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学设计论文范文,教学设计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在学生的问题中“相遇”

  • 投稿狐狸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97次
  • 评分4
  • 51
  • 0

贵友林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210018)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如何用竖式计算,然后交流疑问。学生提出了3个问题:(1)两个部分积中第2个部分积的前面是否要写加号?(2)第2个部分积个位上的“0”是否要写?(3)用上一行的数去乘下一行的数,还是用下一行的数去乘上一行的数?

先看第1个问题。这节课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

生 (指着图1所示竖式中的加号)我想告诉你们,竖式底下是不要写加号的。

生 我反驳。如果那里不写加号的话,那人家还以为你会写其他符号呢。所以我觉得,这儿是必须得写加号的。

生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因为我发现,这里是10乘上面一个数,乘出来的肯定比上面一个数大,所以这里肯定是加法。

师 暂停一下。这里,大家在讨论什么问题?

生 刚刚讨论的是,那个加号能加,还是不能加?

生 刚才我们讨论的是,这个加号一定要写上去吗?还是不需要写上去?

(教师让认为“要写”和“不要写”的学生分别举手,全班大约各有一半的学生分别支持两种想法。)

生 我认为这个加号可以写,也可以不写。

不写的话,只要你能看清楚就行。

师 看清楚什么?

生 看清楚这里是加。如果你自己不能准确地判定这里是加,你就写上加号。

师 我想,大家应该听明白了。(指着图1所示竖式中两次相乘的积)这里的两个数要——相加。你知道它们要相加吗?

(学生纷纷点头。)

师 那这里的加号,就可以——不写了。通常情况下,这里的加号可以不写。(指着图1所示竖式中第2个乘数前的乘号)那这个乘号呢?

生 (齐)一定要写。

生 如果你不写的话,人家还以为你做的是加法呢。

师 那个乘号告诉我们,这里算的是什么?

生(齐)乘法。

从这个片段中可以看出,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避,也不包办,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算法的理解。

回想我们以往的设计,一般不会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觉得这不是问题,我们以为学生都知道。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再看第2个问题。我们以往也常常对这个问题一带而过,直接告知学生积如何“对位”以及不要写后面的“0”。但是,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并讨论,便在明晓算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理解性的认识:“0”写和不写,都是可以的;重要的不是在竖式中写“0”,而是在头脑中明白这个积是怎么来的,它表示多少。

最后看第3个问题。这是由一位学生的竖式算法引发出来的问题。其中的两种算法可分别简称为“上去乘下”与“下去乘上”。我们习惯的竖式计算过程是“下去乘上”,但一些国外的教材中采用的竖式计算方法是“上去乘下”。我以为,这两种算法都是可行的,只是习惯不同而已。而课堂上讨论这个问题的价值则在于,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对别人想法的认识与尊重。

学生的这3个问题,在教师的眼中,或许都算不上问题,也可能根本就没想到过。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问题是由教师提供给学生思考、回答的。在教师牢牢控制着的课堂教学中,基本不会出现学生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意识到,不出现问题,不等于学生没有问题。当真正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如何解决时,课堂就可能会出现很多预设之外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问题的价值与意义,从问题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分析学生的疑惑。这,关乎着教师是从教的角度设计教学,还是从学的角度设计教学。

教学,基于学生,为了学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常常在问题中“相遇”。不要总以为教师设计的问题是“高大上”。波利亚告诫我们:“让你的学生提出问题,要不就像他们自己提出的那样由你去提出这些问题;让你的学生给出解答,要不就像他们自己给出的那样由你去给出这些解答。”对学生来说,交流、研讨同学提出的问题,更具有可接受性,可以获得更多的安全感、自由感、成就感,进而更积极地向全班敞亮自己的想法。对教师而言,可以从学生所提的问题中了解学情,进而及时地调整教学预设,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度与有效性。即便对于自己预设的问题,教师也要先审视一下:这是学生的问题吗?课堂的生动与有效,更多地来自教与学的贴近,来自教师组织下的生生互动。

类似地,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有“改错题”这样的练习。对此,教材中往往有所预设,但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生成的具体、鲜活的错误,及时用学生真实的错例替换教材中预设的错例。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另一个极端。学生提出的问题,不都是“好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辨析与甄别,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好的问题,应当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核心,逐步地学会数学地思维。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少一些“想当然”,少一些自以为是。当教师的思维带上了学生的色彩,达到必要的“学生化”之后,教的过程就会自然地与学的过程融为一体,教学就会进入“师生相融、共识共进”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