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海拔高度对白肋烟品种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 投稿醉上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939次
  • 评分4
  • 37
  • 0

陈红华,呙亚屏,李富强,蒋 平

(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湖北 恩施 445000)

摘要:在湖北省恩施市不同海拔区域(高度分别是800、1 160、1 500 m)对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 3个白肋烟品种的农艺性状及内在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800 m区域鄂烟6号长势最弱,而在海拔1 160、1 500 m区域鄂烟1号长势最弱;调制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同一品种评吸质量均以生长于海拔1 160 m区域的烟叶最好、海拔1 500 m的最差;在海拔1 160 m区域鄂烟1号表现最好,而在1 500 m区域鄂烟6号优势突出。总之,恩施市烟区在海拔1 160 m区域是3个白肋烟品种最适宜种植的区域,海拔800 m区域适合栽培鄂烟1号、鄂烟209,海拔1 500 m区域较适合鄂烟6号的种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白肋烟;海拔;品种;农艺性状;品质

中图分类号:S572;Q948.114;S5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6-137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25

Effects of Different Altitudes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Quality of Different Burley Tobacco Varieties

CHEN Hong-hua,GUO Ya-ping,LI Fu-qiang,JIANG Ping

( Enshi Branch of Hubei Tobacco Company, Enshi 445000, Hubei, China)

Abstact: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Enshi city of Hubei province to study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quality of burley tobacco E-yan 1, E-yan 6, E-yan 209 planted at altitudes of 800 m,1160 m,1 500 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ronomic traits of the three burley tobacco varieties increased firstly,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titude. The growth vigor of E-yan 6 was the weakest at 800 m. The growth vigor of E-yan 1 was the weakest at 1 160 m and 1 500 m. There was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tent of nicotine and content of altitude, but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otal sugar, reducing sugar and altitude. Smoking quality of a same tobacco variety was the best at 1 160 m and the worst at 1 500 m. E-yan 1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at 1 160 m. E-yan 6 was excellent above 1 500 m. 1 160 m in Enshi was the most suitable altitude for cultivating of the three tobacco varieties. Altitude of 800 m was more suitable for E-yan 1, followed by E-yan 209. 1 500 m was more suitable for E-yan 6.

Key words: burley tobacco; altitude; varieties; agronomic performance; quality

收稿日期:2014-06-16

基金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基金项目〔2012-122〕

作者简介:陈红华(1978-),女,河南上蔡人,硕士,从事烟草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电话)13972420657(电子信箱)418539081@qq.com;

通信作者,呙亚屏(1968-),男,湖北建始人,高级农艺师,从事烟草栽培技术研究,(电话)15971808000(电子信箱)2218442355@qq.com。

白肋烟烟叶产量和品质是由遗传因素、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态环境对烟草品质的影响尤为重要[1]。海拔高度是影响白肋烟品质的重要生态因子,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温度、空气湿度、有效积温、光照、昼夜温差、降雨量等气象条件变化较大,从而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及其品质特征的形成[2]。从中国白肋烟产区的海拔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山区或半山区,如湖北省恩施市多集中在海拔820~1 060 m区域、重庆市万州区集中在海拔980~1 150 m区域、四川省达州市集中在海拔600~1 300 m区域,云南省种植白肋烟的海拔范围以950~1 500 m最为适宜。在生产实际中,不同纬度区域即便是海拔相同,气候也不一定相同,原则上应按白肋烟生长发育及晾制所需的温、光、水等生态因子要求选择布局。为了筛选湖北省恩施市大田条件下不同海拔高度适宜栽培的白肋烟品种,试验比较了白肋烟主栽品种在当地不同海拔高度种植区的农艺性状表现及烟叶品质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以恩施市崔坝镇为试验点,选择3个海拔高度,分别为低海拔(800 m)、中海拔(1 160 m)、高海拔(1 500 m);参试白肋烟品种分别为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每个海拔点的小区面积统一为39.60 m2,株行距55 cm×120 cm(栽烟60株),重复3次。试验田地力水平中等偏上,按照当地统一推荐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施肥,N∶P2O5∶K2O为1∶0.8∶1.7,每公顷施氮量289.5 kg、烟秆生物有机肥3 750 kg、镁肥75 kg、硼肥15 kg。栽培措施按统一规范进行。收获时下部叶剥叶晾制,中上部叶半斩株采收。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1.2.1 农艺性状调查 分别于烟苗移栽后30、60、80 d在各小区选取有代表性的烟株定株挂牌,测量记载株高、茎围、最大叶长与叶宽等农艺性状数据。

1.2.2 烟叶样品采集 各处理分别取B2F、C3F、X2F等级的白肋烟样品1.5 kg,由烟站评级人员按照《GB8966-2005白肋烟标准》进行分级取样,要求等级合格率达到85%以上。

1.2.3 晾制后样品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常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K+、Cl-,并计算氮/碱、钾/氯等指标。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K+、Cl-含量采用流动分析法测定。

1.2.4 晾制后样品感官质量评价 选取各处理烟株中部叶的样品,按照单料烟评吸要求,组织专家对晾制后烟叶的感官质量采用9分制进行评吸并打分,满分为90分。

1.3 统计分析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Microsft Office Excel 2003程序进行整理;应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拔高度对白肋烟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白肋烟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同一品种而言,在同一时期(如移栽后30 d),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烟株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等农艺性状基本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在移栽后80 d,每个品种烟株的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动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中海拔区域达到最大。在不同的生育期,所有品种均表现出前期生长速度较快、后期生长速度较慢的变化。对于低海拔而言,在生育前期,鄂烟1号的长势明显强于鄂烟6号和鄂烟209,在生育后期,鄂烟209和鄂烟6号烟株的长势较强,但各品种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指标之间无差异;在中海拔区域,鄂烟209烟株的株高较高,鄂烟6号次之,鄂烟1号较矮,各品种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之间无显著差异;对于高海拔区域,鄂烟6号和鄂烟209烟株的长势较强,鄂烟1号次之。总体来说,3个品种均在中海拔区域长势较强;而在低海拔区域,鄂烟1号和鄂烟209的长势较强;在高海拔区域,是鄂烟6号和鄂烟209的长势较强。

2.2 海拔高度对白肋烟品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烤烟化学成分组成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内在因素[3,4],生物碱是决定烟叶品质最重要的一类化学成分,其含量和组成对白肋烟的风格特征、生理生化和香味品质都有着重要影响[5,6];试验中不同海拔高度对白肋烟3个品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3个白肋烟品种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烟碱含量均表现出上部叶大于中部叶、下部叶的规律,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各个部位烟叶烟碱含量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高海拔区域烟碱合成酶的活性下降、根系合成烟碱的速度减慢,使烟叶烟碱含量低。比较不同的品种发现,在低海拔区域,鄂烟6号各部位烟叶中的烟碱含量稍高,鄂烟209次之,鄂烟1号最低;在中、高海拔区域,以鄂烟209各部位的烟碱含量较高,鄂烟1号次之,鄂烟6号较低;在低、中海拔区域,3个品种各部位的烟叶烟碱含量范围在3.53%~5.51%,而在高海拔区域,3个品种各部位的烟叶烟碱含量在2.00%~3.45%,符合优质白肋烟的标准(烟碱含量2.0%~4.0%)。烟叶中的总氮含量表现出与烟碱类似的变化规律。对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而言,也呈现出上部叶大于中部叶、下部叶的变化规律,并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各个部位中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也在增加。对于烟叶中的钾含量,每个品种在不同海拔区域均呈现出中部叶大于上部叶、下部叶的变化规律。对于氯含量而言,大部分小于1%,且表现出下部叶大于上部叶、中部叶的变化规律。化学成分含量的高低与烟草的质量有关,但烟草的质量并不在于某一种或某几种成分绝对量的多少,而在于一系列有关物质相对的组成比例及彼此间的协调关系[7],比较表2中的氮碱比,除低海拔区域的鄂烟6号和鄂烟209个别部位略小于1之外,其余的均大于1,且表现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各品种均表现出比值增大的趋势;海拔高度对每个品种的钾含量、氯含量基本无影响。总的来看,海拔高度对3个品种烟叶中烟碱、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较大,对钾含量、氯含量基本无影响,烟碱含量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海拔的增高而提高,这与沈广材等[8]和简永兴等[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综合比较各处理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以及协调性,认为在低海拔地区适宜栽培鄂烟1号;而在中、高海拔地区,鄂烟6号较为适宜,鄂烟1号次之。

2.3 海拔高度对白肋烟品种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评吸是对调制后的烟叶原料及烟草制品实施感官质量评价的唯一检验方法[10],试验对不同海拔高度生长的白肋烟中部叶感官质量比较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评吸总得分是先增加、后降低,即每个品种均是在中海拔处的评吸总得分最高,在高海拔处的总得分最低,并且以鄂烟6号得分最高,鄂烟1号次之,鄂烟209较低;对不同的海拔高度而言,以低海拔的鄂烟1号总得分最高,中、高海拔以鄂烟6号总得分最高;但是白肋烟品种间各感官质量指标得分的差别不明显。其中,低海拔条件下的鄂烟1号在香气特征、丰满程度、劲头、浓劲协调和干净程度等方面优于其他2个品种;鄂烟6号的香气特征突出、烟气浓度浓郁、劲头适中;鄂烟209的口感特性优于鄂烟6号和鄂烟1号,但总得分最低,分别较鄂烟1号和鄂烟6号降低了0.9分和0.7分。在中海拔条件下,3个品种烟叶的感官质量各指标间差别均不明显,但是从总得分来看,鄂烟6号感官质量得分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鄂烟1号次之,鄂烟209稍低。在高海拔条件下,鄂烟1号的烟气细腻程度好于其他2个品种,但丰满程度欠佳;鄂烟6号的浓度、劲头、浓劲协调程度和干燥感好于鄂烟1号和鄂烟209;鄂烟209在浓度、劲头、浓劲协调程度和干净程度上表现一般,而且其他指标得分也较低。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显示,3个白肋烟品种在农艺性状上出现差异,进而产生的初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变化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导致光、温、水等一系列环境改变造成的。总的来说,在海拔1 160 m区域,不论是烟株田间农艺性状、初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还是感官评吸结果,每个品种均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可能是海拔1 160 m区域的生态条件比较优越、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降雨分布与烟草需水规律较为吻合、各种环境条件更利于烟株正常生长与碳氮代谢平衡[11]所促成的。至于品种间出现的农艺性状、初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感官评吸结果差异,也是各个品种对不同的海拔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表现,是海拔高度和品种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在恩施市烟区,海拔1 160 m区域是3个白肋烟品种鄂烟1号、鄂烟6号、鄂烟209最适宜种植的地带,其可以适当降低烟叶中烟碱和总氮的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帮助烟农提高种烟的收益;而在海拔800 m区域适合栽培鄂烟1号、鄂烟209;至于在海拔1 500 m区域较适合鄂烟6号的栽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史宏志,沈广材,谢子发,等.白肋烟生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和烟碱含量动态变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4):686-689.

[3] 张延军,王 晖,许自成,等.豫中、豫南烟区烤烟品质综合评价[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30-33.

[4] 许自成,王 林,王金平,等.湖南烤烟化学成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6,25(10):1186-1190.

[5] 史宏志,张建勋.烟草生物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 史宏志,凌爱芬,刘国顺,等.白肋烟烟碱转化对烟叶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5):43-46.

[7]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8] 沈广材,史宏志,杨兴有,等.海拔高度对白肋烟中熟早熟品种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262-1266.

[9] 简永兴,杨 磊,谢龙杰,等.种植海拔对烤烟石油醚提取物及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5(7):3-6.

[10] 于建军.卷烟工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1] 向必坤,王 瑞.恩施州不同海拔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799-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