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认清形势 确定策略 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

  • 投稿少林
  • 更新时间2015-09-10
  • 阅读量977次
  • 评分4
  • 70
  • 0

文/ 国家林业局局长 赵树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其中,明确要求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要不断提升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汪洋副总理批示要求,要高度重视生物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今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这些重要批示,指示和文件精神,为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尤其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了基本遵循。

认真总结经验 坚定防治信心和决心

林业有害生物是“不冒烟的火灾”,对森林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进一步落实防治责任,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2011 年,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林业局与各省人民政府签订了2011-2013年防控目标责任书。3 年来,全国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病死树数量较2010 年分别下降28% 和30%,有36 个县级疫区彻底根除疫情;美国白蛾成灾面积比2010 年下降14.3%,主要风景区、交通要道、城镇乡村周边等重点区域林木叶片保存率持续保持在90% 以上;林业鼠兔害发生趋势总体平稳,薇甘菊传播扩散势头减缓,成灾面积下降27%。这样的防治成效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各地高度重视,认真履职,全面加强各项防治工作。

一是政府责任逐步落实。29 个省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有关部门参加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导机构。25 个省建立了政府间和林业部门间“双线”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湖南、新疆等地将防治目标管理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北京、山东等地对防治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地方政府防治资金明显增加,2013 年省级投入比2010 年增加37%。

二是依法防治进程加快。各地积极修订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技术标准。3 年来,共成功处置22 起重大突发灾害事件,制订和修订各级标准60 多项。取消下放近2/3 的防治检疫审批事项,林业植物检疫网络审批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审批效率和透明度明显提高。“绿剑”、“绿盾”等专项检疫执法行动有力打击了检疫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防治能力明显提升。全面落实《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监测预警平台,强化预报预警和疫情源头监控,完善检疫追责制度,推广运用航空监测、无公害防治、飞机防治等新技术,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全国年均发布生产性预报预警信息6000 多份,每年挽回损失近80 亿元,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比2010 年分别提高7 个和3 个百分点。

四是防治机制不断创新。通过推进区域联防联治,增强了防治工作协同性和有效性。发改、财政、交通、农业、质检、民航、邮政等部门组成省级防治领导指挥机构,部门协作更加紧密。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培育了一大批社会化防治组织,防治作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广东省社会化防治组织承担了80% 以上的防治任务。

实践表明,只要责任落实、组织有效、措施科学,林业有害生物完全是可防可控的。各地要认真总结并不断发扬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坚定信心,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不断提高林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有效维护国家森林资源安全。

充分认清形势 增强防治责任感和紧迫感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仍然任重道远。

第一,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极易暴发成灾。我国现有林业有害生物8000 余种,广泛分布在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生态系统中,只要条件具备就有可能暴发成灾。许多学者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不仅改变了有害生物发育期,也改变了有害生物分布区和暴发频率,还有可能改变有害生物与天敌的关系,有的无害生物甚至可能变为有害生物并大面积发生。据统计,近十几年来,春尺蠖、杨树舟蛾、黄脊竹蝗等10 多种本土有害生物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暴发成灾,已经变成主要害虫。2013 年,我国本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较2000 年增加了66 万多公顷。

第二,外来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加剧,传播扩散速度提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国际贸易不断增多,物流活动更加频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也呈加剧之势。据国家检验检疫部门统计,1985 年口岸截获的外来入侵生物500 多批次,2000 年上升到2000 多批次,而2013 年就急剧上升到61 万批次。

第三,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加重,造成的损失巨大。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由2000 年的约800 万公顷上升到2013 年的1200 万公顷,经济和生态损失由880 亿元上升到1100 亿元。仅松材线虫病已累计致死松树5000 多万株,严重威胁三峡库区以及黄山、庐山等风景名胜区生态安全。同时,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扰民、伤人事件屡有发生,已经影响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甚至威胁到健康和生命。

第四,我国森林健康状况欠佳,生物灾害正在高发频发。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质量好的森林仅占19%,生态功能好的森林仅占13%,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等级的乔木林面积占25%。同时,中幼林比例高达65%,纯林面积高达61%。加之森林经营粗放,森林健康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薄弱,有害生物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第五,防范有害生物入侵已经成为设置贸易壁垒的重要理由,事关国家对外贸易安全。近年来,一些国家为限制我国产品出口,以防范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为由,对木质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等采取十分苛刻的检疫措施,设置贸易壁垒,遏制我国经济发展。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已成为完善林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林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维护国家外贸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营造林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实保护好每一棵树木、每一片绿色。

准确把握规律 科学确定防控策略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流行、暴发有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也有内在的规律性。从自然属性看,林业有害生物客观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其成灾是生态失衡、种群非正常增殖的结果。从社会属性看,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在我国更多是由人们掠夺式开发与滥用森林资源、违背自然规律干预森林生态系统、有意或无意识地将外来物种引入新生境等因素引发的。从灾害发生机理看,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暴发和流行要具备传播源头、传播途径和易感群体三个基本环节,只要控制住其中一环,灾害都不会发生。因此,要准确认识和把握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客观规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防控策略。

第一,坚持强基固本,积极营造健康森林。要注重培育健康森林,大力营造混交林和乡土树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适应性。要从促进森林健康入手,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工作,让不健康的森林恢复健康,全面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和病虫害抵御能力,确保森林持续健康生长。

第二,坚持预防为主,突出抓好检疫和监测预报。减灾重在预防,这是最科学、最经济的灾害管理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将防治工作重心前移,加强检验检疫和重点地区监测预警,强化传播扩散源头管理,推动由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转变,最终实现防早防小,防灾于未然。

第三,坚持快速响应,全面加强应急能力建设。要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组建专群结合的防治队伍,加强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剂储备,切实做到灾害一旦发生,能够快速响应、积极应对,及时有效加以处置,把灾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四,坚持绿色防治,广泛运用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转变防治方式,坚持和谐包容、适度干预、绿色防治,注重生态调控,杜绝滥用农药,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人为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绿色食品安全。

第五,坚持协同防御,全力阻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目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造成的损失已超过林业有害生物损失的2/3。要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作为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与农业、质检、环保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多部门、多环节、多层次的综合协同防御体系,并加强引种风险评估和隔离试种,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坚决将外来入侵生物抵御于国门之外。

第六,坚持变害为利,稳步推进昆虫资源化利用和疫木无害化处理。虽然有的昆虫危害林木,但同时又在药用、食用、饲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被感染的疫木在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也可作为木材资源加以利用。要树立变害为宝、化害为利的理念,积极倡导并稳步推进有害生物资源化利用,实现防治病虫害与林农增收相互促进、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