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郭园幼儿园 谢红梅
一、借助背景音乐,带领幼儿走进文学作品美妙的意境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具有愉悦的功能,其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感极易激发幼儿的共鸣和表达。选择与主题相吻合的背景音乐,可与文学作品相互融合,极大地提高文学作品意境的渲染力度,增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如:学习诗歌《梦》时,在幼儿欣赏《梦之船》和《梦幻曲》的音乐声中教师以“旁白”的形式朗诵诗歌,声音由轻至重,表示由远及近,从背景中走出来,与音乐换位,把幼儿带进梦的意境。《逃家小兔》是一则温馨的关于爱的“捉迷藏”的故事,在欣赏故事时,我选择了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小提琴独奏曲《爱的礼赞》作为背景音乐,与故事巧妙融合,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增进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及其情绪、情感的体验。
二、借助韵律编配,提高幼儿对与文学作品的兴趣
幼儿活泼好动,爱唱爱跳,他们爱说儿歌,更爱唱儿歌,将儿歌配上韵律或配以节奏和节拍,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其间即便重复朗读,他们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因为每一遍都可以做一些调整和变化。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节奏的快慢或加上相应的能表示节拍的动作或声响效果,幼儿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
三、借助音乐节奏,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音乐的节奏和动感旋律会使幼儿得到最强烈的审美享受,成为幼儿感受和表现自我的最佳方式之一。幼儿文学作品具有和谐的音韵,鼓励幼儿运用多种形式体验、表现作品中的节奏,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如在故事《胖胖熊和小老鼠》的活动中,幼儿在理解了胖胖熊笨重、慢吞吞,而小老鼠机灵、活泼的角色特点后,他们选择乐器创编节奏,合作表现:用铃鼓表现胖胖熊走路的样子,用圆舞板表现小老鼠走路的样子,然后再交换演奏,在体验了不同节奏的同时,对角色的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借助改编音乐,升华幼儿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为儿歌或故事配上幼儿熟悉的旋律和节奏,通过改编歌词,在优美和熟悉的曲调中体味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可升华幼儿对文学作品的体验,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想象力。
《两只老虎》是幼儿所熟悉的歌曲,在学习了诗歌《下雨歌》和《小雨伞》后,我鼓励幼儿尝试改编歌词,把这两首儿歌用《两只老虎》的曲调唱出来。如将《下雨歌》的歌词改编为:“淅沥淅沥,哗啦哗啦,下雨了!下雨了!我的妈妈拿着伞,我的妈妈拿着伞,接我了,接我了。”将《小雨伞》的歌词改编为:“小小雨伞,小小雨伞,真淘气,真淘气。爱和雨滴玩游戏,爱和雨滴玩游戏,真有趣,真有趣。”邀请全班幼儿唱一唱,并用录音机录下来,让幼儿从中感受到诗歌和音乐不同表现形式的相互交融,体验到不同艺术形式交融的乐趣,并获得自编歌词,演唱歌曲的快乐。
除了改编幼儿熟悉的儿童歌曲,流行歌曲中一些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作品,也可运用到幼儿的文学活动中来。如在文学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故事中的两只兔子用形象的动作、通俗的语言诠释和表达了相互之间的爱,其中蕴涵的爱的意义深深打动了孩子们。对于孩子们来说,爱是无形的,是抽象的,是无法衡量的,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活动中让幼儿借助熟悉的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的旋律对优美的故事情节进行编唱,孩子们改编后的歌词内容为:
我爱你,爱着你,猜猜我有多爱你?伸开了我的双臂,我爱你就有这么多!
我爱你,爱着你,猜猜我有多爱你?举起了我的双手,我爱你就有这么高!
我爱你,爱着你,猜猜我有多爱你?跳起了我的双脚,我爱你就有这么高!
我爱你,爱着你,猜猜我有多爱你?看到天空的月亮,我爱你就有这么远!
朗朗上口的歌词,加上幼儿熟悉喜爱的旋律,让幼儿觉得既熟悉又新鲜,不仅过了一把流行歌曲的瘾,更让幼儿将爱的情感用美妙的音乐表达了出来。故事与音乐不同形式的融合,让幼儿有了多种的体验和感受。歌唱时,领唱与齐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也促进了幼儿互相合作与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让文学与音乐结伴同行,以幼儿的整体发展为中心,将音乐融会贯通于文学活动中,通过音乐与文学作品的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文学活动本身的意义,帮助幼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自由表现他们心中的文学形象,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认知、情感、交往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