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

  • 投稿老衲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03次
  • 评分4
  • 30
  • 0

檀佩文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正逐渐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的传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作用,并对在新媒体这个大环境下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教育问题;对策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14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31—02

收稿日期:2014—09—20

作者简介:檀佩文(1990— ),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及其价值观。

一、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新媒体已经走进了公众的视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所展现出来的即时性、快捷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工具,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同时,也改变着价值观教育的环境。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已变得日益复杂,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传播环境更为复杂

新媒体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人们置于海量化的信息之下,但是,这些信息鱼龙混杂,不易分辨,从而造成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新媒体大多是通过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传播的,带有很强的虚拟性,不实的报道经常被夸大传播,加之大众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高,很容易受到舆论、谣言的蛊惑,选择、辨别信息的能力较差。因此,复杂环境下的大量负面信息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同时,也使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减轻。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造成价值评价功利化

新媒体凭借其传播手段的快捷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得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流,不断碰撞,其中不少观念是消极的、不健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等内容都通过多种手段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选择。一些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宣传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动摇,使人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受到挑战,使价值目标的选择更容易功利化,人们会为了一己私欲,选择更利于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导致价值评判标准变得模糊不清。

(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造成道德认知的偏差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在各种传播平台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焦点。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提升和锻炼,并逐步建立起自由、平等、公正、自信的价值观念。但是,由于新媒体的传播平台较为随意,许多人因欠缺责任意识,在发表言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造成道德认知的偏差。

(四)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虚拟性易诱导公众爆发信任危机

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互联网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许多人容易迷失自我,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强,言行不受约束,责任感降低,相互交流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同时,这些网络特点也造成在实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阻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媒介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2]也就是说,媒介素养的教育对象指的是全体公民,其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满足了越来越多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其在发挥巨大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负面效应,因此,培养大众的媒介素养就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培养公众正确的价值评判能力,从而使其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使受众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和选择能力,使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内容也逐步走向健康的轨道。

(二)加强阵地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媒体阵地建设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第33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止到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由此可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舆论宣传阵地变得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通过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通过微博、QQ、微信、门户网站等途径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等融入到新媒体的宣传过程中,主动占领新媒体的宣传阵地,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国家,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其要求落实到公众的身上,因此,归根结底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态度的转变,不能强加灌输、生拉硬拽,要积极运用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不断创新宣传理念,增强互动性和实效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同时,要加强新媒体的监管力度,避免虚假信息的恶意传播,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加强监管,始终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加强教育队伍和人才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要求教育者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意识。面对传统的报刊、电视、广播等宣传手段,新媒体带来的是微博、QQ、贴吧等一系列新兴的技术手段和载体,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学会运用新技术和手段,掌握一定的新闻业务素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及时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育更加形象生动和易于接受,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不能顽固不化,固步自封。同时,教育者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传播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民群众的价值观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是所有价值观中最根本的部分。新媒体带着它独有的便携性、即时性、普及性等特点为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公众进一步深刻理解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也有利于在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研究价值观的教育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11,08.

[2]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黄希庭.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5]石海兵.青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