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一带一路下高等教育合作路径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1-06
  • 阅读量188次
  • 评分0

  内容摘要:哈萨克斯坦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加入“博洛尼亚进程”是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改革史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但也暴露了经费紧缺加剧滞后效应、国际间校际合作不足、科研人才流失与国际化人才稀缺等问题。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加强高校间合作、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是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哈两国高等教育以合作促发展的适宜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合作;高等教育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下,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应对新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和国情。作为国家级顶层重大战略之一,“一带一路”虽然以经济合作为核心,但经济发展必然涉及技术的合作和文化的交流,这中间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1]。高等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功能,是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下,积极推进中哈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合作,一方面使得两国在发展高等教育中互帮互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进程。

  

  

  一.“博洛尼亚进程”下的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

  

  

  “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Process)是在世纪之交由欧洲29个国家共同发起的一场高等教育变革运动。其核心目标在于由国家层面来沟通介入,共同发力,将成员国内的高等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资源加以整合,推动成员国之间学生和学者的流动[2]。2010年3月11日,哈萨克斯坦正式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员国。次年哈萨克斯坦政府制定了《2011-2020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并以“博洛尼亚进程”为导向对其高等教育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既在宏观上统一学制,鼓励高校及学生进行跨境交流,又在微观上改革课程体系。从国家政策到学校举措,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标本国进行变通,提升国内高等教育质量,实现由地区教育弱国向世界教育强国的目标迈进。其一,逐步建立了全球化的教育标准。截止2012年,哈萨克斯坦的187所高校中有超过50所已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并且成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委员会来敦促国际标准在实践中落地。同时,哈萨克斯坦政府在实施“2005—2010年教育发展国家项目(StateProgramon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2005—2010)”按照“博洛尼亚进程”的原则确立了全球化的教育标准,逐步逐项对国内高等教育系统进行完善。其主要内容是按照欧洲教育空间一体化的统一要求,制定国际教育标准。以学士、硕士、博士研究生(PHD)作为基础的三级学位制度体系,坚决在公立、私立大学提供学士和硕士教育。这一制度保障了高校能够培养出各类专业型人才,同时也使得哈萨克斯坦的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标准。其二,积极参加国际合作办学与国际教育项目。“共同教育空间”模式是教育国际化的先例,哈萨克斯坦通过加入“欧洲高等教育区”极大地拓宽了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自1992年起,哈萨克斯坦创办了哈萨克-土耳其大学、上合组织大学、独联体国家网络大学等总计10多所国际高校及合办高校。同时,哈萨克斯坦支持鼓励国内高校参与欧盟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哈萨克斯坦高校通过与伙伴高校合作积累了教育质量工作经验,借鉴了其教学方法及质量保证方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建立哈萨克斯坦高校与欧洲高校的线上紧密联系。鉴于高校参与国际合作办学与国际教育项目,哈萨克斯坦每年资助补助国内近20000人出国学习。其三,设立政府奖学金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为了满足国内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对国内越来越多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哈萨克斯坦尤其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1993年,哈萨克斯坦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令专门成立了“博拉沙克项目”政府奖学金,通过设立博拉沙克国际项目中心(CenterforInterna-tionalProgramsJSC)专门管理机构,以公派留学的方式把哈萨克斯坦优秀的年轻人送到国外接受高水平的教育。从1994年到2012年,“博拉沙克项目”共资助了9233名哈萨克斯坦学生在国外大学完成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哈萨克斯坦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优秀的人力资源[3],凸显了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势,也反映了哈萨克斯坦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水不断提升的需求。各期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表1“博拉沙克项目”四大人才培养高潮期

  

  

  二.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问题

  

  

  参加“博洛尼亚进程”后的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显著加速,然而,在国际化实践中经费紧缺加剧滞后效应、国际间校际合作不足和科研人才流失与国际化人才稀缺等问题也日益表象化,凸显了其高等教育体制在对标欧洲进行改革的诸多不适。

  

  

  (一)经费紧缺加剧滞后效应

  

  

  经费投入是实现国家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显著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自2002年起,哈萨克斯坦每年增加对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仅2015年的拨款总额就比2014年同比增长了13.6%[4]。但就整体而言,哈萨克斯坦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在逐年减少,也未能从“欧洲高等教育区”中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与区内发达国家间的教育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哈萨克斯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人均经费支出仅为7美元,科研支出占比(占GDP的0.26%)与葡萄牙(占GDP的0.77%)和希腊(占GDP的0.51%)等欧洲国家的科研支出占比相差较大[5]。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投入与产出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明显成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哈萨克斯坦内部经费紧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滞后效应。

  

  

  (二)国际间校际合作不足

  

  

  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国家,其历史与教育兼备东西方文化的底蕴。“博洛尼亚进程”中的哈萨克斯坦的学习和合作对象多为“欧洲高等教育区”国家,在国际间校际合作和教育项目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出现合作培养人才“水土不服”的问题,即过度对标欧洲发达国家标准,较少与亚洲国家进行校际合作。西方文化熏陶下培养的人才回国后在较长时间内都处于艰难适应的困境,自身的西式思维逻辑、科研和创新能力同国内落后生产部门需求不相符合,致使出现了国外人才培养与国内生产现实脱节的现象。这一现象违背了哈萨克斯坦高校进行国际间校际合作和参加国际教育项目的初衷,是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科研人才流失与国际化人才稀缺

  

  

  人才培养与储备是国家科研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智力支撑。在当前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人才流动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同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哈萨克斯坦出现的科研人才流失与国际化人才稀缺问题应当引起国内的警惕。1990-2000年,多重因素引发大批科研人才流失,一线研究人员减少56.9%、技术专家减少14.1%、科技工作辅助人员减少68.4%。2006年,哈萨克斯坦从事科研和社会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较1991年分别减少了57.6%、60.2%[6]。同时,受国内经济低迷、高校国际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大量外派留学生未归国就业。国际化人才来源持续缩减,科研人才流失与国际化人才稀缺问题严重制约了哈萨克斯坦科研水平的提升。

  

  

  三.中哈两国高等教育合作路径探析

  

  

  哈萨克斯坦处于亚欧大陆腹地,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向西延伸的第一站。它的综合国力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中亚五国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势必会对后续其它国家的响应产生重大影响。新时期,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稳健推进,中国结合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寻求以国际化合作解决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带动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的现实诉求。

  

  

  (一)构建中哈“高等教育共同体”

  

  

  目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已经正式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早在2014年,扎尔巴耶夫总统就在题为《光明大道———通往未来之路》的国情咨文中宣布“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7],建设“西欧—中国西部”交通走廊,并至2017年投入100亿坚戈用于与科技产业和技术教育培训有关的10所高校的物资、技术设备采购。而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关于“高等教育共同体”的理念是建立在充分尊重沿线各国教育实际、理解各国教育发展合理诉求的基础上,照顾彼此关切,不存在任何的硬性制约和要求。中国倡导各国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坚持“包容、活跃”的教育合作初衷,舍弃“契约式”的利益维护合作,发挥亚投行在支持沿线国家教育发展中的坚实后盾作用,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哈两国高等教育构建“高等教育共同体”探寻合理路径。

  

  

  (二)加强两国校际交流与合作

  

  

  校际交流与合作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推进高等教育合作的主要载体,并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日益加强。中国高校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主动走出去开展合作,与哈萨克斯坦多所高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互助。部分高校特别是新疆高校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多维度探索交流合作方式,呈现出良好的合作态势。一方面,依托地理位置、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优势,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国立技术大学、阿克托别国立师范学院合办孔子学院[8]。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已经确立校际合作关系,互派短期访问学者代表团达30多人次,以及签订了联合培养硕博研究生协议等。两国通过加强高校间校际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高级国际人才,共谋发展,实现共赢。

  

  

  (三)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步伐

  

  

  为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加快培育高技能国际化人才的步伐迫在眉睫。除了“博拉沙克项目”政府奖学金,哈萨克斯坦还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教育合作协定》的框架下积极加强同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合作。近年来,来我国留学的哈萨克斯坦学生逐年增多。据报道,2014年在我国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达1.12万人,我国成为哈萨克斯坦学生第二大留学目的国[9]。国际化人才合作培养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哈两国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战略机遇。在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200强榜单中,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7所高校顺利入选,表明我国已初步拥有提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格。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学联盟”的成立则为中哈高等教育合作奠定了专业组织基础。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步伐为中哈两国高等教育合作提供持久动力和智力支持。

  

  

  作者: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