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应用清热解毒法对痔瘘术后并发症辨证施治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11-09
  • 阅读量41次
  • 评分0

[摘要]痔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痔瘘的主要症状有便血、疼痛、脱出、局部分泌物增多和排便困难等。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加之外感风、热、燥、湿之邪,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痔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


[关键词]清热解毒法:痔瘘术后


笔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清热解毒法,对痔瘘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辨证施治,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1.1 适应症:术后肠燥便秘,伤口疼痛,或伴出血,舌苔黄燥,脉弦。


  1.2 方药:五仁丸加减(炒槐花,炒地榆,生地,元参,当归,郁李仁,桃仁,柏子仁,火麻仁各 10g)。


  肛肠术后患者常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排大便,或因手术的刺激造成排便反射功能暂时性失调,大便久积肠内,致经络受阻,热结肠燥,若蹲厕强努,可导致术后创面出血。五仁丸加减方治疗重在清热润肠,方中果仁类药物都含有油质,其功能是润肠燥而不伤津液;地榆,槐花能清大肠热,并有凉血止血收敛之功;生地,元参可清热滋阴凉血;当归活血止痛,若便秘较重者可加大黄,元明粉;局部焮红肿痛者加公英,败酱草。


  2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2.1 适应症:术后便秘,创面渗血或滴血不止,肛门坠胀,舌红苔黄,脉弦数。


  2.2 方药:地榆槐花丸加减(二花,公英,当归各 15g,地榆炭,槐花炭,黄芩各 10g,椿根皮 12g,仙鹤草,瓜萎各 30g)。


  肛门术后的出血分为原发性核继发性(出血),原发性是指手术后创面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当天,出血量多少不等,继发性出血是指被结扎痔核坏死脱落期的出血,或高位肛痔切开挂线后血管被挂线勒断引起的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一周左右,出血量大约数百毫升至上千毫升,大便秘结,剧烈活动或饮食节多为诱因,也有少数系患者自身的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量较多的需手术结扎止血,少量渗血或滴血可用地榆槐花丸加减方治之,如术后常规服用此方,可起到预防出血的作用,方中二花,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地榆炭,槐花炭,椿根皮,仙鹤草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黄芩清热理气;当归活血化瘀消肿;瓜萎清热润燥通便,若便血较多者易另加三七粉 6g 冲服。


  3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3.1 适应症:术后组织水肿,疼痛,或有血栓形成,大便干燥,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红,脉弦数。


  3.2 方药:防风秦艽汤加减(二花,连翘各 15g,钩藤 30g,当归,赤芍,土茯苓,防风,秦艽,黄芩各 10g,瓜萎 15g)。


  肛门术后由于被结扎的痔核复位不良,或包扎不当,或久坐,久蹲等因素所致。根据辩证服用本方常可奏效,方中二花,连翘,钩藤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消肿;秦艽,防风疏风祛湿;黄芩消热理气;土茯苓清热解毒利湿;瓜萎清热润肠通便,若水肿明显加猪苓,泽泻,疼痛严重者加元胡,乳香,没药,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木通,竹叶,局部有血栓形成者加桃仁,红花,可局部用硝矾五倍于子汤或祛毒汤坐浴,外敷消肿膏配合提高疗效。


  4 清热解毒,利尿渗湿


  4.1 适应症:术后小便短赤或排尿不利,舌苔黄腻,脉滑数。


  4.2 方药:五苓散加减(二花,生石膏各 15g,公英 15g,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牛蒡子,生甘草各 10g,木通,杏仁各 6g,麻黄 3g)。


  方中二花,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猪苓,茯苓,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通调水道;生石膏清肺泄热;麻黄,杏仁宣肺解表润肠,牛蒡子清热解毒,散风宣肺;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合用麻杏甘石汤,是用其辛凉宣泄清肺之功。


  5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5.1 适应症:术前持续性便血,术后失血较多,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倦怠无力,伤口愈合缓慢,舌淡苔白,脉沉细。


  5.2 方药:八珍汤合增液汤加减(二花,生地,党参各 15g,槐花,当归,白芍,丹皮,元参,麦冬,茯苓各 10g,炙甘草 6g)。


  年来体弱,气血亏损需施行手术者,或手术前后失血过多者,或伴有肝病,结核病而终需手术者,应在术后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法,方中二花,槐花清理大肠蕴热;当归,白芍养血育阴;丹皮,元参,生地,麦冬清热滋阴;党参,茯苓健脾益气;甘草清热调和诸药,午后低烧者加地骨皮,青蒿;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焦麦芽,砂仁;肢冷畏寒,创面晦暗不鲜者加肉桂,白芥子;失眠者夜交藤,远志,炒枣仁,本方旨在养清热,因此不能苦寒太过而伤阴。


  临床观察肛门直肠疾病中绝大多数致病因素与热邪有关。根据“热则清之”的理论,在痔瘘术后辩证应用清热解毒法,疗效较满意。


  [参考文献]


  [1]胡淑珍.痔瘘手术前后的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7,23(16):1477-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