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探析

  • 投稿ze r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12次
  • 评分4
  • 57
  • 0

谢武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学生工作部,福建福州,350015)

[摘要] 大学生职业意识既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着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大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因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职业意识社会化程度不高,职业意识缺失现象较为严重。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程度,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社会、学校、家庭应该清醒认识到大学生职业意识缺失所带来的危害,把握其发展特点,多方配合,合理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以达到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和谐统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意识社会化;职业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53?03

[收稿日期] 2015-02-06;[修回日期]

2015-03-31[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2013 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13477S)

[作者简介] 谢武(1978-),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一、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

社会化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是一个描述个体的人与整体社会之间关系的概念,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理解和认同社会规范和制度,培养自己的社会角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责任的社会人的过程[1]。

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是大学生对社会职业角色认知、今后在社会中希望承担的职业角色设计以及对角色能力学习适应的过程。具体地说,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是大学生在大学这一特定阶段以正确的认知为前提,健康的心理为核心,良好的职业参与行为为目标的统一整体。从认知层面上看,它是大学生通过学习对自身素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情况的判断和对目标职业的现状、发展前景的认知,即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从心理层面上看,它是大学生以自我知识体系为依据,以职业情感为基础进而树立起的职业价值观念、职业品德;从行为层面上看,它是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职业知识、技巧,积累职业实践经验的一系列自我同一性的过程。

二、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的特点

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与其他方面社会化有共同特性,但由于大学生主体的特定性,使其职业意识社会化又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过渡性

大学生无论是生理发育还是心理发育都已基本成熟,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及参与社会实践,开始逐步思考并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说,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是大学生由“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二)主观能动性

随着理性思维的发展,大学生自我内化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职业意识社会化的内容不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当大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时,他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选择,吸收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的信息,在已有知识框架下,形成职业倾向。因此,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社会化具有鲜明的主观能动性。

(三)可塑性

大学是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正式成员的重要准备阶段[3]。在此阶段,大学生对于职业意识社会化方向和职业内容有了初步的判断、选择能力,开始思考如何将自身职业理想同职业社会化有机统一。但大学生职业规划具有较多的理想化的成分,在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上具有不稳定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程度不高,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又具有可塑性。

三、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职业意识缺失的表现、危害及原因

“90 后”的大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长辈的集中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强。长期成长在象牙塔中,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较少,对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缺乏直观的认识,这就导致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缺失。

(一)大学生职业意识缺失的表现

1. 社会价值观念淡化

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其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些大学生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时主要强调的是“自我需要”,更多是从个人方面考虑,把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放在首位,忽视甚至无视“社会需要”,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大学生择业观念趋向务实化,在就业地域选择上局限于东部沿海或经济发达的内陆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把追求物质、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与社会整体的主导价值出现了较大的反差。

2. 期望值居高不下

当前,许多大学毕业生未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过高地估计自身职业素养,求职视野局限于待遇优厚的“热门”行业,把一线城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作为实现自身理想、展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就业期望值过高、个人职业定位与社会需求匹配程度低就成为许多毕业生择业时的首要问题。一些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艰苦、位置偏远的单位在招聘时常常遇到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3. 职业素养缺乏

职业素养是职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进行考察时都把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职业素养作为重点内容。当前,部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常以职位高低、经济待遇的多少作为下一步发展的基础,忽视了职业职责、内在品质、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养成,甚至有个别大学生在签约后遇到更好的单位就轻易违约,这些都是职业素养缺乏最明显的体现。

4. 职业意识随意性大

一方面,大学生在求职中,广撒网、多收获的行为比较普遍,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只要有合适的薪酬,可以不在乎行业或工种;另一方面,当今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倾心于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跨国公司等,存在对单位性质选择上的从众心理,这也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清,就业目标不切实际,随意放弃就业机会,使就业困难加剧。

(二)大学生职业意识缺失的危害

大学生职业意识缺失会导致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与社会需求脱节,择业方向偏离,使大学生难以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1. 不合理的人才流向不利于地区、行业间的协调发展

较之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福利待遇优厚的行业,偏远地区、艰苦行业很难吸引到优秀的大学生。人才储备的不平衡又加剧了地区、行业间发展的不平衡,这样就形成了不合理的人才流向和地区、行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恶性循环。

2. 专业不对口造成的人才资源隐形浪费

近年来,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物质待遇,忽视了所学专业与应聘岗位的匹配程度,毕业生就业后所学专业基本荒废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中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专业人才的不断“外流”,宝贵的人才资源出现隐形的浪费。

3. 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

面对就业压力,个别学生在竞聘工作岗位,特别是一些条件优厚的职位时采取伪造资格证书、编造就业简历、篡改就业推荐表、签订多份就业协议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求职招聘行业秩序,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4. 人才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现代社会是一个角色分工的社会,职业多样性和个性差异性的存在,使得个体的个性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匹配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置自己的能力、个性、兴趣于不顾的盲目性,不能把理想和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很难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利于自身发展。

(三)大学生职业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归根到底植根于社会价值关系,是不同社会意识和社会矛盾的具体反映[4]。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又影响着社会价值关系的形成。

1. 经济因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价值考量标准不自觉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随着新的参照系的出现而发生变化。大学生群体对因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而引发的价值评价标准变化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他们更多地采取具体的市场经济标准以取代抽象的政治标准和传统的道德标准,从“功利”及“工具”的视角来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其长远需求退位[5](14)。

2.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舆论、新闻媒介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职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倾向,这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差异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入,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在心理和文化的深层次层面促动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转变,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冲击,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又未能对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渗透予以有效的反击,这就造成大学生更容易被短期利益所迷惑,在评价事物、择业就业、决定取舍时价值取向发生错位,倾向于选择更能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所谓社会地位高的目标。

3. 社会制度因素

我国职业准入制度尚未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户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跨区域信息共享的人才市场网络和就业服务机构尚未建立健全,人才交流缺乏相关机构的正确引导。这些与就业有关的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就业面的拓宽,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评价标准。

4. 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个体职业意识产生、发展、初步确立的进程中,周围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如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对个体职业意识的作用不可小视,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性。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家庭生活环境,随着接触外部开放环境机会的增多,视野更为开阔,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发展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毕业生择业时,家长往往根据自己的职业现状以及对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发展前途的思考影响子女的就业选择[5](16)。

5. 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生在其进入大学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职业教育,职业意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近年来,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一方面,高校进一步加强了就业咨询体系、全程化跟踪指导体系、与学生紧密联系的职业指导课体系的建设,但与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相比,总体上还是相对滞后。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上将就业率作为对高校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高校在这一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制约下往往一味地“鼓励”毕业生尽快就业,高校大学生在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各种职业价值观念问题被高就业率的数据所掩盖,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脱节,这都会导致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困惑。

四、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的培养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

一是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健全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就业工作法制化进程;加强就业监督,建立信息公开、信息共享、机会公平、竞争公正的就业市场,帮助大学生树立公平竞争的职业意识,减少因就业信息不畅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坚持正确的职业意识导向,旗帜鲜明地倡导艰苦创业和奉献精神,体现正确的价值目标和标准。通过制定政策,发挥政策利益调节和刺激功能,增强边远贫困地区就业的吸引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国家建设需要的地区去工作,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三是建立健全创业扶持体系和社会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现有的就业保障体系中,大学毕业生创业的奖励机制和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因此,创建并逐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帮扶和就业保障体系,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二)发挥高校的教育作用

高等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时,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时代性、全面性和效用性。一是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意识教育时,应配合利益导向原则,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奉献社会和个人待遇的关系,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苦乐观;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职业的社会地位,把职业理想放在优先地位,树立科学的职业地位观;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追求物质待遇的关系,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意识。二是要加强培养大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建立起低年级注重培养职业意识、认知职业方法,高年级注重培养求职能力、加强就业心理咨询为主要内容的分级培养职业意识教育模式。三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帮扶。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社会需求与自身就业期望值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就业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学校要提供就业心 理咨询服务,避免因就业挫折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四是要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高校要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加入创业教育的内容,注重从低年级开始加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教学计划,以弥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因起步晚、发展缓慢所带来的成效不明显的问题。

(三)重视家庭的正面引导

家庭在承担传授生活技能、灌输社会价值观等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兼有大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职责。在“就业大众化”的浪潮中,家长应该利用与子女交流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子女培养正确的职业意识,帮助子女认识到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准确的职业定位是成功实现就业的根本前提。家长要从社会的需求出发,与政府和学校共同配合,合力推动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子女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念。

在大学生职业意识社会化过程中,必须面向未来的职业需求,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职业意识社会化的规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同时,让大学毕业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前途,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薛永苹.论大学生的社会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9,166(4):24-26.

[2] 杜蕾.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浅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4,19(2):14-15.

[3] 童心刚,成祖松.大学生社会化的实现模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145-149.

[4] 雷腾.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36.

[5] 张伟.当代大学生职业意识的缺失与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