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 投稿美少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215次
  • 评分4
  • 86
  • 0

康杰1,杨欣2

(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北京100093;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0012)摘要:在知识经济与体验时代下,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功能凸显为精神与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的旅游产品供给多以满足物质的大众型产品,一方面导致了市场的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同质旅游产品间竞争异常激烈,乡村旅游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如何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满足市场需求、突破解决产品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成为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首要难题。笔者从文化创意的视角,在分析中国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创意思维开发乡村资源、创意设计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模式、创意文化主题活动、创意旅游营销等方面的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加速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进程,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文化创意;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10006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京郊山区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SQSM201312448004)。

第一作者简介:康杰,女,1977年出生,河北新乐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通讯作者:杨欣,女,1981年出生,山西太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

收稿日期:2015-01-06,修回日期:2015-03-12。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Cultural Creative Perspective

Kang Jie1, Yang Xin2(1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93, China;2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12,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one was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 massmaterial supply and personalized demand of spirit and culture between the consumers and suppliers; the otherwas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the homogeneous tourism product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asconfronting the urgent need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ow to develop rural tourism to solve producthomogenization competition had become the primary problem of rural tourism. The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in China from the cultural creative perspective.Finally, it put forward strategies lik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sources, creative design of tourismproduct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 creative culture theme activities, and creative tourism marketing, etc.,so as to meet the consumers’deman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mot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ultural Creativity; Strategy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收入水平不断增加,以休闲消费达到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假日游的最佳选择。自2006 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年确定为“乡村游”、“和谐城乡游”、“生态旅游”以来,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增长期。据统计,2013 年中国农家乐的数量有170 多万家,乡村旅游的重点村有10.6 万个,全年接待游客将近10 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00 多亿元人民币,直接受惠的农民有3000 多万[1]。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消费领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但与此同时,快速发展中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资源的有限与粗放式的开发相矛盾;产品缺乏文化特色,没有核心竞争力;旅游产品间极高的相似度,导致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资源配置未优化、重复建设与浪费等现象比较严重[2];尤其在中国迈入知识经济与体验时代后,创意引领消费,传统的农家乐、民俗村、采摘园、观光农园、渔家乐等主打旅游产品与消费者对精神文化的多样化、差异化、体验化、个性化需求相矛盾,乡村旅游的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如何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成为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化创意是通过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智慧,以资源为载体,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强调的是产品的差异性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以此来满足人们对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与文化需求[3]。从众多的文献分析来看,许多学者以乡村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但以文化创意的视角探究较少,更鲜有从创意视角来研究乡村旅游开发,来解决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问题。因此,笔者以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创意视角,提出乡村旅游在资源、产品、模式、市场、产业链等方面的开发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异质化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并试图解决产品缺乏特色、同质竞争激烈、资源重叠等难题,对加速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 文化创意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知识经济时代下,文化与创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将文化创意理念、思维方式融入到农村的开发生产、生态、生活资源中,创新旅游开发的模式,完善旅游产业链,这势必加速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

1.1 实现乡村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合理利用和保护乡村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能满足后代人自身需求的行为[4]。文化创意是运用人的创造力,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层的挖掘,体现其旅游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并对已开发旅游资源的再整合利用,运用无限的创意突破物质要素类旅游资源的约束,进一步拓宽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空间,克服了物质要素类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5],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创新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渠道,在生产、运作、销售等环节融入文化创意,解决了乡村旅游面临的资源有限、生态环境压力、旅游产品单一、无特色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文化创意下的乡村旅游开发成为确保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

中国广大乡村地区拥有源源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丰富的乡村习俗、民族风情和农耕文化[6]。但随着社会变迁与发展,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不断的撞击和融合,许多传统的乡村文化已濒临灭亡或是转化、模仿为城市文化的符号,失去了乡土文化的“土”特色。文化创意是在既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与突破,其第一步就是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挖掘,使传统的历史文化在保护中得以传承,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赋予了乡村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并结合新时代的理念,开发出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创意产品,如一些濒临破坏的古遗址和亟待维修的古建筑经过文化创意开发成为具有特殊文化旅游的胜地[7],文化创意下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实质上就是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

1.3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正转变为文化性、层次性、个性化精神与文化需求,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文化创意依靠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突破常规思维的模式和观念,在一定的载体上,赋予产品精神文化含义,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并通过其强大的融合性,助推乡村旅游业打破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壁垒和界限,实现对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和不同领域的资源整合[8],创意出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功能的旅游产品,成为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2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开发是指发挥和挖掘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新、奇、特的旅游产品,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以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9]。近几年,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扩张期。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主要是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其功能正处于由单一观光向以观光、考察、学习、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多功能综合型方向转变与发展,如农场类旅游,包括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广场,还有以休闲、娱乐和知识为目的的农业教育园、科普示范园,以及参与、体验各种农民农事生活,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10]。但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开发中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乡村旅游的开发多强调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开发,对农业资源过度依赖[11],多以自然景观、农业观光类的旅游项目的开发,未重视乡村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致使开发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乡村的地域特色不突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间的严重雷同,产品未形成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2)开发多处于盲目、自发式的状态中,模仿、照搬发展模式的现象还很普遍,相邻相近的乡村旅游提供的农家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相似度很高,乡村特色不突出,并多是以承包租赁的个体行为,很多类似的旅游开发项目根本没有考虑旅游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如旅游产品未进行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延伸,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12]。

(3)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所采用的模式多局限于文化观光型模式,以观赏观光型活动为主,如观赏田园景观、观看民俗风情文化、参观手工艺品、观光农业园、主题公园展览等[13],以农村生活、历史文化、探险体验、生态科考游等体验类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期,层次相对较低,致使游客满意度降低,游客滞留时间较短,对消费者形成不了一定的影响力。

(4)开发的旅游产品中缺乏创意,许多项目依托地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始终保持原状,开发一次就此停滞,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参与性都较低[14],致使开发的旅游商品不能刺激和满足新时代下乡村旅游的新需求。

(5)在当代新媒体技术下,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老旧,宣传的渠道与力度不足,缺少对整体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导致市场占有率低[15],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导致宣传和影响的辐射范围小,新媒体的作用没有发挥。

3 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加强文化创新意识,把它贯穿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各环节及各层面,突出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满足当代乡村旅游者对文化多元性和新奇性的需求[16]。

3.1 创意思维开发乡村资源,挖掘文化价值和内涵创意思维是一种对既有文化进行的创新与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17]。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自然田园风光、农耕文化资源、乡村建筑景观、民俗文化资源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文化创意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重庆巴渝的文化村,游览区由三院一寺庙一牌坊构成游览主体,并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有横跨水面的连接大门和牌坊的跨度长达100 米悬空索桥,并在通衢大道旁建立压邪的“泰山石敢当”,伴有错落有致的故乡人农家乐及农耕机具操作展出,使旅游者更加感受到传统的巴渝民间文化[18]。在这些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和一些古城遗址基础上,通过利用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将一些物质载体、故事和社会生活元素融入到资源中[19],赋予有形的、无形的乡村资源新的文化性及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历史资源和古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迎合乡村旅游者对旅游文化差异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3.2 文化创意设计开发旅游产品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层次相对较低,多数以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开发对象,乡村旅游资源间的相似性,导致各乡村以景观游为主打产品的严重趋同化。文化创意设计突破了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就地经营思路[20],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运用文化创意设计,将当地特色文化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乡村节庆、农事农活,或是培育的新的特色文化融入在设计的旅游产品中,并将创意产业的思维及时尚元素一并引入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21],这将特色文化的内涵赋予到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中,并设计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综合旅游活动,强调产品间的差异性,使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如北京的怀柔雁栖镇的村落,前身是京城的“虹鳟鱼一条沟”,后进行美化环境、营造节点景观、改造民居、增加文化元素等建设,注重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融入农耕农具展、文化长廊等众多文化元素,还可以参与到风筝、皮影等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在夜晚,还可欣赏七彩栈道、古烽火台等众多文化夜景[22]。

3.3 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是以自然资源、景观为依托进行开发的,雷同的发展模式不能形成区域的竞争力,致使乡村旅游效益低下[23]。乡村旅游应当依据开发地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运用文化创意,借助乡村旅游资源载体,强调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创新开发模式,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型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业模式”的北京市朝阳金盏乡的蟹岛[24];“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的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设计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海南省兴隆镇,建立了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热带植物园,并形成观赏园林、教育园林、认养园林等多种形态,承载农事参与、自然教育、观赏等功能[25]。

3.4 创意文化主题活动,完善旅游产业链

创意文化主题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元素,围绕创造旅游新价值,并以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为目的进行的旅游活动,通过对乡村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创意开发,优化乡村资源的配置,拓展旅游的功能和产业链-既有向产业上游的研发[26],又有下游关于品牌销售渠道的延伸,并以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优化功能,创造全新的产业空间。如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白河北村,以“美丽琉璃”文化节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中华瑰宝·美丽琉璃”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慈善捐赠笔会活动、“书画琉璃之雅韵”、“琉璃山水间·古琴旗袍秀”等系列活动[27]。依托创意的乡村节庆活动,设计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性活动,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28],宣传当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完善整个价值链,实现价值体系的整体增值。

3.5 创意旅游营销,开发乡村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的策划、方式、手段在开发市场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29]。当今,中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文化创意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融入到乡村旅游营销策划、方式、手段中,形成创意旅游营销,这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塑造、提升品牌形象,开拓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30],提供了更为灵活和有效的传播渠道。如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微博、微信营销、APP上线,扩大其影响面,增加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以乡村体验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等多种方式,通过给消费者留有深刻的良好印象,激发消费者再次消费的欲望,并保持对产品忠诚度[31];通过创意宣传片、举办主题文化特色的大型活动或庆典营销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并塑造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镇的村落开展了打造旅游品牌的活动,通过文化主题活动推出“月满中秋”烟花节、“上方山杯”书画摄影大赛以及“天开花海”油菜花节、长跑节等一系列观光季活动;并结合媒体发挥宣传优势,邀约主流多家媒体,如电视台、网络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加强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主题宣传,突出乡村旅游特性,加大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拓宽乡村旅游市场[32]。

4 结语

乡村旅游面临着产品同质化、供需矛盾、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保护、自然环境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33],其发展处于关键的转型升级时期,而乡村旅游开发是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重要的第一步,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是依据当地农村的地形地貌、生态资源优势,如农林类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这些自然资源为主要开发对象,这类旅游开发容易造成乡村间同质产品的激烈竞争、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产品单一等问题[34]。笔者以文化创意的视角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旨在通过创意深层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强调乡村旅游经营中的文化特色和其差异性,并提出运用创意思维、创意设计理念、创新开发模式、创意文化主题、创意旅游营销打造旅游产业链,来拓宽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在信息知识时代下,文化创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借鉴依靠融入文化创意取得成功发展的乡村旅游开发的经验,但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今后乡村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因地宜地利用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创意,这不仅可以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问题,还把乡村旅游开发中对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转移到对“活”的科技与人才方面的利用,不仅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由规模“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35],并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转型升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文曦.乡村游火爆年接待近10 亿人次[EB/OL].(2014-10-01)[2015-01-06].Http://finance.inewsweek.cn/20141001,82941.html[2] 李学术,刘楠.论农村创意经济及其实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10(2):51-55.

[3] 杜继勇.关于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4):69-70.

[4] 兰岚.重构传统文化和传播,用文化创意打造文化品牌[N].贵州都市报,2013-05-20(4).

[5] 高丽华.营销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探究[J].农业经济,2014(3):127-128.

[6] 蒙丽琴.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4(3):105-106.

[7] 刘孝蓉.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3):219-222.

[8] 马亮,颜亭玉.乡村旅游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404-408.

[9] 方亮.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研究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6):69-70.

[10] 魏敏,马连君,冯永军.农业生态旅游及其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8(2):250-252.

[11] 蒋敬.日本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76-1773.

[12] 何艳琳.窦店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建议[J].北京农业职业院学报,2013(5):28-32.

[13] 张媛.乡村旅游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3(4):55-57.

[14] 陈雯婷,金权杰,程澄,等.基于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综合体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2011(2):27-28.

[15] 刘军.关于湖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5):62-65.

[16] 王春林.广西特色农业与农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与策略[J].创新,2013,3(7):112-117.

[17] 王灵恩,何露,成升魁,等.驱动因素视角的我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6):681-687.

[18] 姚海琴.浙江农业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寻-基于国内外成功模式的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58-160.

[19] 李学术,刘楠,王奇.论农村创意经济的理论特征[J].经济研究导刊,2012,(2):51-54.

[20] 陈焱霞.创意人才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1:27-31.

[21] 刘为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报告[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56.

[22] 葛继红,王艳.农村文化社群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J].科学社会主义,2009(6):31-32.

[23] 张振鹏.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国特性和中国道路[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37-41.

[24] 赵磊.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15-16.

[25] 王璠.对构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以甘肃省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8-13.[26]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2):11-15.

[27] 吴倩,宋维山.艺术与市场整合: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J].河北学刊,2009(29):33-35.

[28] 章继刚.创意农业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8.[29] 刘景枝,单厚军.我省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的品牌化策略[N].河北日报,2009-5-26(7).

[30] 张振鹏.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国特性和中国道路[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37-42.

[31] 刘军.创意休闲农业的渊源、特征及与休闲农业的区别[A].中国(宁国)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132-139.

[32] 张友臣.发达国家文化品牌培育经验探析[J].东岳论丛.2010,31(12):144-146.

[33] 舒川根.文化创意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安吉县创建“美丽乡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0(7):120-125.

[34] 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35] 段晓雪.乡村旅游创意产品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