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学设计论文范文,教学设计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名师生成性评价艺术赏析

  • 投稿无聊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78次
  • 评分4
  • 76
  • 0

郑春夫(江苏省苏州新区实验小学,215011)

生成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针对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在评价中启发、引导与唤醒,通过评价让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可以说,生成性评价是促进学生主动生长的力量。

一、在赞赏中引领生成

“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是想得到赞赏。”赞赏,是评价学生最常见也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方式。教学中,教师如能捕捉学生发言中的“生成点”,在赞赏中给其他学生以“生成”的暗示,巧妙地融思维引领于赞赏中,学生就有了思维的空间与方向,能生成更多的精彩。

【课例1】 薛法根老师执教《做什么事情最快乐》一课片段

师每个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你喜欢的动物,想一想:当小青蛙问你“做什么事最快乐”的时候,你该怎样回答呢?

(学生窃窃私语,开始讨论。)

师你是谁?

生我是大花猫,捉老鼠最快乐。

生我是蜻蜓,捉蚊子最快乐。

生我是乌龟,游泳最快乐。

师自由自在地生活也是快乐的。

生我是太阳。

师(惊奇地)哦?最能让太阳感到快乐的是什么?

生我是太阳,照亮人们最快乐。

(掌声。)

师你有一颗伟大的心!

生我是花,我们用自己打扮美好的世界最快乐。

(热烈的掌声。)

师是啊!太阳、花草……他们都有生命,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做事,做有用的、有意义的事。

生我是一棵树,我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新鲜的空气最快乐。

(掌声。)

师呼出新鲜的氧气,空气就清新了!

生我是风,我让人们在热的时候凉爽最快乐。

师带给人们凉爽,多么善良啊!

生我是萤火虫,我在黑夜里为人们照明最快乐。

(热烈的掌声。)

……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像诗一样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薛法根老师抓住“我是太阳,照亮人们最快乐”这一体现积极人生态度的“生成点”,及时给予最真挚的评价——“你有一颗伟大的心!”“你有一颗伟大的心”,是赞赏,更是引领生成,一下子激发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活力,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在“尽自己的努力为别人做事,做有用的、有意义的事”,“带给人们凉爽,多么善良啊”等一系列生成性评价中,生成了“无限风光”:“我是花,我们用自己打扮美好的世界最快乐”;“我是一棵树,我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新鲜的空气最快乐”;“我是风,我让人们在热的时候凉爽最快乐”;“我是萤火虫,我在黑夜里为人们照明最快乐”……生成性评价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熏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二、在追问中牵引生成

追问,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再度提问。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凭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适度追问,在追问中牵引学生向更广更深处思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

【课例2】 于永正老师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片段

师你觉得这一课中哪一句话应该记住?

生“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师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给别人的,永远比拿别人的高兴。

师这是字面的意思,你理解了。

生给,是别人快乐;拿,是自己快乐。给了之后,自己心里也是会快乐的。

师哦!给,别人快乐,自己快乐;拿,只有自己快乐。你的体会比他深一点,还有要说的吗?

生我的理解是,给别人一点帮助,比得到别人的帮助更快乐。

师是的,由这句话,你还想到别的话吗?

生给予是快乐的,这是我在一篇课文里学到的。

师你还想到什么名言?

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师“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多么美好的境界!记住它。我还要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了一句话:我要给我的学生更多的东西、更多的帮助。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中,于永正老师以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为追问的落脚点,针对学生的回答,既有由表及里的层层追问:“这是字面的意思,你理解了。”“你的体会比他深一点,还有要说的吗?”也有由此及彼的顺势而为:“由这句话,你还想到别的话吗?”“你还想到什么名言?”于老师的追问看似蜻蜓点水,实则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围绕话题,思考渐次深入,思维逐步走向“开阔地带”。适时追问,是于老师高超的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追问评价,牵引着学生主动生成,充分体现了“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在点拨中触发生成

叶圣陶曾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在于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点时,教师应抓准时机“主动出击”,适时运用简练、精辟的评价语言引导、点拨,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束缚,达到心领神会。

【课例3】 斯霞老师执教《我们爱祖国》一课片段

师你们可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南京。

(许多学生笑了,知道祖国不是南京。)

师不要笑。祖国就是南京吗?不对!南京是我们祖国的一个城市,像北京、上海一样。大家再想想,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

(这个学生扩大了对“祖国”外延的理解,但还不对。)

师噢!祖国就是一个国家的意思。对吗?

生不对!

(回答声中也有说“对”的。)

师美国是一个国家,日本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经教师一再启发,施尉宁同学给出了答案。)

师施尉宁讲得对,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生长的这个国家叫祖国。(强调一下,使学生加深印象)那么,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称呢?

生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对了,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

(故意停顿一下,让学生接下去。)

生(齐)祖国。

斯霞老师这一教学片段堪称点拨评价的典范,学生、教师、文本充分对话,问、答、评三者有机结合,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情感的熏陶水乳交融。斯霞老师善于捕捉学生理解中的误区,恰当“点”,适度“拨”,在问题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架设起一个桥梁,虽然只是一言半语,却能一针见血,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最佳效果。尤其是把“我们自己的国家”解释为“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祖祖辈辈生长的这个国家叫祖国”,更是“神来之笔”,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性到感性,感情丰厚、内涵深刻、意象淳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思维被激活,获得正确的理解。

四、在示弱中激活生成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课堂上,教师以强者的姿态出现,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适时“示弱”,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不明白”、“不理解”,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达到真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实现“无为胜有为”。当然,示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于运用这一具有技巧性的评价方法,把学生推到前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活学生内生的力量,促使其自主生长。

【课例4】 王怡文老师执教《比一比》一课片段

师这篇儿歌真有意思,小朋友读得很有节奏,很有味道,我也想来试试。

一个大,一个小,

一只黄牛一头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颗苹果一个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杏子一个桃。

(教师朗读,但偷换了个别量词。学生有的偷笑,有的笑出声,有的还忍不住“嗷嗷”叫,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故作糊涂)我读得不好?

生(摇头)您朗读得很有感情,语气也很好,但有几个地方读错了。您读成“一堆鸭子”、“一群杏子”了。

师“一堆”、“一群”是不是指东西多?(学生点头)那么鸭子很多、杏子很多,我说“一堆鸭子”、“一群杏子”有什么错啊?

生这些字是不能随便改动的,而且这样也不好听。

师为什么不好听,不能改呢?

(板书:一堆、鸭子、一群、杏子。)

生“一堆”要指不会动的东西,“一群”是指可以动的。

生因为鸭子会走来走去,放在一起会走开的,所以不能用“堆”;杏子是不会动的,可以堆在一起。

师哦,那可以说“一堆什么”、“一群什么”呢?

……

生你还把“一头黄牛”说成“一只黄牛”,把“一只猫”说成“一头猫”了。

师这为什么不行?

生“一头”要指大一点的,“一只”是指小一点的。

师哦,那我们的体育老师刘老师大不大?(学生说“大”)我们班夏志鼎大不大?(学生说“不大”)那好,我说“一头刘老师”、“一只夏志鼎”,行吗?(学生笑,连说“不行”)又为什么不行?

生“头”和“只”都是指动物的,不能指人。

师可以说“一头什么”、“一只什么”呢?

……

(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学习“一颗苹果”、“一个枣”。)

师看来,我一不小心就会犯糊涂,你们那么聪明,帮我纠正了,谢谢!能不能读得让我佩服呢?

(学生读得神采飞扬,大多能熟练背出课文。)

王怡文老师在范读儿歌时故意读错,“设错”方式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天性,他们积极思考,思维活跃。在接下来的评价中,“我读得不好?”“鸭子很多、杏子很多,我说‘一堆鸭子’、‘一群杏子’有什么错啊?”“这为什么不行?”“又为什么不行?”等故作不懂,明知故问,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引导学生一步步走上主动探究之路,并在信心满满的主动探究中,深刻地感悟到枯燥乏味的量词的准确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