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就业指导论文范文,就业指导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

  • 投稿杨纳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587次
  • 评分4
  • 95
  • 0

李晓萌 王新

[摘要]就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大学生就业尤其被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长所关注。起薪逐年下滑、正规就业减少、对口比率下降、流动跳槽频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文章探索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即加强就业指导,专业适应市场,完善服务功能,企业积极参与,鼓励创业就业,这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加强能力培养,也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提升就业质量路径

[作者简介]李晓萌(1986-),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社会科学院信息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王新(1955-),男,辽宁沈阳人,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辽宁沈阳11003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74-02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1.起薪逐年下滑。2014年我国毕业生数量超过700万。根据教育部2014年7月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去年基本持平,超过70%。从就业率数据来看,就业趋势整体向好,但2014年大学毕业生起薪无明显上涨。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薪酬约为2400元/月,初次就业平均薪酬增长率低于2013年。在初次就业平均薪酬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同时,大学毕业生期望薪酬也相对下降。据《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期望薪酬为平均3680元/月,是近四年中期望薪酬最低的一年。2011年大学毕业生期望起薪曾达到最高值5000元/月,自2012年起开始持续下降,几乎每年降幅都近千元。大学毕业生就业起薪涨幅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多,起薪水平相对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岗位需求不能实现无缝对接,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

2.正规就业减少。从我国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种类来看,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减少,相反,到非国有企业和非正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一方面,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优先选择到国家正规部门就业。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就业领域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降低,新型正规部门在短期内也难以吸纳所有大学毕业生,由于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容纳编制人员有限,国家正规部门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逐渐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每年持续增多,国家传统正规部门就业岗位竞争愈发激烈,大学毕业生很难寻求到合适的岗位,只能另谋新的就业岗位。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事国家传统正规行业的毕业生数量呈下降趋势,非正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应该看到,机关、事业单位、国企近十年来已经成为学生就业追捧的热点,这些单位福利待遇高,相对稳定。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明显减少,而体制外的发展机会渐渐增多,这无疑增加了吸引力。

3.就业对口率下降。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跟不上社会及职业岗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一般来说,高校是通过对人才市场的分析来设置专业,形成市场一专业对口。但在实际中,一些高校单纯从自身师资情况出发,并不是通过对人才市场的调研和论证,为满足人才市场而设置新专业,造成高校专业不能够与人才市场需求配合衔接,学生毕业后面临尴尬就业的局面。此外,一些高校设置的专业没有随着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某些专业每年连续招生,人才供应大于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困难。还有的学校专业设置追求短、平、快,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差异使毕业生难以找到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岗位,专业对口成了奢求,只能放弃专业,另谋生路。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十大专业毕业生中,真正从事所学专业、就业对口的较少,有超过三成的毕业生“学非所用”。

4.流动跳槽频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满意程度是指毕业生对现有工作环境、社会地位、收入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心理感受或满足程度。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程度尚处于较低水平。麦可思发布的《2014大学生就业指标》显示,我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为56%。大学毕业生流动率或跳槽频率也能够反映他们对就业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我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同时,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中出现了“不就业一族”,即这些不就业的毕业生一部分专门为了考研究生而放弃工作,其中大部分人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就业。“不就业一族”的出现,也与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和对预期工作满意度低密切相关。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路径

1.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具有针对性,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分层指导及有针对性服务。第一,做好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刚刚进人大学校园的学生,为了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可以为他们进行职业兴趣或相关心理测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及早、合理规划。在熟悉大学校园生活及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可以为大二或大三年级学生举办相关职业知识讲座,高校可以联系相关企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社会实践或实习机会。针对即将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应全面指导学生如何做好就业准备、如何进行就业选择及如何处理职场关系等,为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提前做好功课,使其掌握就业技巧。第二,做好就业心理疏通。大学毕业生在面临求职就业时,普遍存在浮躁、迷茫等负面心态。高校应当在大学生毕业前,及时进行心理疏通及辅导,确保大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完成从学校进入社会的角色转变。第三,做好全面的就业服务。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和收集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多种求职就业渠道,可以将用人单位引进校园,专门为毕业生进行招聘宣讲,促进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第四,做好专业就业指导。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辅导、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应当选拔一批高素质、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专业教师,为指导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专业适应市场。顺应市场需求进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并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时较难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高校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规划、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更新不够及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企业随之调整用人战略,毕业生人才就业市场需求也必将发生转变。因此,高校应当及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用人企业需求来制定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并且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补充及完善教学内容、专业规划和课程设置。专业能力是学生就职重要的理论基础,适应能力是大学毕业生从校园到社会顺利转化的必备素质,求职能力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市场竞争时需要的技巧和保障。高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中,与人才市场需求接轨的同时,应当全面、科学地制定教学内容,打造与人才市场需求、用人单位需求吻合的专业人才。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应当不断根据需求,加强学生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培养,缩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全面提升就业层次和能力。

3.完善服务功能。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安置的重要途径,应当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方面,学校应在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中充分发挥媒介作用,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使大学生了解人才就业市场需求、就业环境、就业现状等情况,以及用人单位整体运营情况和用人需求情况。提供相互交流的信息平台,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适合的就业目标,寻找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间的差距,及时弥补自身不足,实现满意度较高的就业;同时,丰富的信息平台也能够使用人单位了解高校专业特点、学生详细情况等信息,为用人单位招聘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高校及政府应当积极扶持具备优势的相关部门建立专业、全面的大学生毕业就业中介市场,以丰富大学生毕业后就职途径。中介机构是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中心,高校的就业培训与服务是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是完善体系的有力保障。因此,应当形成由政府、中介机构和高校全面参与的就业服务体系,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并通过走访、座谈、对接会等形式,挖掘毕业生就业岗位需求,积极开展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实现市场调节和配置人才。

4.企业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能力事关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和效益,关系到企业是否能获取人力资本红利及自身的经济效益。应借鉴国外企业参与大学生就业的做法,一是企业向大学生提供工作,大学生在企业所从事的工作使他们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通过应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熟练掌握工作技能,使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在一起。二是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技能培训,企业可以组织高校大学生参加工作项目,锻炼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效率。三是企业参与教学设计,在高校专业设置和技能培训过程中,邀请企业参与,更及时了解用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重点,使教学内容与专业实际发展需求有效衔接,使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还能在学习中积累工作能力,提升就业满意度。

5.鼓励创业就业。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仍很低,只有2%左右,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因此,高校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重视创业教育,面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现状,高校应当通过创业方法指导等加强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并提供创业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的全面指导。通过教育和指导,应当逐步转变毕业生就职观念,增设创业课程,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二是重视创新意识,高校在对学生创业指导时,应当加强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可以使用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开展模拟创业、实地调研参观等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式。三是提供绿色通道,可以鼓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为毕业生创业尽可能地提供服务设施,支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以提高创业成功率。四是搭建服务平台,应协调各地工商、税务及金融机构,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相关服务,加强大学生创业帮扶指导服务。通过培训帮扶、载体帮扶、项目帮扶、政策帮扶、信息帮扶、结对帮扶等方式支持大学生创业,做到“创业前有指导、创业中有帮扶、创业后有跟踪”,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成功走上创业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虎子,黎维锐,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 11)

[2]李斌.试谈基于就业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孙艾菊,杨浩.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