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的“经典英文电影”课堂有效设计——以《阿甘正传》为例

  • 投稿Andr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233次
  • 评分4
  • 73
  • 0

任秀,邓军,段慧如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 “经典英文电影”作为大学英语高级阶段的人文素质选修课,是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以《阿甘正传》为例,利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设计原则和课堂教学过程,提出了整体设计“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经典英文电影;《阿甘正传》;大学英语;课堂设计;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 H3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70-04

[收稿日期] 2014-12-01;[修回日期] 2015-01-10

[基金项目]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湘教通[2013]223号);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研究项目“中西文化专题”课程设计(2014年);“跨文化交际”选修课“先学后教”教学研究(2014年)

[作者简介] 任秀(1977-),女,四川乐山人,中南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跨文化交际;邓军(1971-),女,湖南隆回人,中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段慧如(1964-),女,湖南武冈人,中南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跨文化交际研究。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放映英文电影或英文电影片段。英文电影中,那些经美国电影学院(American Film Institute, AFI)评选出的百部经典电影,或历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可以作为经典英文电影材料。它们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译、写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异族文化意识与态度的培养[1],经典英文电影又富含浓郁的英语文化气息,正是学生了解和感受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重要渠道;并且,经典英文电影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也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高校对“经典英文电影”课堂定位的不同和英语教师使用目的的不同,教师对英文电影课堂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出现了英文电影教学的随意性、低效性的现象,学生感觉对英语学习帮助也不大[2]。笔者以中南大学开设的大学英语高级阶段人文素质课“经典英文电影”为例,探讨如何突破传统低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整体设计“经典英文电影”课堂、改进英语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更佳的英语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学的人文化、交互化、立体化和多元化。

一、“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

(一)“建构主义”理论及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从皮亚杰(J. Piage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3],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相关的教学理论已日趋成熟。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双向的建构过程,个体的认知结构便是在主体对客体的“同化”和“顺应”的平衡过程中,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逐步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4]。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课堂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认知主体、在建构新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在皮亚杰等研究的基础上,乔治-加农(George W. Gagnon)和米歇尔-柯蕾(Michelle Collay)等人对建构主义理论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总结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CLD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Design)所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5],即“创设情境(Developing Situations)、提出问题(Asking Questions)、搭建桥梁(Building Bridges)、组织协作(Organizing Groupings)、展示成果(Arranging Exhibits)和反思过程(Inviting Reflections)”。丰玉芳阐述了这六大基本要素的具体意义[6],认为创设情境是指要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现实生活的学习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出问题即提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深入地探讨问题,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搭建桥梁是将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搭建起通往新知识的桥梁;组织协作即通过分组互助、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展示成果即是小组将学习所获取的知识或对问题的解答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完成知识的应用;反思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反思和评价,完成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教学目标和设计原则

作为高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经典英文电影”课堂,所选择的英文电影应具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供探讨和学习,要富含英语国家浓郁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此外,所选择的英文电影还应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价值可供探讨和挖掘,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鉴于此,“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教学目标至少要达到:① 丰富英语语言知识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即学生要掌握电影中的语言亮点,并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正确地使用这些语言;② 理解电影中涉及的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③ 探讨每部电影显著的艺术特征,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基于建构主义观下的“经典英文电影”课堂设计原则,要将学生放到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首先,课堂要为学生创建丰富而真实的学习交互情境,包含欣赏电影前的情境导入、电影赏析中与电影的交互情境、小组讨论中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情境、成果展示中与学生和老师的交互情境等,学生在各种形式的交互情境中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其次,要设计并提出有效问题以供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所学知识;然后,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学生通过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通过协商、讨论等形式,建构起新知识;最后,学生再通过小组成果汇报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身学习进行评价和反思,进一步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找出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构建,并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阿甘正传》的课堂设计

为具体说明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进行“经典英文电影”课堂设计,我们选择以《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为例,探讨将“经典英文电影”课作为大学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具体课堂教学设计。《阿甘正传》于1994年上映,并在1995年美国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赢得11项奥斯卡大奖。《阿甘正传》所再现的美国社会历史与文化,以及其丰富的英语语料价值和高度浓缩的有关人生价值的探讨,使其成为英文电影经典中的经典。

电影《阿甘正传》课堂教学目标可以为:一是通过听、说、翻译、讨论和写作等强化训练手段,学生学习并掌握电影里的语言精彩片段,并在实际的英语交际中使用这些语言;二是了解电影里涉及的美国历史文化,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探讨有关人生的话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四是学会如何欣赏电影里的各种象征物,提高对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旨在引起学生对该电影的关注和兴趣,了解如何更好地欣赏电影,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面的课堂交际情境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在赏析《阿甘正传》之前,教师可以对电影做简要介绍,或者引入好的影评稍作评论;也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介绍《阿甘正传》的经典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以高度的热情投入该课堂的教学。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如介绍该片的男主角汤姆-汉克斯(Tom Hanks),了解其精湛的演技是成就《阿甘正传》经典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进一步讨论该电影成功的其他因素。

(二)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即教师从学习情境中选择出与该课堂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从而为后面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7]。提出的问题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生从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纽带。提出问题是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旨在为课堂小组协作学习做好准备,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的专注力,并了解电影欣赏阶段时的重点。

围绕《阿甘正传》的课堂教学,其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可以为:①《阿甘正传》中有很多经典的语言,哪些触动了你?为什么?②《阿甘正传》中涉及到的美国历史与文化知识有哪些?③ 电影中有哪些象征物?代表或象征着西方文化怎样的人生观或价值观?

(三)搭建桥梁

电影欣赏阶段是学生带着课堂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赏析《阿甘正传》电影的阶段。在赏析电影的过程中,学生主体搭建起与电影这样生动形象客体之间的桥梁,在与电影的实时交互中,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内化,从而进一步建构新经验和新知识。

电影播放形式采用全影播放与跳跃式播放两种。全影播放让学生完整地欣赏完一部电影,再以跳跃式回放强调学生要建构的知识重点,包括一些哲理性的精彩语言片段和特定的美国历史与文化。经典语言片段可以在回放的过程中通过听、说、翻译等形式,让学生记住,也可以让学生来模仿电影台词,强化其记忆。电影字幕设置根据学生的水平可以为中英文或全英文,配音一定是原版英文。随着电影的播放,学生还可以模仿演员的发音、语音、语调,强化其英语口语和听力,提高语感能力。同时,在《阿甘正传》的欣赏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有意识地做笔记或理解性地记忆电影中相关的部分,以便在观影后进行小组讨论。《阿甘正传》电影中的语言亮点,因为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一般通过跟读、听、说和翻译等强化训练后可以立即记住,如“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无法预料你将尝到什么味道)。电影中所涉及的美国历史文化,如越南战争、民权运动、中美建交、水门事件等,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形式。由于电影中仅涉及而并未深入下去,学生可以在课后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因此,电影又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纽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小组讨论

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建构新知识,进而建构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知识意义[8]。在小组协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电影的交互、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引导,其主体性得以最大发挥,学习兴趣和热情得以充分调动,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知识、观点、思想和情感的相互交流和碰撞。同时,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并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探究,从而牢牢地建构起新知识,轻松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小组讨论一开始,利用大脑短时记忆的特点,在刚播放完《阿甘正传》后,首先让学生回顾电影中的精美语言片段,并通过回放进一步挖掘、探讨这些语言背后隐含的人生哲理。如通过学习阿甘的母亲对小阿甘讲的这段话“If God intended everybody to be the same, he’d have given us all braces on our legs”(如果上帝意在让人人彼此一样,他就会给我们每个人一双像你这样的脚撑),让学生学会“intend”“brace”等词汇的用法以及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后,再根据阿甘的角色讨论它所隐含的美国价值观中“人人平等”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美国社会文化的理解。电影中这样富有哲理性的语言还有很多,引导学生一一列出,学习讨论并强化记忆这些精彩语言。然后,再根据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成四到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进行基于不同任务的差异性学习和讨论,尤其是对电影中有关美国历史文化和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从而协同完成对《阿甘正传》主题的深入学习。每个小组完成相应的讨论后,再结合一些问题进行共同讨论。比如,全班同学可以共同讨论电影中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而突然辞职的历史,及其暗含的人生或者命运的不确定性。这正如电影中羽毛这一象征物所暗示的人生哲理,也正如阿甘在电影中所体会的一样:“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But I, I think maybe it’s both”(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已命中注定如此, 还是像风一样飘浮不定,但我觉得似乎两者皆有)。通过对这些语言及其暗含的人生哲理的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电影主题的认识,加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五)成果展示

基于小组讨论结果的成果展示,其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参与讨论、评价小组展示的成果,老师给予实时的质疑和引导;也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等。成果展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对话交流的形式,学生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学习热情和兴趣得以激发,学习潜能得以发挥。同时,通过掌握电影中的经典语言和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以锻炼和提升,轻松地建构起相应的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综合运用水平。通过小组之间的成果分享和全班同学的讨论交流,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阿甘正传》电影主题的理解,拓展相应的美国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水平。对电影暗含的人生哲理的分享,也势必会引导学生修正或完善自己相应的人生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有关《阿甘正传》中涉及的美国社会文化,如讨论美国“垮掉一代(Beat Generation)”的文化时,以珍妮为典型代表,可以从性、毒品、音乐等多角度地描述探讨“垮掉一代”的文化特征;讨论“There’s only so much fortune a man really needs, and the rest is just for showing off”(一个人真正需要的财富就那么一点点, 其余的只是用来炫耀而已)这段话所隐含的金钱观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一场辩论,给学生足够的主动和自由,讲出社会上的各种金钱观,并进一步谈出自己的金钱观,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成果分享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并选取任何自己喜欢的角度写一篇《阿甘正传》的英文影评,交予教师评阅后,选出一些佳作在课堂上展示,从而再一次强化学生对《阿甘正传》这一经典电影的理解和认识,将课堂上所建构的新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六)评价与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自身知识意义的建构者,需要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学习兴趣、特点、能力和不足。评价与反思旨在对教学起到“反拔作用”(washback),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的正反拔作用,进一步发掘自己,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为进一步获取新知识、建构新经验做好准备。

针对《阿甘正传》的评价与反思,首先是在小组范围内,学生根据自己和同学的发言和展示进行自评和互评,然后是小组之间的组际互评,最后是老师的总结和评价。学生通过以上几个层次的评价与反思,进一步挖掘自身的学习特点,找出不足之处,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改进,进而完善自身的学习过程。

三、结语

“经典英文电影”要真正进入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要在丰富而真实的情境下,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下建构新知识意义,为“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大基本要素的课堂设计,为“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设计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指导性原则。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经典英文电影”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创设好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交互对话情境,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确定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的合理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并组织好课堂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并进行有效地总结、评价与反思。这样,笔者相信,“经典英文电影”课程将会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出它该有的语用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邓军,段慧如.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文史博览,2014(10):20-22.

[2] 李月林.英语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2):148-150.

[3] Piaget, J. The Origin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66.

[4] 王沛,唐廷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4(5):17-21.

[5] George W.Gagnon & Michelle Collay. Designing for Learning: Six Elements in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s [M].California: Corwin Press, INC., 2001.

[6] 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33-36.

[7] 赵蒙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9):15-19.

[8] 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175-177.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