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创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企业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 投稿傲慢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279次
  • 评分4
  • 72
  • 0

王梅源 郑双怡 张劲松 杨 健 李超锋 杨 单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实验室是高校在校内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但多数信管专业实验室基本以“机房”的形式,即“计算机硬件系统+管理软件”构成,缺乏管理对象和真实企业运作场景,实验室教学基本上是“软件上谈兵”。文章借建立经管实验中心之机,针对信管专业特点,提出建立企业信息化实验室构想,包括实验室建设背景、实验室建设战略思考、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综合保障体系4部分,希望能够对相关高校信息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企业信息化;现代企业运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19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企业运作与信息化综合实验室’建设研究”(编号:2013197)

作者简介:王梅源(1963-),女,中南民族大学信管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郑双怡(1961-),女,中南民族大学信管系教授,研究方向:知识管理、制造业信息化;张劲松(1972-),男,中南民族大学信管系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杨健(1975-),男,中南民族大学信管系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安全;杨单(1979-),男,中南民族大学信管系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网络存储;李超锋(1974-),男,中南民族大学信管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

收稿日期:2015-04-1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于一体,实践性、创新性、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教育部在对信管专业培养目标中要求,信管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除了强调理论教学外,更应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专业训练的重要手段。而实验室是在校内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实验室规划对实验室建设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围绕学校总体发展和学科建设目标做好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设计。

1 实验室建设背景

1.1 企业运作模式变化

企业运作模式转变离不开企业信息化支持。企业信息化指在企业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使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企业管理决策网络化、智能化;企业商务活动电子化。企业家梦寐以求的数字化工厂就包括工程设计数字化、管理决策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物流转换数字化等。而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运用先进信息技术能够对贯穿其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做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数字化现代企业运作过程。

1.2 信管人才的社会需求

企业信息化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之中,企业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信息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事为企业信息化服务工作已经成为信管学生就业的重要出路之一。从中南民族大学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来看,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的毕业生占2/3左右,包括系统开发与管理、系统实施与维护、管理咨询等。目前,信管专业人才主要在三个方向就业:一是到软件企业任职,直接从事系统开发与管理工作;二是到有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单位任职,全面参与企业信息化规划、实施与维护等各项工作;三是到提供软件咨询实施服务的公司任职,以企业信息化顾问身份充当软件公司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信管人才属多学科交叉、多技能并重、既懂业务、管理,又懂技术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培养这类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过硬的实践能力。

1.3 目前实验室局限性

目前高校经管专业大多缺乏能够全面反映现代企业运作流程的实验室,信管专业实验室基本以“机房”即“计算机硬件系统+管理软件”构成,实验任务主要是在计算机上操作软件来模拟信息管理过程,只是部分实现了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教学任务。由于缺乏管理对象和真实企业运作场景,实践教学基本上是“软件上谈兵”。因此,学生很难对现代企业运作流程有所认知,很难对企业信息化的完整内涵有所了解。实践教学难以取得成效是目前许多高校都面临的难题,各校都在积极探索能够将实践教学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的方法和途径。一直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数据保密等原因,企业接受信管专业实践活动比较困难,“走马观花”式的实践活动使得实践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1.4 实验室建设意义

①提供一个反映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企业运作理念的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对学生认知现代企业运作流程,了解企业信息化内涵,提高管理和技术为企业运作服务意识,使管理手段“落地”、使信息化过程“落地”有重要意义。②提供一个课程实验平台。目前的课程实验多呈现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特点,缺乏统一案例背景和实验体系,无法形成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合力。本实验室可为相关课程提供统一课程实验平台,还可在平台上开发出更多创新实用的实验项目。③提供一个实践实习平台。可为相关实习实践活动提供有力支持,鉴于信管专业在实习实践中很难深入到企业实际运作中去等问题,信管专业实习实践项目都可以先到企业进行见习式认知,再在该平台上进行模拟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④提供一个专业综合训练和毕业设计平台。专业综合训练和毕业设计是信管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该平台能够帮助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选题、设计实验过程、完成设计任务,从而加强学生系统开发与管理能力。⑤提供一个科学研究平台。该平台设计理念的前瞻性,管理理念、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的先进性都将为研究生、本科生开展各项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2 实验室建设战略思考

在进行“现企业信息化实验室”建设前,先要从战略高度对信管专业大局观进行深入思考。

2.1 实践教学关注重点

现代企业通常站在信息技术应用最前沿推广和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高等院校作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纽带,肩负着向学生介绍和传播基于先进信息技术的现代企业运作与管理理念、方法、技术、手段的使命和任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应当面向企业,面向真实企业信息化过程,重点关注现代企业运作过程中信息管理过程、信息系统对企业运作与管理决策的支持和促进方式,以及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过程。

2.2 实验室建设目标

“企业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能够反映现代制造企业运作全景的大型综合实验室。特点是打破专业界线、消除“信息孤岛”、构建信息管理实践大平台。目的是满足信管专业及其它院系各类实践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就业信心,平稳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能力需求对接,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专业基础。

实验室将现代制造企业运作流程、企业信息化、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物联网等思想、技术、方法和手段浓缩到现代化大型综合实验室中,通过一系列典型运作流程、机器设备、监控设备、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展板等要素,全面展现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企业运作景观。

3 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规划是在深入思考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命责任、学科定位与教学特点,并在与相关单位进行了广泛沟通与论证的基础上形成。

3.1 实验室设计理念

“企业信息化实验室”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以纵横两个维度展开,全面反映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企业运作过程,如图1所示。

纵向指单个企业内部基于价值链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如图1圆心要素所示,以核心企业关键零部件生产为背景,展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产品需求预测与分析、工程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决策自动化与智能化运作过程。

横向指以核心企业为主的企业战略联盟之间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横向一体化”供应链运作模式,如图1外圈要素所示。供应链上企业战略联盟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服务商等。应用各种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供应链上所有角色的信息互联、业务互联、管理互联、服务互联,而且实现供应链上所有实体资源的物物相联,真正做到供应链上各环节运作的无缝连接。

将纵向过程与横向过程联系在一起的要素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如图1环形圈及连接线所示。其中,技术要素包括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管理要素主要通过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服务管理(CSM)、电子商务平台等软件来实现。

图2依据价值链模型,详细说明核心企业内部运作过程是一个“纵向一体化”产品价值增值的运作过程。由需求预测与分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原材料供应、关键零部件制造、最终产品装配、市场运作、客户服务等活动组成,而企业管理决策、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技术开发管理等活动是保证价值增值过程正常运行的支持活动。

图3表明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企业战略联盟采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PLC)的供应链运作模型,由前供应链和后供应链两段组成。前段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牵引式”供应链运作模式,即以客户订单为驱动力,逐级牵引零售商、分销商制定并完成销售计划,制造商制定并完成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生产计划,供应商制定并完成原材料、标准件采购和非核心零部件制造计划。后段为以顾客服务为导向的“推进式”客户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由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回收服务组成,如售前免费上门设计方案,售中安装前后安全、技术、配套等服务,售后清洗、保养、维修等服务等等。

3.2 实验室逻辑模型

“企业信息化实验室”由数字化工程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供应链4部分组成,通过各类仪器设备、信息化硬件软件的集成,为现代企业运作提供服务。

3.2.1 数字化工程设计

主要利用各类工具软件和管理平台协助相关部门完成数字化工程设计任务。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Pro/Engineer):设计部门依据技术要求,运用CAD进行二维图纸绘制,运用Pro/Engineer进行三维造型设计,设计成果为各类图文档。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软件CAPP:工艺人员依据CAD二维设计信息进行工艺卡片设计和编制,获得各类工艺文件,还可运用3DCAPP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直接进行工艺设计,然后直接向CAM传递数据。

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CAE:设计人员或工艺人员依据Pro/Engineer三维设计信息进行产品仿真模拟和分析,获得准确的产品分析信息。

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CAM:设计人员或工艺人员依据Pro/Engineer三维设计信息,以及CAE分析信息生成各种数值,以控制机床和设备,使之自动完成离散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和包装等制造过程,如生成数控代码、刀具轨迹等。

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软件PDM:可将CAD、CAPP、CAE、CAM的各种技术信息集成到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上,以实现产品数据的有效管控与数据共享。

3.2.2 数字化车间

生产制造任务最终都会落实到车间这个实体上,因此,数字化制造部分以构造一个透明无间数字化车间的方式浓缩制造过程。

制造执行系统软件MES:从PDM中提取产品数据信息,综合管控生产计划排产、生产制造过程监控、生产过程质量跟踪、所有车间物料跟踪、工人任务执行情况等。

分布式数控系统软件DNC:DNC实现对车间分布式数控机床及普通机床的管理。

车间看板:车间看板是显示生产过程中需要广而告之信息的大型电子显示装置,通常为滚动播放形式。

工位触摸屏:由MES直接下达生产指令和详细技术文件给各个工位的触摸屏,供制造人员查阅。同时,工位触摸屏记录制造人员工作完成情况、制品质量情况、物料流转信息,以及生产中的突发情况等,并将所有信息上报给MES。

数控机床(NC)、普通机床:由于一般企业既有普通机床也有数控机床,因此将数字化车间制造生产线浓缩为两台有代表性的机床。其中,数控机床(NC)可以直接接受DNC传达的制造数值;而普通机床需要通过串口接口或采集卡接口与DNC相联,并将采集的制造信息传达给DNC。

3.2.3 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部分采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服务管理(CSM)等管理软件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RP)软件:贯穿企业运作全过程,以规范所有资源的方式完成企业各经营要素的信息管理。

供应链管理(SCM)软件:由顾客关系管理(CRM)、内部供应链管理(ISCM)、供应商关系管理(SRM)、交易管理基础(TMF)4个主要模块组成,贯穿从订单输入到产品交付等并行于制造业务流程的全部业务过程。其中,TMF包含基本的ERP系统。

客户服务管理(CSM)软件:是继客户关系管理(CRM)之后目前最新的客户管理模式,它将客户价值从产品延伸至服务,这部分软件可让学生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自己进行研发设计。

3.2.4 数字化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数字化供应链分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两部分:

数字化内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包括产、供、销、仓存、运输等物流环节,以及管理决策、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产品与技术研发等支持环节。

数字化外部供应链:外部供应链需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服务商连成一个整体。

4 实验室综合保障体系

4.1 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室师资力量包括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在教学上主要依托信管系师资力量,多数教师在本科到博士阶段具有2~3个学科领域学习背景,如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科技情报、工商管理等,其中有些教师具有机械制造学习背景,也有教师具有在制造业工作经历,具备规划中数字化工厂区所需专业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基本上可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4.2 实验室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管理是实验室有效运行的保障。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运行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对外开放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好的管理制度除了要保证实验室有序高效运行外,更重要的是要能保证对教学的支持和帮助:能够帮助老师充分地传授相关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能够让实验室产生最大的功能效用。

4.3 运行维护机制

综合型实验室必须实施协同化运行维护机制,即从实验室资源的整体规划和优化整合层面入手,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最突出的表现是整体规划、优化配置、资源共享,获取实验室最大投资效益。有学者提出建立三层次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包括普适基本要求层次、学科基础实验层次以及综合实践训练层次。还有学者提出实验室开放建议,针对高年级学生科研项目、各级各类比赛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针对本校特点,本实验室运行有三条主线,基本技能线、应用提高线和开放创新线。其中,基本技能线指教学计划内面向学生的各项实践任务,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等,目标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基本实践和动手能力;应用提高线指教学计划外面向高年级学生的各类科研训练任务,包括各类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项目、社会实践调研项目等,目标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开放创新线指向院内各专业、校内各院系甚至校外相关单位开放的实践任务,特别是一些校内跨专业综合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基地项目等,让高年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参与真实项目的锻炼,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从而尽可能缩小学校与社会“最后一公里”的差距。

实验室三条线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维护机制,原则上应首先保证基础技能线平稳运行,不断挖掘应用提高线服务潜力,努力扩大开放创新线社会影响。

本实验室规划思路除了为建立学校管理实践大平台提供参考外,还可为其它基于信息技术的专业实验室建设,特别是那些有制造业背景的高校建立信息管理实验室提供建议与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梅源,郑双怡,张劲松,等.基于ERP的信管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

2 江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4)

3 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08(11)

4 徐素芳. 应重视信息化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前期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

5 王俊红. 校企联合共建信息管理专业实验室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1(5)

6 钱锋, 罗回彬. 应用型本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探究[J]. 科技广场, 2012(10)

(责任编辑 吴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