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警察院校现场急救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施策略研究

  • 投稿seij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333次
  • 评分4
  • 83
  • 0

徐文闻 闫立强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大连 116036)

摘要: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包括现场急救基础以及危重疾病、一般机械性损伤、高低温损伤、中毒、其他意外伤害等现场急救教育。为此,将现场急救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发挥课程和活动的教育作用非常必要。同时,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135-03

作者简介:徐文闻(1983—),女,辽宁大连人,硕士,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生命安全教育。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系统构建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29);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批准文件号:辽教发〔2012〕130号)。

警察院校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将成为人民警察,部分还可能成为社会的保安力量。民警在侦破案件或缉拿犯罪嫌疑人时,常受到伤害,这就要求人民警察要掌握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方法。近年来,我国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肆虐,工业、交通事故频发,癌症发病率不断升高,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逐年剧增,人们对于现场急救能力的关注度和需求也越来越高。现场急救能力不仅能够维持和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而且能够及时防止险情恶化,为后期有效介入创造有利条件。这就要求警察院校的急救教育更加全面和科学。

现阶段,许多发达国家已将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训练放在提升国民综合能力素质的高度去要求。以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为例,迄今为止,美国已有5 0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接受了这一训练,并且平均每年接受心肺复苏术并获救的人员高达7万余人;日本消防厅每年通过印发急救手册,举办市民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市民进行教育,听众每年达15万人。可见,现场急救能力建设已成为各国国民综合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逐步上升到评价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性高度。

其实,早在1987年,中国红十字会就先后会同卫生部、公安部等多部委发出《关于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要求交通、消防、公安等职业人员必须接受急救训练;2006年,中国红十字总会又与公安部、交通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急救培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我国警察院校学生入学时现场急救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急救意识淡薄,急救知识知晓率低,急救技能缺乏,临场应变能力不足等,这与我国目前尚未将现场急救知识、技能和相关能力要求列入大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国内多所公安院校开始尝试对大学生开设现场急救培训,由于培训内容、机制和方式等的原因,培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各地也在探索加强急救教学的措施。

现场急救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场急救是指当危重急症及意外伤害发生时,短时间内对伤病者生命造成严重危害,而在专业医务人员未赶到之前,利用现场条件,伤病者对自己、他人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警察院校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主要包括:

现场急救基础 现场急救的顺利实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学生要首先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及病理学知识,其中包括熟悉解剖学术语,了解人体薄弱部分及其常见的意外伤害,掌握人体运动、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感觉器官等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生理功能,熟悉损伤、炎症、休克、缺氧等病理常识;同时,大学生要能以生理学、病理学等知识为基础,正确判断伤病情,及时检查伤病者的神智、呼吸、脉搏及心跳等是否正常,正确判断伤病情是正确实施现场急救的前提。根据各类常见伤害的基本特点,大学生应至少掌握五类基本的现场急救方法,即现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及心肺复苏技术,尤其心肺复苏救生技术在急救猝死救助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统计数字显示,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外,35%~40%的病患如经现场及时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救助,即可复苏。

危重疾病的现场急救 有些疾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且呈现多发的趋势,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如冠心病、高血压、昏迷、癫痫、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了解各类病症基本发病原因,不同阶段的症状及现场急救的方法,可以延缓病情或缓解症状,避免错误救助产生严重的后果。

常见一般机械性损伤的现场急救 主要适用于不同机械性损伤的现场急救,包括不同部位损伤的急救,如头部、颈部、胸腹部和四肢损伤等;不同特点损伤的急救,如出血、骨折、软组织挫伤等。了解各类损伤特点,能正确判断各类损伤的基本症状,了解各类损伤急救的注意事项,能运用创伤急救技术进行简单处置和保护,可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甚至可挽救生命。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特殊部位特殊情况损伤的现场急救应作为授课重点。

高低温损伤的现场急救 常见高低温损伤主要包括烧烫伤、中暑及冻伤。烧烫伤,包括物理性烫伤和化学性烫伤,其中物理性烫伤是火焰、高温对人体的损伤;化学性烫伤主要是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伤。烧烫伤不仅伤及皮肤组织,还影响全身重要内脏器官,引发剧烈病理生理变化,死亡率极高,因此,其现场急救对后期治疗、恢复尤为重要。中暑也是一种急症,可导致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冻伤主要是指低温引起的人体损伤,包括冰点以上非冻结性冷伤和冰点以下的冻结性冷伤。

中毒的现场急救 了解一般毒物的特性、危害及其伤害特征,熟悉中毒后引起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状态,掌握生产性中毒、环境因素所致中毒、食物中毒等的基本情况及不同毒物所致中毒的现场急救排毒方法。

其他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 掌握包括触电、游泳、呼吸道异物、动物咬伤、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症状及急救步骤,尤其要了解预防方法,防患于未然。

现场急救教育的实施策略

将现场急救能力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全面提升急救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增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充分表明高校素质教育开展对社会综合素质总体提升的重要意义。因此,将现场急救能力的培养列入培养目标中,是制定具体教育举措的根本方法。结合我国社会需要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现场急救教育培养目标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价值的情感认同度,将现场急救能力视为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对急救现场的评估能力,正确分析和确定事发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谨慎评估伤病人员的受伤害程度,谨慎施救,积极寻求救援;开发多种途径,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训练急救技能;培养大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和综合分析现场情况的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完成现场急救任务的能力等。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营造重视急救能力培养、认同急救教育价值的校园环境 首先,通过精神文化的植入建设,提升大学生对现场急救教育的价值认同度,营造高校“人人懂急救,人人练技能”的氛围,引发内心情感的认同,逐渐完成文化启蒙的作用,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建立起“关注急救、关爱生命”的基本素质;其次,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长效地保障现场急救的开展,促使大学生达到较高的行为规范水平,如对学校每年开设的急救课程的学时进行规定,达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日常化,对相应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要求和保障;再次,通过行为文化建设,促使大学生践行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将现场急救方面的知识、技能获得转变为大学生的动态言行,并逐渐成为其行为习惯;最后,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文化载体作用,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活动角等形式,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使静态物质环境充分“动”起来,创造大学生参与到物质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条件,让急救理念与价值渗透到物质文化中去。

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发挥课程和活动双管齐下的教育作用,强化现场急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主要是大学生在完成现场急救任务时表现出来的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在现场急救过程中保证大学生顺利自救或施救的必备基础。目前,在校园内提高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主要依靠两条途径:一是开设课程,运用现有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补充,设置一定学时,进行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运用课堂教学的多种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现场急救实验室建设等)和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等),使大学生获得更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能训练,获得更多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和亲身体验;培养大学生的急救意识和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情境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警察院校大学生技能训练时可能遇到各种小意外,如散打课程训练时可能出现软组织损伤、游泳泅渡训练时可能有呛水,等等,应利用这些机会及时引导,考察学员练习情况或检查学习效果。二是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如让大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到社会消防、医疗救治等部门实习锻炼或担任志愿者,在活动中提高意识、升华情感,加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加强技能操练;激发大学生提高知识、技能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和兴趣,获得社会成就感和自信心。

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和媒介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学系统 家庭、学校、社会应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各司其职,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全面参与、共同提升现场急救能力水平的整体氛围。一方面,运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网络等媒体宣传急救知识和技能。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12月3日报道,美国10岁女孩马迪逊·克斯特尔根据自己从电视里学到的心肺复苏术,在等待救护车到达的过程中,对昏倒在家中并停止呼吸的母亲实施急救,成功挽救了母亲的生命。该案例的报道足见媒体宣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发挥非盈利组织在急救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志愿者制度,与社会共建培训基地,加强沟通合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卢艳萍,黄集慈,石茜.健康教育对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0(3):138-141.

[2]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4):661-663.

[3]王光利,代小红.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152-156.

[4]陈善喜,满蓉.大学生现场急救能力调查与高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6):693-695.

[5]王秋林,赵怀让,范宝军,等.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及方法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6):175-178.

[6]高野,张淑华,闫立强.公安现场急救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