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论大学生手机依赖成因与应对策略

  • 投稿吊炸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1019次
  • 评分4
  • 60
  • 0

景凯宇

(赤峰学院 建筑与机械工程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习惯,从习惯出发寻找原因.在成因方面,我认为主要是由人际关系与学习方面的压力所致.因此,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就要追本溯源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积极地引导与管理能使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趋利避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手机依赖;孤独感;压力;原因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28-03

1 问题提出

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随着技术的提高,智能手机越来越便捷,工业化量产后价格逐年降低,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它对人们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手机以它的便捷、功能强大征服着人们,但也在很多方面困扰着人们,许多人无论吃饭、睡觉还是走路手机都不离手.目前,手机几乎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旦手机不在身边或者没电,许多人会表现出焦虑、无所适从等特征.

手机、笔记本逐渐成为许多学生步入大学必备的“两大件”.随之而来的是,一方面,由于用手机聊天或者玩游戏,导致睡眠不足,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在课上睡觉;另一方面,手机游戏、短信、电话等,严重分散学生注意力,许多学生无法认真听课.这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与授课效果.

2 研究对象及结果

由于手机依赖在大学中是普遍问题不是哪一所大学的特性,而是共性问题.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年级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赤峰学院某学院学生,采取的方式为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样访谈.共发出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31(93.6%)份,缺失值9人,其中男生103(78.6%)份,女生28(21.4%)份,平均年龄18.45岁.研究参与者均为自愿参与调查研究.

问卷以选择形式给出,针对每个问题都分为三个层次: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以下为调查结果:

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手机已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且很多都是不利影响.不论男生女生在某种程度上都对手机形成了依赖,手机已近乎一种“生活方式”.

3 分析与对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手机依赖进而影响教学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所以如果想消除手机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在心理上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态度,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手机这样的新鲜事物.毕竟手机使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尽管它有时影响人们休息,有时使人们对它产生依赖.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关键是主观上人们怎么看待它.这就好比人们对“钱”的争论,到底是钱使人们犯罪,还是有些人的行为使钱变得污浊?我个人更支持后者,所以我认为关于手机的问题更多的是错误的使用时机和使用方法.看待问题应该与时俱进,当代的大学生确实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诱惑,如果单纯的指责手机是一切问题的元凶未免有些肤浅.认为消灭手机,就能恢复当初的学生全部双手背后,抬头听讲的时代更是不切实际.因此要承认纠正这些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想从根本解决就要究其原因.

作为管理者要从宏观层面高瞻远瞩,多管齐下,单纯从某一方面着手是无法获得预期目的的.解决问题就要追本溯源,只有发现了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上的调查结果印证了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那么是什么导致生活在大学中的过着集体生活的学生依然感觉孤独呢?

答案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息息相关.进入大学校园以后,旧的人际关系网由于时间、空间因素相对疏远,而新的人际关系网还没有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心理“真空期”.尽管同学们朝夕相处,但是缺少深层次的交流.同学之间更多的扮演着对方的玩伴、吃伴,而非朋友、知己,正因为此,他们会感觉空虚没有内心支撑,试图借助手机与过去的好友保持联系或结交新的朋友.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挑战,大学生在入学之前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进入之后又没有进行必要的辅导.这导致学生内心倍感压力,需要寻找一种途径来释放压力.而手机和网络的结合以其触手可及,功能强大的特点战胜了其他消遣方式脱颖而出.

根据以上原因,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人际关系方面:

步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都离开父母,离开家开始了寄宿式生活,体验集体生活.这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挑战.首先,由于长期的家庭内的生活,在家庭的保护伞的庇护下,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面临集体生活时存在不足.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多数都是主角,决定着很多事,而进入宿舍后,就需要学会与他人共享,听从他人的意见.一部分学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转变,出现与宿舍成员不和等问题,进而形成心理压力.另外,以前的交际范围内,多数是有相似经历的人打交道,而大学宿舍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如何与完全陌生人沟通,如何与之建立情感纽带也是一个挑战.这些挑战都就对学生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压力就需要寻找方式释放.手机恰恰在此派上用场.有些人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中的问题;另一些借助手机与以前相识的人倾诉,或者对新认识的网络中的朋友倾诉.因为面对网络中的朋友可以摆脱一些现实中的束缚,对他们倾诉的心里话不会与现实中的自我形象建立联系,进而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学生不必担心我跟对方说了什么,对方会告诉自己认识的其他人,形成一些有关自己的舆论的负面影响,因为对方只是虚拟朋友,彼此只是对方消息栏里的一个头像而已.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渐渐的有可能对网络、手机形成依赖.而这种交友方式又使当事人进入另一个“死循环”:因为孤独所以寻求在网络中交际中寻求慰藉,因得到慰藉而沉迷在虚拟世界中,逐渐变“宅”,渐渐脱离现实交际圈,使学生对现实社交圈感到不满,又反过来激发他们继续投身网络的动力.

大学的管理模式也存在某些缺陷.人是社会动物,在一起难免会互相影响.而实际情况是,除了上课时间和一些大型活动以外,男生女生之间很少交流;而一些大学由于专业设置导致男女比例失调(较明显的是偏重理工类、经管类、师范类的非综合性大学),减少了男女生交流的机会.因此学生更多时间是与同性相处,加之大学里学习任务相对轻松,课余时间较多,而学生又不能找到更多的方式去填补闲暇时间.大学生活单调成为很多学生的心声.而科技的发达,使一些与网络相关的休闲方式与大学生十分接近,而且与其他形式比较,它们对学生更具吸引力.这样就造成了,宿舍中的男生相互影响玩游戏的气氛互相促进越来越浓;而女生中网上聊天、看电视剧成为大势所趋.

除此以外,由于同时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生存,渐渐的学生会感觉到迷失,或者依赖.由于大学扩招等因素,很多学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都与实际有差距.对现实不满就驱使学生去寻找可以使自己得到满足或可以成就理想自我的地方.虚拟世界就是其中之一,有些人在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挥霍着现实中无处消耗的精力;有些完成着现实中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有些在与虚拟的朋友卿卿我我.渐渐的这些形成新的习惯,对网络产生依赖.随着在网络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行为会产生一种惯性,虚拟与现实的界限逐渐模糊.一些现象会随之而来,譬如,只要没事的时候就会查看手机,或者打开电脑感觉现实世界不如虚拟世界真实.如果离开了虚拟世界就是感到不安,不停地拿出手机查看有没有人跟自己联系.

(2)学习方面

作为大学生面临着很多新的学习方面的挑战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转变.首先,学习目标变得模糊不清,很多学生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而以前高中阶段,学习很有目的性,那就是为了参加高考、考高分.失去目标就容易导致大学后的学习动力不足.其次,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不同.大学的管理是松散型管理,依靠的是学生的自觉性,而这一点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足够的锻炼.而在学习内容上,以前几节课才能讲一章内容,大学课堂有可能一节课就是一章.老师也不会细致的带领学生大规模复习,大量做题进行巩固新学知识.难度加大而动力减少,无疑增加了适应大学教育学习的困难程度.许多学生会感受到这种压力,尤其是临近考试时.有了压力又不能很好解决产生压力的源头,就需要寻找途径去排解.这也引发学生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手机.

另外教育者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也需要自我反思.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如果一种方式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接受,那么不管它已经存在了多久,都需要对它进行改进和修正.这里我建议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适当引入讨论式代替讲授式.从而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进行调整.公共课可以及时更新,充分体现时代性,将前沿的社会关注的问题引入到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专业课方面,注重实用性.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大学教育更倾向去一种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学生更多的面对的是实际工作,而非理论科研,删繁就简去除枯燥理论,将理论联系实际也能从某种程度吸引学生.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可以从手机那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夺回来.集中注意力听讲,就不会有多余的精力课上玩手机.

最后就是在制度层面,对课上使用手机影响教学进行管控.首先要加强管理,从制度上约束学生.完全依靠自觉去制止某件事的发生是不现实的,更何况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缺乏自觉性的大学生.因此通过制度督促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学校方面可以针对使学生产生压力的原因,进行系统性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排解内心压力,通过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减少在适应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最后就是通过进行人生规划指导和专业前景的介绍使学生尽快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增加学习动力.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产生过类似的迷茫就是,“我学的东西有什么用“,“我学会了这些以后能做什么”.甚至有些大三的学生仍有这方面的困惑.在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很难拿出足够的动力与自觉性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形式.在解决问题中,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行.

我们在接受新的通讯方式的同时也在接受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祈求通过隔断手机与学生的联系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原因,形成手机依赖,影响学业是一个漫长过程,改变它也不能一蹴而就.而就原因来说因人而异,需要针对具体的个体去研究解决办法,教育者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在去除手机负面影响的过程中,没有一种手段是万能的.

总之,我个人认为:世上没有生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只有错误的使用者.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管理,手机这种工具也可以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更多的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白晓丽,姜永志.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1):41-47.

〔2〕赵红深,曾建一,陈雄新,周外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上网状况与健康水平[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21-23.

〔3〕周江平,计毅波.大学生手机上网与行为变化实证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69-72.

〔4〕周挥辉,党波涛,蒋永红.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大学生研究,2011(6):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