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职教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

  • 投稿Xiga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134次
  • 评分4
  • 17
  • 0

罗平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5)

摘要:优质师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因素,职教师范生作为中职学校师资的重要来源,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强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学技能模块、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等,是提升职教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可行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教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2-0042-04

作者简介:罗平(1983—),男,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项目编号:11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校级教研项目“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堂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ZSZG03)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把广东建设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强省,到2015年,“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在校生达到40万人”,“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 400万人”。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是关键。然而,“双师型” 职教师资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数量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到“十一五”末期,中职学校生师比超过30∶1,特别是“双师型”骨干教师严重缺乏,成为制约广东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瓶颈”。为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加强‘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到2015年,‘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职教师范教育,‘十二五’期间,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列入省重点建设高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全国独立建制的8所技术师范院校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一所以培养中职教师为主要任务的本科院校,以“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为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近年来,针对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强、职教特色不够鲜明的现实问题,学院积极探索新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职教师范生核心竞争力,即实践教学能力(职业技能传授能力)的培养。职教师资毕业生实践教学能力突出,人才培养质量较好、总体就业率较高,到中职学校及教育系统就业的比例也达到或超过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就业学生的高质量工作得到相关职业学校的肯定。

一、培养职教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教学能力概念解析及重要性分析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实际操作、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想,提倡在学中做、做中学,即是实践教学法在教学论中的具体体现。“能力”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常见于心理学领域。“能力”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通常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实践教学能力一般指教师完成具体教学任务的能力,它是教师职业能力构成中的核心能力之一。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或高级技术工人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实践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视。为更好地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引进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实践教学能力的基本构成

1.学科知识结构

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把某一特定学科专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本身必须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决定其教育教学质量,只有掌握了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对教材、教学内容具有更透彻的了解,才能准确、高效地将相关内容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2.职业素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定义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应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导向,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职业,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教书育人,乐于奉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钻研教学,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科研能力

科研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推动科学发展、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科研包括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应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瞄准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科技前沿,结合学校特色和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撰写学术论文、编写高质量教材等,推进教研、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4.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普通话技能、文字应用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等课外活动的能力等。教亦有道,教学工作有其特殊的规律,要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基本规律,如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及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掌握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教育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能力、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等。

二、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一)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针对广东职业教育发展和中职学校的实际需要,经广泛调研,提出了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改革新思路。

一是推行办学模式改革,从相对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合作办学转变。以职业院校师资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构建由用人单位(中职学校、高职院校)、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涵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新模式。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本位的培养模式向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转变。以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和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教育从业能力(职业技能传授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并实施了“双育,三证”普通本科四年制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和“3+2”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新模式。“双育”是指“学科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三证”是指职教师范生在毕业时除应获得毕业证、学位证以外,还应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和一种中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业界权威认证证书。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人才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职教师资班的学生与普通应用型学生、师范生相比,具有自身独特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职教师资人才应培养为技术型、应用型与师范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尤其应注重其核心竞争力、师范能力(即职业技能传授能力)的培养。

2008—2009年,学院针对广东职业教育发展和中职学校的实际需要,基于“学科专业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相结合”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新理念,以突出职教特色为重点,对本科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体系作了一次较大的调整与改革。其主要特点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模块化设置,可根据中职学校对职教师资的发展要求灵活设置课程;明确提出了“三证”要求,即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中级以上技能证书、教师资格证和学历学位证,将技能考证设置为课程模块,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理工类职教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30%以上;加大教育教学模块课程学分,教师教育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达20%左右,加强职教专业教学法等相关课程建设;设置学科竞赛等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分,开设学期训练项目,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职教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提升途径及策略

(一)加强教师教育模块相关课程建设

1.完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体系设置

职教师范类教师教育模块开设必修课程达到15学分,240学时,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师口语技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三笔字训练、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等8门课程;还开设班主任与德育等教育教学类选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三笔字训练、教师口语技能侧重师范技能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中职课程设计与开发侧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开发等知识的学习,旨在增强教师职业技能传授能力。针对目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起步较晚、可选用的教材不多等情况,可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课程的建设。一是遴选具有丰富专业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开展“职教专业课程教学法”课程建设与教学工作;二是每年立项一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法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三是立项一批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精品课程和专业数字资源库建设项目。

2.以校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重点,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课程建设

为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实现优质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教育部于2012年下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教师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建设350门左右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为目标,旨在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学校积极开展校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相关工作,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对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建设予以政策和经费支持,拟立项一批校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此基础上,遴选建设质量较好的课程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全面带动相关课程群建设。

(二)以师范生技能竞赛为抓手,培养师范技能

为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教学能力,促进师范生专业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营造互相观摩和学习的师范技能交流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自2009年起,学校每年举办一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之讲课比赛。师范生技能大赛之讲课比赛主要以模拟课堂教学为主,首先由各二级教学单位组织初赛,学校统一组织决赛,旨在突出展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风采,已成为我校最具特色、学生参与面较广、影响较大的校级竞赛活动。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对教师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内容选择及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一股热爱教学、钻研教学的氛围。

(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占30%以上,教师教育模块学分数占总学分的20%以上。

二是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实训室、校内外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保障教育实习实训条件,满足教育实习实践教学需要;依托设在学院的“职业教育师范技能训练中心”,改造并完善其功能,开展普通师范技能、职教教学法、职教教学课件设计、微格教学等方面的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加强职教情境教学平台、微格教学训练平台等数字化、网络化培训与管理平台的建设。

三是加强微格教学,提升职教师范生教师实践技能培养。微格教学是提高学生教学技能的最佳选择,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及“教师口语”等教育类课程采用微格教学。

四是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职教师范类专业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职教师范生在学校进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以后,安排到各教育实践基地等中职学校开展集中教育实习,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和中职学校的优秀教师共同对教育实习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实习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实习以及课程设计与开发等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分析、反思。

五是充分认识到学科专业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奖励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科技创作;同时,精心组织、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四)内培与外引相结合,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加快“双师型”教学人员的培养和引进步伐,鼓励和培养更多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水平,逐步形成一支师德和学术修养较高、实践能力强、能讲善教、专兼结合,可以为培养“三证型”职教师资人才提供全方位教学支持的、具有鲜明的职业技术与技术师范特色的教学科研队伍。

二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依托学校获批的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养与培训,推进教学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举办本科课堂教学观摩竞赛、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竞赛等系列教学竞赛活动,搭建教师互相观摩、学习的交流平台,着力提高我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学院还分批次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培训班、青年教师英语口语培训班等教学基本功培训计划,“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培训班,服务教师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魏明,郝理想.“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概念透析[J].职教论坛,2010(15):64-66.

[4]汪春阳.新课标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20-21.

[5]王治民,薛勇民,南海.“教师教学能力”概念辨析——对“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概念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8-10.

(责任编辑:张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