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地方院校师范生全程实践教学探索及反思

  • 投稿总攻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813次
  • 评分4
  • 39
  • 0

宋桂支

[摘要]为提高地方院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一些地方院校提出了对师范生进行全程实践教学的理念和措施。文章介绍了全程实践教学的概念,描述了全程实践教学的活动设置,即强化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增强师范生的职业定位,传统师范实践教育与真实情境实验、见习相结合,提高师范生的教师敏感性,集中专业实习,夯实学生的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双导师指导,改进实践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效果,同时对已经进行的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方院校师范生全程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宋桂支(1982-),女,河南安阳人,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及教师教育。(河南新乡 453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新乡学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转型高校大学生职业教育调查研究”的终结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SC10)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100-02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培养,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又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在此政策调控下,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大部分师范院校与当地高校合并或独立升格为地方综合性院校。这样的变化有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优势,也存在师范教育的特色被淹没、被弱化的危机。近年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师范生人岗后有适应期长、角色转变不及时等问题。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市场的需求,提高地方院校师范生的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提出全程实践教学的理念并付诸行动。

一、全程实践教学的含义

全程实践教学模式脱胎于传统的U-S(Uni-versity-School,大学和中小学)合作育人模式,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不断思考以下问题:如何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如何增加大学和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有学前教育专业)合作的深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如何使大学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衔接起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融合;如何使大学教师的课堂内容更加鲜活具有生命力,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如何使大学教师的科研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具有真正的理论和实用价值,甚至能带动学生一起科研,促进他们科研能力的提高;如何教育出不仅具备学科和文化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具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合格甚至优秀的师范生。在反思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慢慢摸索出一条新的全程实践教学道路。全程实践教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全程实践教学贯穿我们一生每个阶段的教学和实践;狭义来讲,全程实践教学就是为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师范生,大学生在本部以及大学合作单位(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实践锻炼活动。

二、地方院校全程实践教学的运作模式及过程

(一)现身说法,强化师范生的专业思想,增强师范生的职业定位

有些师范生虽然考上了大学,但对于自己将来当教师这件事情并不看重。调查过程中,很多学生直接表示不喜欢当教师,只是拿一个文凭而已;也有学生说虽然是师范生,但将来真的当教师好像自己也不是很乐意,走走看看吧;也有学生说我很想当一个教师,但不知道怎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成为一个好教师,我在大学期间要做哪些准备?现在的学校需要的是怎样的教师?我在学校学的东西就能让我成为一个好教师吗?为引导师范专业新生了解教师,了解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在大学第一学期安排了“教师专业思想导引课”,聘请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者、优秀教师等现身说法,讲述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教师生涯感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等,同时现场回答学生的提问。这样做可以让师范生从入校就开始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好职业定位,为之后进一步实践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传统师范实践教育与真实情境实验、见习相结合,提高师范生的教师敏感性

师范专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培养模式,虽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其中很多经典的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是通用的,如“三笔字”和“试说试教”活动。“三笔字”作为实践课直接安排在学生的课表里;“试说试教”活动虽没有明确安排到学生的课程课表中,却是每个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大三必须进行的一个实践锻炼,有专门的教师在课下负责对学生进行指导,每人不少于3个课时。从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我们安排学生进人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为期1~2周的见习。见习内容的设置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二学期主要是观摩,师范生主要帮助基地指导教师管理课堂、批改作业等,了解教师的具体工作内容,同时能熟悉中小学、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第三、四学期主见习内容是观察并记录基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了解指导教师的教育理念;第五、六学期学生大三,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可以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环节中进行应用,“在做中学”,边实践边反思;第七学期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前面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后,可以尝试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如学前专业学生可以创设幼儿园新游戏,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关于个人成长的小组团体活动等。另外,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说,600多所地方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型和职业教育型转。这也是我们进行全程实践教学的一个原因。基于此,目前很多高校进行课程改革,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和实验课时。因此我们现行有很多实验和实践课要上,有很好的合作平台,实验课可以在实验室做,也可以带领学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上,如“发展心理学”幼儿言语发展能力实验,我们带学生到幼儿园和孩子们直接对话交流,观察不同年龄幼儿言语发展水平和特点,直观、生动、形象,学生收获也比较多,在了解孩子言语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思维发展特点,一举两得。

(三)集中专业实习,增加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务实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

师范生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能上讲台授课。因此在第七、八学期为师范生安排8~12周的教学实习,所有师范生要下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能力锻炼。有前面6个学期的见习基础和三年半的大学专业课程熏陶,这一阶段是学生提高和拓展的关键期。学生可以到不同教师的课堂去观摩、学习,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兴趣,自己撰写课程教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经过不断修改,实现能亲自上台授课的目的。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继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相关创新性教学活动,如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利用实习基地的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为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沙盘指导等,形成个人教育、教学的特色。第八学期也是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时期,学生实习的同时,也会进行实地访谈和调研活动,增强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完成毕业论文。经过这样不间断的见习、实习,师范生增加了对自身教师教育能力的认识,对将来的工作岗位具有什么特点等都有了清晰的认知,这对他们马上要进入的职业选择与定岗工作阶段非常有帮助。

(四)双导师指导,不断反思,改进实践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效果

学生每一次见习、实习都由学校分配的见习指导教师负责,在见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跟指导教师联系,同时指导教师也会对到自己负责的学生提出一些要求,保证他们的见习活动能顺利完成。另外,在实习基地,实习院校会给学生分配指导教师,有些基地甚至可以一个学生配一个教师,这样学生就可以全程跟着自己的指导教师,得到认真细致的指导,也能深入指导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和学习。我们非常重视每一次的见习实习后的反思,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立刻对这次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特别听取学生的意见,然后不断调整安排,与实习单位沟通,以便见习、实习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真正起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作用。

三、地方院校全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及反思

(一)地方院校全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经过不断摸索,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对2013级师范生发放了全程实践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调查总人数为396人,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结果显示,有62.6%的学生认为第一学期的“专业思想导引课”非常有必要,97.3%的学生认为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对自己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帮助,60%的学生非常赞成这种模式,愿意积极参与,48.7%的学生反映在实践中基地指导教师对自己帮助最大,26%的学生觉得实践过程中接触到了中小学生、幼儿,对自己影响最大。全程实践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师范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他们从书本上学的东西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不再觉得理论枯燥无味;实践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书本上没有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和自己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二)地方院校师范生全程实践教学的反思

一是在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对自己帮助最大,我们采用的是“双导师”制,也就是说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擅长理论研究,缺乏基础教育经历和经验,对学生的帮助显得不够,因此非常有必要在以后的合作过程中把合作基地的骨干教师“请进来”,给学生授课或开办讲座,而我们的教师要“走出去”,和学生一起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体验、丰富自己的经历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指导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是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感想及反馈会上提了很多意见和要求,如每次见习安排不一样的学校需要每次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指导教师,如果能固定学校、固定班级对自己的见习应该更加有利;还有的学生提出想到中学见习,有的想到小学见习,或者两种层次的学校都想体验一下,不知道学校能否考虑。这就需要我们今后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在可操作的范围内给予更合理安排。还有一些学生对见习、实习不够重视,对教师安排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给实习基地教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何更好地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方面。

三是实践合作单位的教师普遍反映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具有很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加快他们工作后适应工作岗位的速度。但是实践基地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如学院在实践后的反思和总结能不能及时反馈给他们,以便指导他们今后的工作;高校教师能不能与实践基地教师加强合作与交流,在他们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学校的帮助,特别是科研方面;等等。这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改进的一个方面。

地方院校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如何能让我们的师范生成长为合格甚至优秀的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全程实践教学模式要走的路还很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向明.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杜丽娟.基础教育新型师资培养模式的实验性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4).

[3]王立康,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对u-s合作模式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