)[10],依靠其自重无法落入种沟,因此,采用气吹的方式将种子吹入沟内,气压由机车自带气泵提供,通过进气管储存于气瓶中,达到一定压力再由出气管流向种管。地轮通过链传动驱动窝眼式排种器排种,最后覆土罩利用圆盘离心甩出的沙土覆盖种沟,完成播种作业。该机下种管设有挡片,留有出种口,挡片可挡住随气流吹出的种子,以实现分层播种。

2主要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m)(长×宽×高) 3.11×1.8×1.6

整机质量(kg) 1360

播种行数(行) 1

配套动力(kW) ≥88.2

作业速度(km/h) 2~4

播种量(kg/hm) 0.75~3.00(可调)

播种深度(cm) 15~60

开沟宽度(cm) 20~25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 ≤45

种子破损率(%) ≤0.5

3主要特点

(1)该机采用驱动轮式开沟器偏置开沟,最大深度可达60cm,开沟深度可根据用户要求调节;(2)采用窝眼式排种器排种,且窝眼均匀分布,每纵列直径不等,下种量可调,并利用气吹的方式将种子吹入种沟;(3)依靠地轮旋转,通过链传动驱动排种器排种,地轮浮动,可随机架地面仿形,提高了机具的适应性与通过性;(4)下种管设有挡片,可实现分层播种,大大提高了肉苁蓉的接种率;(5)该机可一次完成开沟、分层播种、覆土等多种作业,能够满足肉苁蓉播种农艺要求;(6)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生产效率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4经济效益分析

依靠人工挖沟、投放肉苁蓉种子或接种纸,最后埋土作业,1个人可播种200m2/d,人工费按150元/d计算,则播种人工费为450元/667m2;使用2BR-1肉苁蓉播种机,每天可播种6.67hm2,是人工播种的300倍左右,作业费为150元/667m2,可节约成本300元/667m2。可见,该机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播种成本,经济效益较显著。

5推广应用情况

经兵团农业机械检验测试中心检测,2BR-1肉苁蓉播种机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能够满足肉苁蓉播种的农艺要求。目前该机已在新疆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和田于田县、巴州且末县、尉犁县、内蒙古阿拉善盟等地得到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扶持新疆大芸产业[J].农村科技,2006,(12):63.

[2]张丽华.乌兰布和沙区肉苁蓉产业发展前景[J].内蒙古林业,2009(10):22-23.

[3]李林华.大芸人工接种技术[J].农村科技,2009(6):90-91.

[4]艾尼瓦尔·依沙木丁,阿布都艾尼·买斯地克.荒漠地区红柳大芸人工接种试验研究[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4):47-50.

[5]白伟本,李特林.北疆地区肉苁蓉人工接种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0,27(5):602,631.

[6]孙永强,田永祯,盛晋华,等.干旱荒漠区肉苁蓉人工接种技术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9):167-171.

[7]孙庆学.一种红柳大芸接种机[P].中国:201120326161,1,2011.

[8]刘江华,陈晓东,陈爱华,等.大芸播种器[P].中国:201220469339,2,2013.

[9]艾力江·买色地克.注射式大芸播种机[P].中国:201020132878,8,2010.

[10]吴学碧,肖芳秀.肉苁蓉人工接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