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影响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 投稿首席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183次
  • 评分4
  • 70
  • 0

陈笑笑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截止到2009年底,其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已超过57.6%,众多的农业人口,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河南省的广大农村消费市场尚处于未开发,或是开发不足的状态,农村居民的消费力普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此,本文从研究河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入手,分析影响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最终提出促进我省农民消费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79-03

1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1.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5608元,超过1990年生活消费支出为413元的10倍多;同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为10380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17104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刚刚超过全体居民消费水平,不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三分之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距甚大.从消费支出占各自收入来看,到2012年底,我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7525元,生活消费支出占家庭纯收入比重为66.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443元,消费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7.2%.由此可见,与城镇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水平相比,我省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水平相对偏低.

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

2012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5032元,其中,食品类支出为1702元,占消费支出的构成比重为33.8%,较2011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比2000年降低了15.9个百分点,2007—2011年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递减,2012年出现回升;居住类消费支出为1061元,占消费支出的构成比重为21.1%,稍低于2007—2010年平均每年23.2%的构成比重,较2011年上升1.5个百分点,与2000年相比提高5.4个百分点;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类支出分别为424元、362元、469元,所占消费支出的构成比重为依次为8.4%、7.2%、9.3%,自2007年起一直呈现出递增趋势,其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4.6%、6.4%、9.4%;交通和通讯类支出为525元,占消费支出的构成比重为10.4%,明显高于2000年的4.3%,自2007年起,其年均增长速度为1.1%;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消费支出为344元,占消费支出的构成比重为6.8%,该项支出虽然在绝对数上每年呈现出递增趋势,但它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支出比重构成中所占比重逐年以5.3%的速度下降;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为146元,占消费支出的构成比重为2.9%,自2007年起,平均每年以4.9%的速度增长(表1).

2 影响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2.1 经济因素

2.1.1 收入水平

近几年,我省农村居民的消费不足与收入增长缓慢紧密相关.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速为13.0%,消费支出平均增长率为11.3%;而农村居民纯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1.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为11.5%;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上的差距达1.3个百分点,在消费支出水平上的差距仅为0.2个百分比.在2009年中期以后,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均稍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受国家近期采取“促内需”,尤其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总体而言,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于消费支出的差距的前提下,此种收入—消费模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

2.1.2 利率因素

在我省,相对于城镇居民的高收入、高消费,农村居民的相对低收入、低消费,属于低收入群体,应该呈现出显著地替代效应.但客观现实并不像理论研究那样,他们对利率高低变化并不敏感.当前高通货膨胀率,低存款储蓄率的现实状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负利率,广大农村居民并没有增加当前消费,而是继续提高储蓄比例.2011年7月7日,国家开始执行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5%,虽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相较于较高的通货膨胀,仍然是较严重的利率,即使是这样,不仅是我省农村居民仍然继续增加储蓄,丝毫没有调高当前消费的意识,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也是异常的显著.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历年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①如何调高调低,城乡居民的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一直持续、快速增长,储蓄行为的惯性很强(图1、图2).

2.1.3 价格水平

2012年,在我省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总体物价较2011年全面下降的前提下,食品、居住类的价格降低幅度显著,均超过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的价格稍有超过0.3%的降低;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的价格均有超过0.1个百分点的不同幅度提高;这说明,较2011年通货膨胀率时期,省内各类物品的价格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回降,其中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保障性生活需求品的价格变化显著,而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的下降,应该是由于相关政府部门的补贴或是安民措施的出台,而这又为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加了一层保障.可见,我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优化,但仍需相关部门的继续引导.

2.1.4 收入分配差距

与2000年相比,我省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差距整体上都呈现降低趋势,从2006年后,其走势大致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增长率一致,说明恩格尔系数的大小与收入密切相关.自2006年后,我省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恩格尔系数一直在34%左右徘徊,而农村居民的人均恩格尔系数在2004—2006年间出现了急剧下降,之后一直在36%—38%之间浮动,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距正逐渐缩小,到2012年底,城乡居民间的恩格尔系数之差已经低至0.2个百分点,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我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缩小,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正在逐渐缩小,但仍需继续调整.

2.2 政策因素

2.2.1 农业补贴政策

农产品价格补贴和支持政策是我省近来使用较为频繁的农业政策,理应对我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国外一些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这类做法并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更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虽然此类政策在短期内对提高农民的收入效果十分显著,但从长期来看,却在市场和成本两方面降低了农民务农的劳动收入,进而是收入的减少限制其消费水平.除此以外,生产资料补贴、农业领域基础设施及科研推广的投资也是常见的政策选择,但这类做法同样在运用中面临着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这就使得增收效果受到局限,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2.2.2 农村就业惠农政策

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发展均表明,非农就业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效果是显著的,进而对消费影响也十分突出.由图中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在我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年降低,而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正在逐年上升,而且其中,工资性收入以每年31.9%的速度在增长.工资性收入作为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标志,预示着在日后,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将成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重点.

总体看来,我省政府原来所采取的大多数政策都是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居民增收为最终目标的,但是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其消费水平而言,上述政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提出一些针对性更强的公共政策.

2.3 制度因素

2.3.1 我省农村金融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省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金融部门主要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组成.在2008年,台资村镇银行开始逐渐入驻我省,但因处于入驻初期,只是在全省初步建立了30家试点分支机构,覆盖率不高,短时间内其作用效果极其有限.因此,我省农村地区缺乏真正意义上能够为广大农村居民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这致使我省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农民贷款比较难.另外,由于农业开发、生产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风险大、见效慢等特点,商业金融机构一般不愿介入.

2.3.2 我省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未富先老”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老龄社会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的总人口数达到1482.5万人,是1990年898.5万人的将近2倍,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的12.7%.截止2011年底,我省总人口达到1048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417万人,女性人口5072万人,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所占我省常住人口比重达到17.3%.

2.4 其他因素

2.4.1 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因素

在我省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居民仍受传统消费思想的影响,消费观念很是陈旧,不良消费风气盛行,给他们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和经济浪费.集中表现在:一是炫富心理.随着我省外出人口的逐年增加,外出返乡的农村居民中,逐波兴起“盖房热”、“苹果热”、“豪车热”等不正常消费现象,而且大多数农民并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只是盲目追求奢华、讲求排场、死要面子,滋生了严重不正之风.二是平时异常节俭,特殊节日过度消费.其实,我省广大农村居民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平时居家生活上十分节俭,“重积累,轻消费”,但是在逢年过节的人情往来、婚丧嫁娶、新房上梁、乔迁新居、生日祝寿及孩子满月、升学、封建迷信等方面则是不惜花费大量钱财,有的更是为了争面子互相攀比,造成极大地浪费.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不利于我省农村居民新型、合理消费观念的形成.

2.4.2 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因素

由于我省农村乡镇众多、分布广,农村人口多,社会保障体系难以覆盖全部农村,另外,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自身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目前我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仍属传统型消费,从传统的消费心理分析,农村居民的家庭消费动机要立足于求实性、求廉性和储备性,投资和娱乐消费意识不强,特别是提前消费的观念尚未形成,不懂得“借钱消费”理念的实用性.同时由于农村居民的增收缓慢,出于预防动机,其预期消费支出压力远大于城镇居民,促使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更加谨慎,即使是在存款利率不断降低等因素的刺激下,其增加储蓄的预防意识也依然没有转变;农村居民对于大件、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仍需长期的资本积累,这就毋庸置疑的抑制了农村居民的短期消费,延缓了农村家庭消费品的流通速度,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2.4.3 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因素

近几年来,我省加快了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电费高,电网老化,电压不稳,电力供应不足等,限制了农村居民对大件电器的消费.另外,农村道路条件差,甚至很多地方还没有通公路,即使有的地方有公路,公路等级也很低,致使道路达不到完全畅通,居民所需要的一些消费品不能顺利运达,即使可以运达,也不能正常使用.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电网、通讯、水利、道路等设施的改革力度,但基于成本原因,一些乡镇的电价仍存在未执行和城市电价等同,甚至高于城市电价、有线信号仍为全面覆盖、农村居民用水不安全等问题依然存在.而且目前,我省农村市场网络化尚未真正形成,商业网点少,售后服务差,造成农村居民购买不便等问题.

以上分别从经济、政策、制度及其他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我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限制性因素,但从理论上讲,研究影响居民消费因素的的实证分析需要建立计量的数学模型,理应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其他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环境和文化传统等非经济因素的分析,但在诸多影响消费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主要从经济因素入手,建立影响我省农村居民消费因素的模型,进行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

注 释:

①由于国家在有些年份中不断地调整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所以在有些调整次数多于一次的年份中,对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利率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值代替;而人民银行并不是每年都公布的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所以在统计年鉴中未出现年份的存贷款利率仍使用上一年份的存贷款利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石爱虎.福建省农村居民消费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

〔2〕祖强.当前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原因及对策[J].唯实,1996(6).

〔3〕范陈玉,李旭.山东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向[J].商业研究,2010(2).

〔4〕陈汉琪,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19).

〔5〕程前昌,张国雄,苏娟.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分解[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