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企业专利风险及其传导机理研究

  • 投稿投研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710次
  • 评分4
  • 39
  • 0

企业专利风险及其传导机理研究*

王雪琪1凌秋妮2吴佳佳1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2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文章对企业专利风险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企业专利风险的客观性、偶然性、传递性、叠加性和放大性等基本特征,阐述了企业专利风险的风险源、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构成要件,重点探讨了企业专利风险的传导机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

中图分类号:G30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6.015

1企业专利风险的内涵

目前对于风险(risk)存在多种解释,至今尚未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不同专家学者在界定风险时侧重于不同的方面,通常包括:风险是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风险是关于未来结果变异程度的计量等常见说法。不论风险的定义如何多样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变动程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运作规律认识的不完全确定,暂时尚无法操纵和控制其运作过程;另一方面也包括了事物结果的不确定性,人们不能完全得到所设计和希望的结局,而且常常会出现不必要或预想不到的损失。

企业专利风险则是企业众多风险中的一类,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传统制造类企业来说,专利风险是威胁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企业专利风险是指企业面临的与专利相关或由专利相关因素诱发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企业专利风险既包括对整个企业,所面临的系统风险,也包括针对某一项或几项具体专利而存在的具体风险。

2企业专利风险的特征

企业专利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客观性。风险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引起的,它本身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风险无时无处不在,企业专利风险亦是如此。对于具体企业而言,日常经营管理中随时都可能受到专利的影响,即使根本没有研发和专利开发活动的企业也不例外,因为他们可能更会受到市场上其他企业专利行为如专利诉讼的影响。另一方面,导致企业专利风险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广泛存在,且呈动态变化,企业专利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是形形色色,因此,企业专利风险广泛客观存在。

(2)偶然性。从全社会看,企业专利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但对单个企业而言,专利风险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发生时的损失会是多大,具有偶然性。这便是企业专利风险的偶然性特征,企业专利风险的偶然性特征直接会导致企业专利风险的预测不准,这便是风险预测的测不准原理,因此需要对企业专利风险进行动态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预警,采取预控措施来减小专利风险损失。

(3)传递性。是指企业的专利风险可能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各产品之间、各市场之间快速传递的特性。如企业在研发新产品过程中如果存在专利侵权设计的风险,那么该产品将来如果顺利上市,则这种专利侵权风险会从产品设计阶段传递到产品的制造环节、采购环节、销售环节甚至售后服务环节,会从技术中心传递到制造部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乃至整个公司,对整个公司的商誉和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4)叠加性。企业专利风险的叠加性一方面是指企业客观存在的各种专利风险源可能叠加在一起共同诱发某一种或几种专利风险;另一方面,还指各种不同专利风险也可能叠加在一起增加专利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或者加大专利风险损失。

(5)放大性。是指当企业存在专利风险时,如果不采取措施,则专利风险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放大(见图1),放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专利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会增加,二是指发生专利风险事故时的损失也会增加。因此,对于企业专利风险的管理越早越好,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做好专利风险预警与预控的重要原因。通过专利风险预警与预控能够及早发现专利风险并尽可能提前采取措施,来减小和控制风险带来的危害,做到企业专利风险的事前预防、事中快速反应,事后及时弥补。这也是企业专利风险预警与预控管理的经济性意义所在。

(6)可控性。尽管企业专利风险客观存在、不可消除,且是否发生还存在偶然性,但是企业专利风险的发生与否会通过某些指标的变化发出信号,同时既是企业专利风险发生,也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损失的扩大。因此企业专利风险存在可控性,这一方面体系在专利风险的是否发生可以通过监控指标来科学反映,另一方面,人们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企业专利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企业专利风险发生时的损失,从而实现对专利风险的控制。这也是企业专利风险预警与预控的科学基础。

3企业专利风险的构成要件

企业专利风险源、企业专利风险事故、企业专利风险损失是构成企业专利风险发生与否的基本要件,他们三者之间密切相关。

(1)企业专利风险源。是指促使或诱发企业专利风险事故发生、导致专利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增加的一系列条件或因素。企业专利风险源是企业专利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企业专利风险损失的内在原因。企业专利风险源一般分为有形风险源和无形风险源两类。有形风险源是指那些看得见的、影响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环境条件。无形风险源是指观念、态度、文化等看不见的、影响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因素。

(2)企业专利风险事故。是指引起企业专利风险损失发生的、直接的、外在的具体事件,它是使专利风险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的直接媒介或诱因,也就是说企业专利风险是通过企业专利风险事故的发生而使潜在的危险转化为了现实的损失。

(3)企业专利风险损失。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客观事实。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种,其中直接损失是指企业专利风险事故对于标的本身所造成的破坏事实,而间接损失则是由于直接损失所引起的破坏事实。

4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

通过对企业专利风险三要素的分析,不难看出:企业专利风险源可能引发或增加企业专利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企业专利风险事故的发生则可能直接导致专利风险损失,使得企业专利风险损失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发生。这种具有不确定性的企业专利风险事故和企业专利风险损失就构成了企业专利风险。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可用图2来加以描述。

(1)企业专利风险传导第一步:企业专利风险源——企业专利风险事故。企业专利风险发生的源头可能来自于企业内外部广泛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源,如企业员工的专利意识不强、企业专利管理流程存在漏洞、企业的专利权利存在瑕疵等,这些风险源直接影响企业专利风险事故的发生与否,或者直接影响企业专利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的大小,因此它是进行专利风险预警与预控的第一步,即要全面分析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源,并动态关注其变化情况。企业专利风险源广泛存在且呈动态变化趋势,同时这些风险源可能单一影响某一风险事故,也有可能几种风险源交织、叠加在一起共同影响某一类或几类风险事故。需要强调的是企业专利风险源尽管客观存在,但是不一定就必然导致企业专利风险事故的发生,企业专利风险事故是否发生是各种相关风险源共同影响,且其影响程度达到一定强度下的综合集中“爆发”,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则企业专利风险事故不会发生,企业经营管理处于正常水平。企业专利风险源分析是企业专利风险预警与预控中进行动态评价的基础。

(2)企业专利风险传导第二步:企业专利风险事故——企业专利风险损失。只有当企业专利风险源在综合作用导致专利风险事故发生的情况下,企业专利风险的传导才会进入到第二步,即从风险事故发生到导致企业专利风险损失的形成。同理企业专利风险事故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企业专利风险损失,如某企业发生专利侵权事故,但是如果被侵权方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该企业可能就不会有任何风险损失的形成,企业的经营管理处于正常水平,表面上看不到任何专利风险的发生。但是一般而言,企业专利风险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企业专利风险损失的形成,这便是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的第二个阶段。当然在企业专利风险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企业专利风险损失的大小也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在专利风险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由于企业采取的应对行为的不同也可以明显第影响企业专利风险损失的大小,这就是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对于企业专利风险预警与预控机制的贡献。即企业可以通过对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的了解,系统而灵活地采取应对措施来尽可能降低企业专利风险事故发生所导致的企业专利风险损失的大小,从而实现对企业专利风险的有效控制。

(3)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第三步:企业专利风险损失程度比较。企业专利风险损失会存在大小,如果企业专利风险损失很小,完全落在企业专利风险承担能力之内,且在企业的预料之中,则此时企业专利风险亦不会“爆发”或对此类专利风险采取过多措施。但是如果企业专利风险损失很大,超过了企业专利风险承担能力,且实际损失与预期损失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此时则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专利风险才会发生,企业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专利风险预控措施。

由上所述可知,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的三个步骤是随着时间顺序而发生,企业专利风险不可能无缘无故就随意发生,也不可能会必然走完三个步骤,企业专利风险的传导可能中止于任何一个步骤,企业专利风险的发生只有在上述三个步骤全部发生的情况下,才会导致企业专利风险的明显爆发,此时企业才需要全面采取系列措施,启动预案库资源来积极应对企业专利风险。因此企业专利风险传导机理有点类似于“多米诺骨牌的游戏”,因此企业专利风险的传导机理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杰民.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价值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尹家绪.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工程的汽车制造业制造模式研究及其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08

(责任编辑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