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构建高校体育管理中的文化模式

  • 投稿吻莹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782次
  • 评分4
  • 66
  • 0

郭鸿鸽

(吉林医药学院军事体育教学部,吉林吉林132000)

[摘要]高校体育管理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承担着培养学生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重任,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中体育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体育管理中文化模式的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教育;体育管理;文化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60

1高校体育管理现状

从高校普遍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高等院校的逐年扩大招生,带来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比如,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教学设备不足、师资短缺等,由于大量的学生进入高校,相对的物质资源却与增加的学生数量不成正比,造成了体育管理工作的难题。②学校营造的体育氛围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在体育雕塑、体育场板报以及校园各大宣传版面等有形展示方面仍需要加强影响。③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竞赛活动范围较小,没能在各高校校园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和互动交流,将体育管理工作局限于内部管理上,也不能与其他高校起到管理方式相互借鉴的作用。④高校的教育工作虽然被社会各界关注,但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社会地位相对偏低,而且由于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倦怠,对职业的工作热情降低。

综上可知,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管理工作受社会环境、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多,需要构建合理的文化管理模式,促进体育管理工作的协调稳定开展。

2构建高校体育管理文化建设的策略

2.1提高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隐性的,产生的效果也是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1]。在学校的体育雕塑、体育场板报还有宣传版面上都应该增加体育文化精髓的体现,展示出体育文化带给校园的生机活力,这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暂时不能立刻解决体育管理中的文化欠缺,但是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只有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产生对体育的兴趣,才可以被体育文化中的刚毅兼济的思想和观念所熏陶,实现体育管理文化模式的价值意义。

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关系着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应该承担起各种体育活动的申请与举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运动,增强体质,也有利于体育管理者更及时的发现校园中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增加校园的体育器材资源

由于校园的在校生越来越多,适当地增加体育运动器材也是必需的,只有做到学生与体育器材的长期接触,感受体育文化的内涵,在不断地体育锻炼中收获到健康的快乐,并看到自己的变化,才能真正地将学生吸收到体育文化的管理范围之中,所以应该加强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的投入,严格保证体育器材的安全合理性,为校园体育文化管理工作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议成立大学体育联盟,突破传统高校体育教育格局,将各高校条块分割的体育器材资源,通过统筹协商,解决使用管理分配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城体育资源优势,既满足各高校师生的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也可以扩大全民运动的趋势,缓解民众缺乏必要体育运动场所和运动器材的现状。对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的口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全面贯彻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建设,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工作的基本保障。全面贯彻体育文化制度建设是高校体育管理价值与意识的体现,学校的体育活动基本都应有相应的体育制度制约,包括学校运动会的举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知识竞赛等,都应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组织管理和规章制度,是为了保证体育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也为体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针。

通过制定相关的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可以使同学们在收获运动乐趣的同时,也懂得了分享和爱惜自己身边的体育资源,更能在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学习到之前不了解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相关的规章规则,正因为有了体育制度的建设,才能充分贯彻校园体育安全体系的全面实施。

2.4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体育教学活动的模式改革,相对目前封闭的体育教学活动而言,打开校门,让体育文化在各个院校之间营造同样的体育精神,加强校园之间的横向交流沟通,融合周边社区体育文化与企业内部的体育文化,实现体育管理多元化文化的交汇。

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的一项新的创举,学生在网络上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增加了学生的选择范围,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了学校内部的选课制度,形成了各大学城之间的教育资源互动与共享,学生在跨校学习的同时,不仅感受到不同的校园风气和不同的校园文化,也能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学校资源的进一步共享与再利用。

实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并合理地将学校的精品体育课程进行分类,不但可以增加体育教师自身的职业危机感,更加专注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减缓高校扩招带来的体育资源不足问题。

2.5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关注

体育教师是校园文化教育的参与者,他们在对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同时,也希望获得一个宽松融洽的工作环境和一个具有人情味的管理模式[2]。一方面,体育教学活动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部分体育教学活动是需要进行室外的教学训练,教师的工作环境也就是室外与室内的结合,对于一些工龄较长的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运动机能也相应地下降,所以,在教学岗位分配上,合理安排室内与室外的教学活动,应适当考虑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情况,将老教师多安排在体育理论教学方面,体现学校体育文化管理模式的人情关怀。另一方面,在校园部门管理工作中,应公平公正的处理校园体育管理工作,员工参与管理,营造充满协作感与信任感的工作环境,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形成“以人为本”的部门文化。

3结论

人具有社会属性,体育的文化模式会实现人的价值定位及社会分层流向[3]。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有活力的生命体,然而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不止,运动不息。当前的高校教育体制正处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阶段,为了实现校园体育教学的高质量成效,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青春运动的面貌,需要高校体育管理形成以体育文化为依托,以人文关怀为基点的新型体育管理模式。努力做好体育教学活动与课程理论的创新改革,按照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全面地促进体育教学全方位发展,充分实现体育管理中的文化构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芃松,徐坚,元文学.普通高校体育管理中文化模式的构建[J].辽宁体育科技,2013(1):89-92.

[2]刘玮宏,孟欣欣.体育管理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研究[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94-96.

[3]陈云龙,秦小平.从体育的文化模式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运动,2014(20):10-11,35.

[作者简介]郭鸿鸽(1988—),女,吉林人,吉林医药学院体育教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健美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