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师德”与“服务”意识的构建——从公共关系的角度谈谈高校师生关系的正确方向

  • 投稿无哀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537次
  • 评分4
  • 47
  • 0

田天沐

摘 要:从公共关系的角度阐述高校师生关系的正确方向,“师德”是高校教师主体“爱心思想”的内在体现,“服务”是高校教师主体“爱心行动”的外在显示,“师德”是高校教师群体“内求团结”的和谐标准,“服务”是高校教师群体“外求发展”的和谐检验,“师德”与“服务”是教师用爱心连接学生的桥梁,亦是高校师生关系的正确方向之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共关系 高校 师德 服务

每年的9 月是开学的季节,毕业生7 月走出校门,新生9月迎接到校,这是中国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公共关系是什么呢?可以这样理解,是社会组织的主体通过双向的传播、交流、沟通,使得这个社会组织主体在相关的客体公众中,有良好的组织形象,比如知名度大,美誉度好。那么高校师生关系的正确方向是什么呢?就是“师德”与“服务”意识的构建。

一、“师德”是高校教师主体“爱心思想”的内在体现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是教师道德的简称,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情操品质。教师的合格与否,一方面要有渊博的学术水平、专业知识,一方面要有高尚的师德、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综合素质。

从公共关系主体、客体、手段的三要素来分析,高校教师可以认为是公共关系主体的一方,高校的学生可以是公共关系的客体的一方,高校教师主体要对学生持有“爱心思想”,这要求高校教师心中要有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这种爱是对学生的付出、关心、引导、教育、传授知识、解答疑问。

“师德”是高校教师主体“爱心思想”的内在体现,就是要求教师的潜意识里面,要能真正的爱护、接纳、包容、理解学生的心智。也就是说,教师的骨子里面要能真正的引导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这种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思想”是真实的内在体现。

二、“服务”是高校教师主体“爱心行动”的外在显示

“服务”是高校教师主体对学生的教学、生活、实践、实训的全方位的智力付出,高校教师不能取代或代替学生,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就是“服务”,这是“爱心行动”的外在显示。课堂上的智力传播、言传身教的示范传播,都是智力“服务”。关键是让学生看得到、听得见、想得通、学得像、做得对、用得好,学生课堂上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课后也能有实践的体会。

高校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是高校教师工作的职责范畴,是高校教师主体“爱心行动”的外在显示,就是学生要在高校教师的行动上,感受到教师对学生有“爱心行动”,著名的冰心女作家,说了一句话“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可以理解为高校教师对学生先要有爱心,然后就会有爱心的行动,高校教师带着对学生的爱,就会有对学生爱的行动。

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爱心行动”的外在显示,要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等“服务”,要强调学生要学会忍耐、告诉学生不要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益处、教导学生不轻易发怒、教导学生学会包容、教导学生不要嫉妒、引导学生不自夸、引导学生不张狂、教导学生不作害羞的事、引导学生追求真理。这些“服务”行为的完善外在显示,不仅是教师“爱心行动”外在显示的难点,也是学生行为养成的难点。

三、“师德”是高校教师群体“内求团结”的和谐标准

公共关系的职能之一是社会组织主体的“内求团结”,高校教师群里的“师德”就是要体现这个群体内部的和谐,这是师德体现的和谐标准。高校教师从师德的规范上要“严以律己”,要“宽以待人”,高校教师群体也是一群人,“人非圣者,孰能无过?”,高校教师也是一群平凡的知识分子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教师对待学生也难免出现“失误”或“错误”的事情,有的是师德的范畴,有的超出了师德的范畴,有的触犯了法律甚至违背了法律,这些现象在高校教师群体中都是有可能出现的事件,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对教师群体“师德”的“内求团结”的和谐标准,应该这么对待,就是高校教师之间要能够彼此的指出问题,敢于批评,敢于自我批评,敢于承认并敢于改正,在师德上无小事,在师德上高校教师群体要敢于客观的面对问题,敢于把问题摆出来,善于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教师群体要形成集体的智慧,教师群体要形成一个纠错机制的制度,“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古人对我们的教诲。

“师德”是高校教师群体的“内求团结”的和谐标准,指的就是高校教师群体的人,要彼此用爱心说诚实话,发现了自己这个群体中的问题,就得及时说出来,就得及时告诉对方、提醒对方,就得及时用爱心说出诚实的批评的话,因为师德出问题了,影响的是高校教师群体的整体形象,影响的是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前途、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的是下一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的是要求高校师生对我们子孙后代的大学生群体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四、“服务”是高校教师群体“外求发展”的和谐检验

高校教师群体做为公共关系社会组织的主体,对其客体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智力、师德输出型的“服务”,即“外求发展”,是公共关系的职能之一。教师群体对学生群体实施的高等教育要达到和谐的目标,教师就得透过这种智力、知识的输出,使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群体得到全面发展。所以,高校教师的师德要不断完善、学术要不断提升、科研要不断创新,高校教师群体的外求发展才能够与大学生的成长达到和谐,这种和谐检验的标准就是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明白品德、学术、专业原来是可以发展的。

高校教师群体要能走出讲台、走出校门、走出国门,高校教师群体通过课外、校外、国外的交流,探索教育的真谛,高校教师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很多高校的校训会让大学生明白: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美国哈佛大学校训是“察验真理”(Veritas [1643 年]),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牛津大学的校训是“上帝给我光明”,加州理工学院的校训是“真理使人自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是“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这些大学的校训,就是引导大学生完善品德、接受民主、追求真理、寻求知识。

大学生走向社会,能否为社会服务、能否为国家服务、能否为世界服务,是直接衡量高校教师群体对学生“服务”的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大学生可以说就是高校教师群体“制造”的“产品”,大学生这类特殊的“产品”是否合格,要由用人单位说了算,所以,这个压力就是高校培养人才方案是否合理的检验标准,要求高校教师要备好课、要集体备课、要集体备好课。高校教师群体的服务意识,要能外求发展,要能精益求精,要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能推陈出新,要能发展创新。

五、“师德”与“服务”是教师用爱心连接学生的桥梁,亦是高校师生关系的正确方向之一

高校教师用爱心将“师德”、“服务”连接到学生这个群体,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这就是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一种爱的传播、是一种爱的传递、是一种博爱的精神、是一种舍己的奉献、是一种文明的传承,教师对学生饱含着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情怀。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人类从母爱中传承给人类固有的爱的教育,“师德”着重于教师内在的品德,“服务”着重于教师外内的品质,所以从事教育的高校教师,不仅要能从里面具备爱人的师德,而且要能从外面具备爱人的条件。

高校师生关系的正确方向,就是师生间用爱心相连接。这个爱心的连接首先是从高校教师群体所引发出来的,指向的对象就是学生;学生就明白在爱的关系中,接受来自高校教师群里的这些德高望重、传到授业解惑的教师的培养、教育,这是一种双向的爱心的接受与传播,这种爱心的教育本质上与母爱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教师是接纳学生的,学生是依赖或依靠教师的。

如果高校教师对学生没有爱心,那么就可能破坏这种师生关系。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就会形成很多的苦毒,比如高校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爱心,就会发现学生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会发现学生这里不会、那里不会,会发现学生有这样的缺点、有那样的缺陷。高校教师能接纳学生、能爱护学生、能按学生的本相来认可学生,这就是高校教师的爱心。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

作者简介:

田天沐 (1966-),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副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组织形象策划。有企业营销、会计从业经历,现从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客户关系管理》《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作者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市 4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