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 投稿毒辩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266次
  • 评分4
  • 97
  • 0

宗汉卿 邵鹏 李扬

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职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准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指出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总结了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探讨了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举措。

就业指导的意义

就业指导在当今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其服务对象为学生,更因为其对学生未来就业、职业发展以及学校办学体系产生的深远影响。就业指导是一个通过了解学生心理,分析学生特点及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形势和政策,以科学专业的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就业方案,并引导其最终就业,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

就业指导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真正地了解自己、发现自我,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认识到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身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认清就业形势,摆正心态,积极做好自身准备以应对未来求职竞争;培养自主职业规划能力,激励其自主思考,对在校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培养健康良好的就业心理,对待求职和就业采取平和的心态,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进行职位选择时要学会冷静思考,结合自身特点、理性就业。

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职业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和理念,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就显得更加必要了。学生通过接受就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和更大空间的职业发展,学校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从就业反馈情况总结出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教学课程体系有待优化的方面,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无差异化指导

围绕学生开展普及性的活动如求职技巧讲座、简历制作课程和用人单位见面会等在就业指导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活动向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得与就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平台,培养其应普遍具备的就业能力。但与此同时,每位学生个体也需要符合其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差异化指导,一味采取“集体化”的指导方式是不可取的。“一刀切”的解决方法很有可能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令自己满意的就业,人职没有做到优化配置。

2.点断式指导

有些院校只针对即将毕业或实习的学生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重在突击,而没有实现指导工作的贯穿,有种“临时抱佛脚”之感。就业指导对于学生而言不应仅仅是在实习或毕业时的指路灯,也应是他们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和不断提升的动力保障。一时的指导并不能让学生迅速做好从心理到行动上的武装,相反,大量信息的短时间灌输反而会引起学生对就业的焦虑、恐慌心理。

3.关注就业率,忽略就业质量

就业率无疑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但就业指导工作的关注点不应只停留在就业率上,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就业质量,如学生选择的工作与其自身条件是否相符,是否能够满足学生长期职业发展的需要。忽略就业质量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做到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首要目标,本末倒置,也就失去了就业指导工作真正的意义。

4.缺乏实践性活动

理论指导一直以来都是就业指导的重头戏,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却缺乏上战场前的演练,导致“会学不会用”。就业指导活动多倾向于讲座、课堂等这种一对多、单向性强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互动并不多,这样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他们对传授的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优化就业指导工作的举措

1.以学生为本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辅导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在进行指导工作前应了解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心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个人性格特点和职业理想等,只有掌握不同学生的个体情况,才能针对其特点制定出适用性较强的就业指导方案。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时,以学生为输出和创造的主体,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和提升自己的平台。

2.全程化指导

让学生从入学起就了解未来就业形势、需要的工作能力和资质,以鞭策他们学好专业知识,合理规划在校生活,从思想、心理、行动上做好求职准备,在未来工作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就业指导工作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个连续性的、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性活动。高职学生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学生的专业认识和自我认识时期,让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主要就业方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一些职业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性格特点,让其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思考;第二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时期,通过课程学习或教育讲座等形式为学生进行知识普及,同时伴随举办一些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活动,如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规划比赛等,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应用学到的技能本领;第三是给予学生实战指导和求职技巧辅导时期,鼓励学生实习,通过实习情况帮助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改进建议,向学生传授制作简历和面试技巧策略等,做好上阵前的准备工作。

3.创新工作方式

传统就业指导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形式偏向单一、信息传播不迅速、学生参与程度低等。举办讲座和组织课程学习过多强调对学生理论意识的灌输,缺少对其深入专业的引导,不能保证学生自主规划能力的培养和对就业信息的及时掌握。因此,要做到对学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指导,就要打破固有模式,创新工作方式。

就业指导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举办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规划比赛、简历制作竞赛、求职知识问答、模拟面试等活动,拓宽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运用到多方面有关求职就业的理论和技巧。通过学生的比赛表现和整体情况,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也可以总结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成功和不足,以便后续更合理有效地开展工作。除此之外,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渠道和平台也要多样化。高校要加强新媒体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运用,通过使用多样的现代通讯手段,例如校内数字平台、微信平台等,将辅导内容、就业政策及招聘信息等内容及时传达给学生。沟通渠道多样化也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

4.注重反馈与总结

正如要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一样,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反馈、总结与改进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收集反馈信息为优化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对在校学生要进行有关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调查,包括对目前指导工作满意的方面、想通过指导提升自身的方面、对指导工作的建议和意见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指导内容,使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此外,还要注重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搜集。就业指导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与职位的合理匹配,因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后续反馈才是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最真实准确的评价。向毕业生了解就业后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情况,从用人单位那里听取对于学生日常表现和工作状态的评价,对这些反馈信息加以整理和总结,为学校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改革依据。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提升理论,这样才能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动态中不断发展,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