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 投稿色系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28次
  • 评分4
  • 27
  • 0

郭英杰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五科,辽宁瓦房店 116300

[摘要] 目的 观察评价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急性脑血管病发作患者100例,50例行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0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体征、标志物水平变化与预后。 结果 观察组第1天、第7天、第14天脑温低于对照组,第7天、第14天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第7天、第14天NO水平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第1天脑温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温、NO水平持续下降,GCS评分持续上升;观察组第1天、第5天的L-selectin与ICAM-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selectin与ICAM-1呈持续下降趋势,观察组L-selectin与ICAM-1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治疗后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新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 结论 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病,虽不能显著降低死亡率,但有助于降低脑温,促进患者复苏,抑制毒素积累,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最终改善预后,增强患者康复后生活能力;亚低温治疗若护理得当,可将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至最低。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亚低温;脑血管病;系统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a)-0125-02

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极高,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150万,新增死亡患者约100万,脑血管病存活患者已超800万人,其中约有3/4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脑血管病已成为社会性问题,医学界关于脑血管病治疗研究从未停止[1]。大量研究证明,亚低温治疗具有降低脑代谢、保护血脑屏障、增加能量储存、减少钙离子内流、减少内源毒性物质、改变遗传信息传递、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应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发作临床治疗之中,可遏制疾病进展,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降低再灌注损伤与并发症风险,减轻炎症损害,最终改善患者预后[2]。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疗效与预后差异较大,复温阶段还可能增加病情反复、甚至加重的风险。临床尚无具体的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病标准,亚低温仍为一种风险性医疗技术,因此系统分析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病疗效与安全性非常必要。该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运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53~78岁,平均(64.2±5.5)岁;脑出血67例、大面积脑梗死33例。纳入标准:①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②符合亚低温治疗指征;③自愿参与,患者家属知情同意;④年龄44~85岁之间;⑤发病时间≤24 h;⑥首次发病,肌力≤Ⅲ级;⑦未合并有高血压脑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未合并有外伤性脑出血、血管畸形性脑出血,未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力衰竭与多器官衰竭。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1.2 方法

(1)对照组:药物治疗,常规脱水降颅压,对症与支持治疗。

(2)观察组:①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治疗,选用SDL-V型双控局部颅脑降温仪,安置头盔与治疗仪,将装有导冷枕的降温头盔佩戴于患者头部,温度-2 ℃~4 ℃,脑部温度控制在33 ℃~35 ℃,疗程5~7 d;②选用红外耳式温度计,实时测量脑温,(脑温=实测温度±0.5 ℃),收治入院时立即测量颅温,每次测量换新的感应套,准确插入,3 s拔出可测得脑温;③复温速度<0.1 ℃/h,间隔1~2 d上升1 ℃,每隔1 h测量1次;④若降温效果不佳,可于颈部大动脉外敷冰袋,或于肛门加塞消炎痛栓,或以酒精擦浴;同时监护心电、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瞳孔;针对血压下降显著者,给予多巴胺,针对出现严重肌颤,给予妙纳,并做好机械通气准备。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发病时第1、5、7、14 d,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L-选择素(L-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人可溶性L-选择素(sL-Selectin)。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5、7、14天,评估格拉斯哥评分(GCS)。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8周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Bathel指数(BI)、运动功能评分(FMA)。

1.4 统计方法

资料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体温、GCS评分、NO水平比较

观察组第1天、第7天、第14天脑温低于对照组,第7天、第14天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第7天、第14天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对照组脑温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温、GCS、NO水平持续下降

2.2 血清L-selectin、ICAM-1水平

观察组第1天、第5天的L-selectin与ICAM-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selectin与ICAM-1呈持续下降趋势,对照组L-selectin与ICAM-1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见表2。

2.3 预后指标与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

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治疗后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抑制、寒颤等并发症与不良反应。见表3。

3 讨论

脑血管病致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至今循证医学认可的脑血管病急性发作治疗路径为卒中单元、溶栓与阿司匹林,3种治疗方法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受益者不足10%[3]。脑血管病病理与生理学机制复杂,包括机体免疫系统激活、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周围炎症细胞游走与渗出、血管周围与脑实质巨噬细胞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性变化共同损伤缺血脑组织,致神经细胞衰亡[3]。脑血管再灌注损伤是脑血管病脑组织损伤重要步骤之一,以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在发病后1~2 d内,缺血部位产生的大量具有破坏性的因子浸润,这一过程中血清L-selectin、ICAM-1起到关键作用,可作为脑组织损伤标志物,目前关于两种物质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但从峰值上看,从发病时上升至恢复至正常水平可持续5周以上,在发病后12~24 h达到高峰,持续6~9 d才开始显著回落,期间升高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患者预后越不容乐观[2-3]。

亚低温治疗是基于阻断以上脑组织损伤炎症级联反应的一种疗法,已被证实确有确切疗效。刘志超[4]等早在2001年便采用冰毯机治疗重症脑血管病,可降低死亡率,促患者尽快苏醒,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无关于长远预后报道,且缺乏标志物水平变化研究。后有研究证实,行全身性的亚低温,可能增加肌颤致颅压上升风险,临床上陆续采用专业颅脑降温仪,田国萍[5]等以此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结果显示患者体温、NO、ICAM-1、IL-1明显降低,SOD上升,与该次研究结果相同,但并未有不同时间段观察指标。但此后多数研究均持降颅温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风险,但亦不乏亚低温致不良反应,造成患者预后严重不良的报道[6-9]。该次研究中,应用亚低温之观察组NO水平持续下降,GCS水平迅速上升,提示亚低温有助于促进患者复苏,抑制毒素积累;观察组第1天、5天的L-selectin与ICAM-1低于对照组,观察组L-selectin与ICAM-1呈持续下降趋势,对照组L-selectin与ICAM-1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提示应用亚低温可有效抑制发病48 h脑组织损伤,破坏炎症级联反应。第8周,观察组治疗后BI、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亚低温治疗有助于保留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院外生活自理能力与生存质量。张丽伟等研究结果也证实头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梗死,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含量、粘附分子水平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变化,但内皮素含量、粘附分子水平峰值出现水平并不明确,与该次研究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缺血再灌注恢复时间存在差异有关[9-10]。提示,尽管局部降温有助于恢复正常脑灌注,降低再灌注损伤风险,但不同患者起效时间可能存在差异,在实施局部降温时,行标志物筛查,可为实施时间的控制提供依据。

尽管亚低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应用比重仍较低。该次研究虽未发生严重相关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但不代表亚低温治疗无风险,实际上,该疗法风险较高,对医院技术设备、护理水平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因此,规范化实施亚低温疗法,可有力的保障治疗安全,减少痉挛的发生,避免二次损伤,给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秦义民,朗淑杰,马承君,等.规范化实施亚低温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0):886-887.

[2] 胡晓明.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决策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4):5-6.

[3] 李建军.亚低温延缓脑缺血再灌注性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4] 刘志超,李承晏,李翔,等.亚低温治疗62例重症脑血管病[J].武汉大学学报,2001,22(3):269-270.

[5] 田国萍,吴丽华,王静娥,等.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0):601-602.

[6] 卢剑波.亚低温脑保护技术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10):1012-1014.

[7] 李燕玲.亚低温治疗对复苏后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7):647-650.

[8] 洪玉娥,唐世发,郭茜,等.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223-224.

[9] 张丽伟,姜杨薇,邢丽娜,等.头颅局部亚低温对脑梗死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2):6332-6335.

[10] 梁成,燕西玲,晏红,等.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治疗时间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5):328-330.

(收稿日期: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