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美日两国高等医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投稿猫喵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576次
  • 评分4
  • 57
  • 0

李明洋

(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辽宁沈阳11012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和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逐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样的压力下,医学教育需要适时做出改变,借鉴美、日等国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出更高水平、更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医学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改革;课程综合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177

医学,是一门更新速度极快、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虽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起始于19世纪初,又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但是相比于欧美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医学教育明显缺乏经验,而且长期受制于我国古代“科举制”思想的影响,缺少更多的创新精神。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疾病呈现低龄化和高频化。因此,我国对高水平的医学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而提高医学教育水平是培养出优秀医学人才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应当对医学生的培养方式进行更多的探索,对培养观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满足社会新的需求。本文先提出了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接着介绍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先进经验,最后简述了我国医学教育应当做出的一些改变。

1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还比较落后,“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的联系不够紧密。授课方式仍以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为主,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进行机械性记忆,缺少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学习不够系统化、精确化,同时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等进入临床和实习阶段,随着原知识点的遗忘和对新知识的摄取不足,学生很难做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大大降低了学生成为实习医生时的业务水平,也使得实验和实习课程达不到预期效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还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另外,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医学教育改革不断,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2012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迈出医学教育改革的一大步,但是由于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各大高校缺乏对改革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也缺少时间和经验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相应改进,导致现阶段实际情况并未达到改革的预期结果。而且目前的医学教育改革,大多是政府行使职能对医学院校进行干预,而学生、教师和患者才是受改革影响最大的人群,改革能否真正满足他们的需求应该成为改革的重点关注。这样的改革才是对症下药,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2美日两国医学教育的优点

美国的医学教育分为“高等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终身医学教育”三个阶段,其体系以精英教育为主要特征[2]。学生先在大学完成四年的本科教育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再进入医学院学习四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医学生必须通过全美医学院校资格认证委员会(LCME)组织的全美医师执照考试(USMLE)的前两步考试。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医学生进入委员会认可的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和技能培训,再通过第三步考试后,就可获得全美医师执照,获得独立行医的资格,但此时只能作为全科医生在社区或基层医院开展工作。如果想成为专科医生,则需申请参加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在通过相应专科委员会的考试并取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后即可在大型医院从事专科工作。此时的医生相当于我国的主治医师,具有很高的地位和收入[3]。全美医师执照考试堪称世界上最难的医学认证考试,如此严格和规范的考试,注定培养出的医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且相比于我国的执业医考试,其多步考试中既包括了基础理论和病例分析,又包括临床技能考试,还设立了医生向病人问诊一科以考察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所以其医生具备更多的临床技能和沟通技巧。而且美国的医生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这也为良好的医患沟通打下了基础。

日本医学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性课程体系的建立。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具体的学科为独立单位开展教学,学科之间缺少关联,内容多有重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而将课程整合之后,各门学科和人体各大系统各大器官交叉深入,比如教授循环系统时将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学科与心、肺等内容整合讲授,使得教学内容得到优化,相关知识得到更详细的说明,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应用。另外,日本更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组织学生成立科研小组,跟随学校的教研室或其他机构的实验室开展科研见习与研究,还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参加学术会议,使其了解到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日本还开展了医学情报类课程,即要求老师在正常授课的同时加入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增长学生的见识的同时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其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为未来的临床或研究工作打好基础[4]。虽然我国很多院校也开展了整合课程,但是很多只是表面上把几个相关学科放在一起教授,并没有达到日本这种学科交融的境地。而且日本医学教育的学制是六年,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学生就不能进入下一年的学习,这样严格的规范也是我国所欠缺的。

3美日医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深化医学教育体系改革。医学教育应当着眼于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需求、满足于社会需求。如今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人口基数大,病情种类繁多复杂,所以需要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但是医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而应当成为终身教育。学生在毕业后接受严格的临床规范训练,是使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有力保证。目前我国刚刚施行规培制度,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依然为社会所诟病,但同时规培期间对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并没得到满足,所以规培制度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我国应借鉴欧美、日本等国的先进经验,消除规培带来的新的矛盾,使规培真正能满足学生、医生、患者等社会诸多角色的需求。我国需要继续为医学教育制定长远的目标与规划,积极推进科学体系的建设。

(2)促进课程综合化改革。课程是医学生获得教育的主战场,若想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就必须重视课程的改革。医学院走出来的学生不能仅仅是只读书本,必须得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5]。目前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均趋于综合化,注重各科之间的衔接、交叉和相互渗透,我国也应当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各大医学院校需要多多调研与交流,制定出适合医学生学习的整合课程,使学生学到更系统更印象深刻的知识。而且学校还应当合理安排实验课,不能让实验课和基础课割裂开来,让实验课加固理论课的知识。另外,在当今医患矛盾突出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更应当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这需要医学院校增开更多的人文学科课程,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情商和崇高的医德,把医德教育同医术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未来工作时形成人性化思维,缓和医患矛盾。

(3)鼓励科研、实践和创新。从国际范围上看,我国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直明显不足。要对这种现象做出改变,必以教育为先。所以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开展科研见习活动,提升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参加和组织学术研讨会,多交流多沟通,把握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学动态。同时医院也应该为学生敞开大门,给学生提供早期临床见习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术水平,无论对学生未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临床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黄磊,毛乐乐,卢星星,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多方需求[J].西北医学教育2014(6).

[2] 马静,岳毅刚.欧美国家医学教育体系对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中国医学创新2014(6).

[3] 金为民,陈蓉,周栩,等.中美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J].当代医学(4).

[4] 张鹏霞,吕少春,宋汉君.日本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与启示 [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8).

[5] 王艳,王欢,赵新利.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改革分析[J].科技信息,2014(3).

[作者简介]李明洋(1994—),汉族,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学生。研究方向: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