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提升集体领导力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新”技能人才——专访杭州市萧山区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许红平

  • 投稿吴寒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165次
  • 评分4
  • 39
  • 0

本刊记者 高灵芝 刘飞

2014年,杭州市萧山区高级技工学校大部分专业首次列入中考第二批招生。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学校实现了从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到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再到高级技工学校的大跨越,实习生被中科新松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水务集团、供电系统等知名央企、国企争抢。

学校紧跟现代企业发展步伐,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新”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者。本刊记者专访了杭州市萧山区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许红平,解读他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认识。

《职业》:许校长,一年前您在讲话中提出了“技能立国,实业强国”的观点。时至今日,您心中对技能人才的信心是否出现过动摇?

许红平:技能型人才强则实业强,实业强则国强,这是国际通则。实业是创造社会的基础,是国家强盛、人民富有的根本,而技能人才则是强实业的根基,其地位不可能因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而动摇。

即便是现代企业,也离不开“新”技能人才。受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传统企业以牺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代价的粗犷型经济发展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时代的发展使现代企业产生诸多新特点。这并不代表着技能人才再无用武之地,而是要求学校关注现代企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文化特点,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新”技能人才。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会过时,但需要的是与时俱进。

《职业》:您认为现代企业文化有哪些特点?“新”技能人才和传统的技能人才相比“新”在哪里?

许红平:现代企业文化主要体现为速度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虚拟文化以及融合文化。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和时间的竞争。新产品的研制时间越来越紧,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顾客不但需要产品有良好的性价比,而且希望通过互联网得到“零”交货期或瞬间服务。这就要求企业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向着“高、精、尖”方向发展。把技能作为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的思想已经过时。

近十年来,人类知识大约以每3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营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严峻挑战。IBM、HP、Cisco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自觉完成自身技能的更新换代。

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意经济。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创新是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创新文化要求技能人才深刻理解“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理念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游戏规则,具有借助自身技能将创新思维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

在企业的各种资源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虚拟文化可理解为通过技术监督局、专利局、互联网和其他媒体使无形资产增值的人文环境,例如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网页和广告宣传等。虚拟文化使得企业的运作具有法律保障和快速高效的特点。技能人才不能仅仅是只懂技术的“工科男”,也要懂得宣传、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这也为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学历要求。

人类社会现代化进入到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的阶段。企业之间由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现代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技能人才既要做到对于专业技能的相关领域都要略知一二、关键领域要技高一筹,更要提升自身的哲学、人文、科学等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和其他企业的合作中实现更好的对接。

总而言之,技能专、学历高、学习力强、创新思维活跃以及综合素质突出是现代企业对于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综合素质突出尤为重要。

《职业》:职业院校在“新”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许红平:学校首先要明确的便是近些年来人才评价标准的转变。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和广泛合作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文凭论高下”和“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职业教育应当对学生的就业负责,应当从技能和文凭时代走向能力和素质时代。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应来自于社会和用人单位。为了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我校专设了“对接产业”系部,负责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系、自动化技术系、现代建筑技术系、现代服务系、文化创意与应用设计系、现代农艺技术系等系部的产业对接问题。只有对于技能人才的评价观念改变了,才能彻底摆脱以往功利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就业难和企业人才稀缺的尴尬局面,从而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和高速度发展、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其次,“新”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注意教学德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技能培养的放松。

在教学方面,我校明确了职业素养、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划了基于学生心理发生的教育顺序,即按培养职业认同感→产生需求→激发动机→确定目标→进行规划→产生兴趣→主动学习的顺序组织教育;制定了合理规范的课程标准,包括课程设置、课程要求、授课时间、课程教材以及课程的中高职如何衔接等内容。

在德育方面,对学生进行基于“仁义礼智信”的职业素养教育。除此之外还包括激励教育、责任感教育、美的教育、幸福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校团委和学生会活动,班级主题月、主题周、主题日活动以及社团活动紧紧围绕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我校还为“新”技能人才规划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高级工+助工”→“技师+工程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副总经理→总经理”的管理技能型人才方向;“销售员→销售经理→地区经理→销售副总经理→总经理”的销售技能型人才方向;从事产品开发和设计的研究技能型人才方向以及自主创业。规划这些“新”技能人才未来发展方向,就是为了使他们真正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力量。

《职业》:您个人认为,“新”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难点是什么?

许红平:最难的便是执行力的问题。关于“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我校已经制订了“名校”战略、“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以及“一体两翼”的培养模式等顶层设计,在实训基地以及师资队伍等软硬实力方面进行更新提升。如何使学校的战略意图落到实处,使各项规划在师生之间有条不紊地铺展开来,是“新”技能人才培养的难点所在。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学校的集体领导力。

如果学校的每一位领导都是一个分力的话,组成的合力便是集体领导力。集体领导力是一种动员大家为了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奋斗的艺术。“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各部门领导明确目标,形成合力。学校领导干部应从人品、行动、思想、借力四个层面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领导力的第一要素是人品。人的品格是人最重要的特征,其中诚实正直、宽容忍让、和善利他、眼光长远、才华横溢、充满激情是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人品既体现在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态度上,即自制力和亲和力;也体现在知识、能力的吸收和释放上。知识和能力的吸收依靠学习力,释放依靠创新力。培养自己的自制力、亲和力、学习力和创新力是学校各部门领导在人品层面需要做出的努力。

领导力的第二要素是思想,即思维层面的运动。它是谋胜之源。思想包涵着智慧和胆识两个方面。智慧体现在由外而内,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反映智慧的有洞察力和谋划力。胆识体现在由内而外,从主体到客体的过程。这里的“内”指内心的决定,是主体的思维过程;“外”是指主体思想对外的影响,向客体施加影响力。反映胆识的有决断力、感召力。各部门领导需要在洞察力、谋划力、决断力和感召力四个方面锻炼自己的思想。

领导力的第三要素是行动,它是在思维层面完成了一系列动作之后,要将决策付诸实施的过程。行动是成功的基础,任何好的思想,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都等于“零”。行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筹事、把控事,就是要把得住大局、把得住关键、搞好组织协调,具体体现在组织力和协调力上;二是激励人、把控人,就是要激活内驱动力,让人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做事,具体体现在导向力和激发力上。

领导力的第四要素是借力,即在人品、行动、思想相匹配的前提下善借外力。荀子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也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方法,我们可以拿来,化作己有,去巧妙运用,一定会事半功倍。

借,是个人成功的法宝。周文王借助姜尚之力完成了讨伐商纣的大业;齐桓公借助管仲之力成就了春秋霸业;信陵君借助侯嬴的力量而得以窃符救赵;平原君借助毛遂之力而使楚国出兵;孟尝君借助冯谖之力使王位失而复得。借助外力能够生出无穷的力量,从而达到自身难以达到的目标。善借外力,不是要一味去依赖外力,而是要依托外力自成长、自发展、自强大。善借外力是短的延伸、弱的强化、双翼下的疾风、双足下的大地。另外善借还要善还,即感恩外力,以图再借。

而“外力”应包括人脉力和趋势力。其中“善借”人脉力应以“品”“思”“行”为前提、别人认同为基础,主动去借而且要善借、巧借,让别人肯借且借给你的是你需要的精华。“善借”趋势力同样要以“品”“思”“行”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趋势、顺势而为、有作有位。

品、行、思、借四方面相结合,才能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集体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