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 投稿天蝎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350次
  • 评分4
  • 40
  • 0

韩蓉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国家教育部加强并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从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现阶段实际情况出发,本文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进行了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64—02

收稿日期:2013—10—12

作者简介:韩蓉(1977— ),女, 辽宁沈阳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一、课程设置的基础和依据

(一)依据国家教育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称的调整与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1]坚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将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修订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一专业名称的调整更加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需求。

1.以往研究者对于名称的界定

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人们通常用“对外汉语教学”来指称“在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用“汉语国际教育”指称“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这是狭义的理解。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用“对外汉语教学”指“在国内或国外,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有人称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用“汉语国际教育”指“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文化教学”。在不考虑地区因素的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学”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界定,都只是体现了汉语“教学”;而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解有两种,一种仍是“教学”,另一种涉及了“教育”。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

专业名称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改变。名称将“汉语”置于前端更突出了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将“对外”改为“国际”体现了“请进来”学汉语的同时加大汉语“走出去”的力度;将“教学”改为“教育”,有助于推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说明教师不仅要教汉语,还要承担育人的重任。

(二)依据“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六大转变:[2]第一,由对外汉语教学转变为全方位汉语国际推广;第二,由“请进来”学汉语转变为“请进来”并加大汉语“走出去”的力度;第三,由专业汉语教学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第四,由主要靠教育系统推广转变为系统内外共同推广;第五,由政府行政主导为主转变为政府推动、加强市场运作;由纸质教材面授为主转变为发展多媒体网络等多样化教学。随着形势的变化,国家也在不断地调整战略,但“走出去”的战略始终没有变。

(三)依据我校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思想

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将知识、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强调将基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在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即应具有从事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研究和交流、推广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强调教学技能的培养,具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受过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国际汉语教学能力,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与说明

(一)学时学分

五种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英语强化课、专业选修课)的总学时由原来的2895学时调整为2867学时。其中在专业选修课上增加了34学时,这是为了从专业角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英语强化课减少了62学时。而总学分由原来的185分调整到184分,其中英语强化课减少了4学分,专业选修课增加了2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1分,这样的调整更加注重了教学实践。

(二)课程结构

1.通识课程

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由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统一安排。前者包括计算机、心理健康、体育、思想道德等十门课程,总学时为541,总学分为31。后者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非外语专业,学生在四年期间至少需修满9学分,共计204学时。这一部分完全保留,未作修订。

2.英语强化课

为了突出外语院校的优势,我校给非外语学科开设了必修的英语强化课。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之上,删去美国自然人文地理和英国自然人文地理,将美国历史文化和英国历史文化调整为对象国历史文化1、对象国历史文化2,将初级英语写作和中级英语写作调整为英语写作1、英语写作2。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英语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能力,为学生进行汉外对比,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外语基础。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此次修订方案的重中之重,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是一个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和核心课。专业选修课按照专业方向设置,需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口径,凝炼专业内涵;(2)注重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相结合,互相促进;(3)加强改革创新,勇于突破传统,在改革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基于以上原则,具体调整如下:

第一,以语言为基础,突出汉语教学理论学习与技能的培养。修订方案中主干课程保留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语言学基础课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概论;选修课中将原来方案中的书法课调整为教学书法和中国书画,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调整为教学技巧与活动设计,将现代汉语语音学纳入普通话与方言,并增设了语用学、汉外语言对比。

第二,去文学理论化,整合了文学类的课程。必修课程中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整合成中外文学;选修课将各种文学作品研究整合为中华典籍选讲,并去掉文学概论课,缩短了文学类课程的授课时间,以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三,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能力。增设了中华文明通论、文化交际与传播、中华才艺、中国民俗、中外文化比较与交流、国际礼仪等课程。

第四,突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在必修课中,增设了语言习得理论、教育学;选修课中,增设了历史课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

4.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衔接性,体现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实践教学分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在原来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专业见习的实践教学,时间为两周,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更注重个性化培养,如鼓励学生参加与汉语教学相关的比赛,获奖者可以按照专业选修课两学分计算,并冲抵一门专业选修课;注重创新教育,根据学生参与教师研究项目或其他实践活动,在国内外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给予奖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工作态度、撰写论文等情况给予相应学分和成绩评定。获得学分者可以冲抵一门专业选修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3]蒋协众.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4]陈永莉.汉语国际传播的制度建设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5]孟巍巍.基于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孔子学院的建设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