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财务绩效和减碳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来自世界500强的检验

  • 投稿可苦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284次
  • 评分4
  • 49
  • 0

廖 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空乘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摘 要:文章基于自愿环境信息披露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从自愿碳信息披露与减碳绩效、财务绩效、企业类型和规模之间关系入手,以2009-2012年世界500强连续自愿碳信息披露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自愿披露、减碳绩效、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减碳绩效与自愿披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自愿披露与财务绩效、行业污染划分之间间存在弱负相关.此外,实证验证了企业规模对自愿碳排放披露的显著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微观层面的自愿碳排放政策规制的措施和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财务绩效;减碳绩效;世界五百强;实证

中图分类号:F719;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7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哲社“十二五”规划项目(SC13E011);四川省哲社“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SC13E011)、西南科技大学科研基金“公司治理研究创新团队”(13SXT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支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XYJ028):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sc12xk025)四川省科技厅项目(2013GPTZ0005)

全球气候变化早已超越国界,成为地球环境及人类生存空间的极大的威胁.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2009年11月,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50%,并已在五省八市推行低碳试点,将碳排放数据检测统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这一系列宏伟目标,必须落实到作为碳源主体的企业身上,企业如何进行碳排放核算和碳信息披露成为关键所在.目前,仅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少数外国政府要求碳排放高的企业披露碳排放相关信息,我国还未针对企业制定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制度.由于企业普遍认为从事环保和节能减排将增加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的盈利,且披露企业的碳排放信息将会泄露企业的生产和商业秘密,因而,我国的企业自愿对自身碳排放信息进行公开披露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碳排放量数据缺乏,相关研究很少且仍处于理论阶段,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以英国碳信息披露项目(Project Disclosure Project,以下简称CDP)2009-2012年对世界500强企业碳排放信息的公布为基础,筛选出172个样本公司,研究企业自愿性碳信息披露、减碳绩效与财务绩效间的相关性,并对构建我国企业层面的碳信息披露机制进行探讨.

1 研究假设

由于国内外对碳信息披露、减碳绩效和财务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较少,而碳信息披露本来是环境披露的一种,减碳绩效与环境绩效类似,在此借鉴环境披露的相关研究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与减碳绩效正相关

Kouy and Lavers(1995)认为,社会的政治压力是导致“社会信息披露”的主要原因.环境信息披露是人们认识判断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因素之一,成熟的企业将更关注自身的社会形象.因此,为塑造和传递企业社会责任和形象,企业会在政治、社会大众及NGO组织的压力下,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传达利好消息,以博取政府及社会大众的认可,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因而,环境信息披露与环境绩效应该呈现正向相关.

从实证结果来看,有关环境披露和环境绩效二者的关系的研究的结论不尽相同.Ingram和Frazier、Wiseman、Freedman和Wasley认为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Inclan和Petroni、Bewley和Li、Patten、吕俊,焦淑艳[7]指出二者间存在负相关.Hughes, Sander和Reier、AI-Tuwaijri et.al.、Clarkson检验出正相关的关系.

碳信息披露作为环境披露主要内容之一,在此,假设企业碳信息披露与减碳绩效间呈现出正向相关.

假设2:企业规模越大,碳信息披露情况越好

一般地,规模大的企业一般是社会关注的对象,其所承受的社会和环境的压力也相应较大.同时,规模大的公司资金充足,也有能力为改善环境、提高清洁生产出资出力,组织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因此,公司规模和环境披露呈正向相关.

实证结果在这一论点上的结论比较一致.Patten、Trotman和Bradley、汤亚莉、朱金凤,薛惠锋验证了公司规模大小与环境披露呈现正向相关的关系.仅有Ten得出二者间关系不显著的结论.

在此假设企业规模与碳信息披露水平正向相关.

假设3:所属产业环境敏感性与碳披露正向相关

不同的产业在资源利用和废气、废水、废物排放方面的特性不同.资源利用型企业由于在开采、制造过程中,三废排放量大,属于环境敏感型产业.对于这类企业,政府部门监管的内容多,要求高,力度大,公众对于环境敏感型企业的环保要求和环境治理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因而,环境敏感型产业愿意通过环境披露展示自身环保理念和作为以求赢得正面的社会形象,避免因环保事故而造成较大的损失.

实证检验也普遍证实环境敏感产业比非环境敏感产业有更多和更高水平的环境披露.但是Patten针对美国前500大企业筛选出的131家企业的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在此假设所属产业环境敏感性欲碳信息披露正向相关.

假设4:碳信息披露与企业的财务绩效呈正向相关

Cormier and Magnan、Froster, Gray、汤亚莉等、Ingram和Frazier,Freedman和Jaggi认为,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能够承受企业因环境披露而产生的支出,也愿意披露环境信息.Cowen,朱金凤和乔引华的研究认为企业的财务绩效与环境披露无关.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是世界500强企业,这些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形象,在财务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提供更高质量的碳排放信息.相应地,假设碳信息披露与企业的财务绩效正相关.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国际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成立于2000年,由关注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影响的机构投资者自行发起成立,改机构的主要宗旨在于利用高质量的信息推动碳减排的对话,在企业层面推动全球大型企业资源性碳排放信息的披露.成立而二十余年来,CDP先后推出气候变化、世界主要城市、绿色供应链、水项目、森林项目等多了系列项目,全方位、立体地推进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其中,CDP气候变化是最早实施的计划,自2003年以来,该计划成功地利用机构投资者,激励位列财富500强的企业披露更多、更为广泛的碳排放信息,成为世界上极少数收集企业碳排放信息和碳管理信息并供市场和研究者使用的非盈利机构.本文以英国碳信息披露项目2009-2012年连续4年发布的CDP报告中连续进行碳信息披露并自愿公开数据的世界500强企业为研究样本,删除排放资料和财务资料不全的公司,选取172家公司为最终研究样本,碳排放数据来源于CDP报告和企业公开的报告,财务数据来源于Ft500披露的信息.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

2.2 模型建立及变量定义

根据前述研究假设,本文选取CDP设计的碳信息披露领导企业指数CDLI的得分作为因变量,将企业减碳绩效、企业规模、产业的环境敏感性和财务绩效作为自变量,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CDLIi=α+β1CDPi+β2CFPi+β3ESi+β4SIZEi+ε

其中:CDLI是企业碳排放得分.一般的研究采用设计相关指标,并赋予不同指标的权重,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打分得到企业的碳排放得分.本文和字节选用CDP项目研究的碳信息披露领导企业指数(CDLI)作为企业碳信息披露得分.该指数由CDP和普华永道共同研制开发,主要从组织管理奉献与机遇、减碳战略、碳排放量核算、验证及交易、回复情况等五个部分全面地考查碳信息披露情况,通过对世界500强企业的问卷,打分得出各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得分.

CDP是减碳绩效,用以评估企业通过环保投入降低的单位碳排放量.国际上通常用碳强度来表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表示一国的碳排放量与生产的关系.在此,我们借用碳强度的概念,定义企业的碳强度为企业每百万美元销售收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研究将2010年企业减碳绩效定义为2009碳强度减去2010年碳强度.

ES为企业所属产业的环境敏感性变量.在此将能源、材料、工业和医疗、非必需消费品制造等四类产业定义为环境敏感产业.1代表该企业属于环境敏感的产业,0代表非环境敏感产业.

SIZE为表示企业规模的变量.一般地,企业的总资产价值或公司的市值均可以用来代表企业的规模.由于本研究的样本来自世界500强企业,这些跨国企业的市值受到各种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变动较大.为从企业本质属性研究企业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动因,本研究选用企业总资产价值的自然对数作为企业规模的代理变量.

3 实证结果和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从描述性统计结果(表1)可以看出,172家世界500强企业的CDLI的均值为74.56,达到总分值的50%,最大值为98,最小值为24,说明总体碳信息披露总体水平正常.减碳绩效均值23.12,大于0,表示平均达到减碳效果.CFP均值5.67%,表明样本公司的盈利情况良好.环境敏感产业的企业102家,占总样本数的59.3%,表明环境敏感型产业的企业,在社会环境和各国规制的影响下,自愿披露碳信息的比重较大.令我们耳目一新的是,作为非环境敏感型行业对碳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例如,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保险和房地产业)连续4年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企业达到40家,根据这些公司公开披露的碳信息报告,它们在进行银行信贷、灾害性保险以及房地产开发中,充分关注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对于服务客户的碳管理意识和环保手段均有一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必需消费品行业和资讯行业加入到碳信息排放计划并主动披露自身的碳排放数据和碳管理理念及碳管理实践,充分体现出各行各业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关注.

从表2对相关变量进行的相关度检验可以看出,企业规模与减碳绩效、行业环境敏感性之间,财务绩效与减碳绩效之间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而企业规模与碳信息披露指数、财务绩效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他变量间写的相关度不明显.

为避免变量间的共线性对回归效果的影响,经过相关度检验和共线性诊断,所有自变量的容忍度值均在0.94至1之间,远大于0.1,且小于1,方差膨胀因子(VIF)远小于2.因此,回归模型中自变量不存在显著地多重共线性问题,样本数据符合多元线性回归的要求.

3.2 回归结果分析

由表3的多元回归结果可知,整个回归方程在3%的水平上显著,方程的拟合度较好.所有因素中,企业规模对碳信息的披露的影响最大,在3%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想利用良好的碳排放信息来传达企业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及实践.这也正契合了CDP项目选择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推动碳信息披露的主推者的良苦用心,利用世界500强企业的示范作用以及他们对下游企业和供应商的强大的影响力,来实现CDP嗦倡导的节能减排和自愿碳信息披露的目的.由此,假设1得到了验证.

其次,减碳绩效对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也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证明企业的减碳绩效越好,碳信息披露水平就越高,符合前述假设中大规模企业有能力也愿意借助碳信息披露来提升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形象,利用对其利好的因素(减碳绩效好)来宣传企业,树立企业环保的形象.假设2得到验证.

财务绩效与碳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但不是很不显著.这说明获利能力较差的企业,为转移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力,为展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提升企业形象而披露更多的企业碳战略和减碳绩效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从碳金融的角度分析,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绿色信贷和其他的优惠政策,力图通过披露碳排放星系,获取更多的融资.

环境敏感性与碳信息披露呈负相关,但是不显著,结论与Patten[6]一致,即环境敏感型企业并未比非环境敏感型企业作出更多和更高水平的碳信息披露,非环境敏感产业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得分更高.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虽然非敏感型产业的排放总体较低,但是由于非敏感型产业如金融、信息技术和资讯业一般直接服务于消费者,塑造正面的企业形象对于金融、信息资讯等非环境敏感产业特别重要.在公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为获取公众的认同和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象,愿意高质量地进行碳信息披露.特别是金融行业,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力求将银行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和谐统一,注重碳金融体系的建设,积极进行碳信息披露.

4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世界500强企业不仅关注于自经济的增长,在环保和碳排放方面也走在产业界的前沿.在它们身上,自愿碳信息披露、减碳绩效已经呈现出良性促动的关系,而自愿碳信息披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盈利状况的提高和改善.但是我国企业自愿碳信息披露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处于很低的水平.为落实和完成中国政府的减碳承诺,我国有必要加大碳信息披露政策和措施的建设力度.

4.1 中国企业碳信息披露量少质低,急需建立国家碳信息披露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跻身于世界500强.但是,中国的大型企业CDP问卷回复率与回复质量均处于较低的水平.2012年,CDP对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市值前100家企业发放问卷调查,有23家回复了问卷,1家提供信息,集中在能源(6家)、金融(8家)和电信服务业(3家),总体回复率仅为11%,远远低于世界500强中能源行业回复率的69%、金融业回复率的75%以及电信业的85%的水平.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要落实我国在2020年实现碳强度降低40-50%的减碳目标(以2005年为基数),中国急需设计国家碳信息披露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由政府负责建设,分层次要求企业报告碳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披露平台.分阶段分层次对企业碳排放及信息披露提出要求,可以先对大型国有企业和碳排放强度高的企业要求强制披露,广大中小企业可以参照进行资源披露,以后再逐步过渡到所有企业的强制披露.

4.2 拓宽碳信息披露主体范畴

目前,我国针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研究较少,而成果丰富的环境披露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重污染行业进行.事实上,正如本研究实证结果揭示的,环境敏感型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并不比非环境敏感型企业更好,碳排放及碳披露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于重污染行业.零售业和金融业在碳排放治理和引导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金融业在一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调整资本流向引导资源的配置,进而影响到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节能减排有间接但重大的作用.荷兰银行和中国兴业银行在关注自身的碳排放核算和碳信息披露的同时,积极开展低碳银行服务与支持,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股低碳公司或园区,实现碳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我国在设计碳信息披露框架时,在参与者定位上应拓展产业领域,而不仅仅局限在高排放产业中.

4.3 适应绿色供应链管理,做好碳足迹标识

碳排放核算和碳信息披露不应仅仅是大型企业的工作,也是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绿色供应链的建设成为国际许多大型企业的减碳战略的延伸,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正通过绿色运营来盖伞整个供应链中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从而带动和推动全行业的低碳发展.碳足迹标识则是零售商控制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碳信息披露的基础工作.世界主要的零售商纷纷构建自己的绿色供应链, 如沃尔玛、乐购、特易购均要求供应商提供碳足迹处理, 为产品贴上碳足迹标签.我国是全球制造加工业中心,仅沃尔玛的供应商就达2万余家,如何做好碳排放量的核算和碳信息的标识、披露,成为众多供应商们面临的紧要的问题,否则,就可能失去入场的资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孟晓华,张曾.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机制研究—以H石油公司渤海漏油事件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03):95-107,146.

〔2〕环境披露、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1):109-116.

〔3〕杨云飞.温室气体减排对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103-106.

〔4〕吕峻.公司环境披露与环境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12):1856-1863.

〔5〕张学洪,章仁俊.发达国家低碳减排的驱动力分析及中国的现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6-10.

〔6〕Patten, D. M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 research note.”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02,(27):763–773.

〔7〕Ten, E. E.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n Application of the Stakeholder Theory”, Fourth Asia Pacific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Accounting Conference, 2004, Singapore.

〔8〕Freedman, M., &Jaggi, B.. “Global warming, commitment to the Kyoto protocol, 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by the largest global public firms from polluting industr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05, 40, pp.2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