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大学生感恩现状之思考

  • 投稿小明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418次
  • 评分4
  • 10
  • 0

王奎莉(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处)

纵观目前中国整体教育模式,感恩教育长期处于荒漠地带。高考前“高考”是绝大部分中国家长和学校教育孩子的唯一动力,通过高考后家长“功成身退”,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数量成为了学生和高校老师追捧的对象,长此以往,学生进入社会后感恩意识淡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较弱,甚至出现了比“富二代”更严重的“啃老族”。这些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教育的孩子,从小处着眼,他们是父母未来的依靠,在将来还必将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从大处而言,他们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未来的顶梁柱,中国对内的社会发展、对外国际地位的提高都离不开他们的智慧。因此,重视感恩教育是高校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课题。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引言

在新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贫寒学子毕业后诈骗资助者千万,上演了一场新版“农夫与蛇”的故事,这让笔者想起之前网上所报著名歌手丛飞一生助人,生命垂危之际探望者却寥寥无几,如此冷血无情之事发生在这些所谓的国家栋梁身上,真让人无比寒心!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笔者以南京某高校为例,结合笔者自编问卷并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本科学生共150 名,有效被测试者145 名,以他们的感恩意识为调查中心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希望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以寻求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

(二)问卷分析

问卷总共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年级、性别、专业、家庭状况、学习成绩等;第二部分包括对父母、他人、社会的感恩意识,以统一标准整体评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

分析表1 可知,51.72%的大学生会打电话回家报平安,6.90%的大学生不知道父母双方的生日,17.24%的大学生没想过计算自己的花销,10.34%的大学生从不帮忙做家务,3.45%的大学生从未考虑过报答父母。这些比例表明,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不懂体谅父母,大部分学生能够感恩父母并从内心希望报答父母。

分析表2 可知,68.97%的大学生会视情况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65.52%在接受他人帮助后会再去帮助他人,68.9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一开设感恩课程,58.6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58.62%的大学生说不清报效祖国对于自己的意义。总体而言,大学生是理性的,他们会视情况而帮助他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回报他人的帮助,但是他们说不清报效祖国对自己的意义,这是高校工作者应该深思的一件事。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

孔子曾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接受父母养育却不知感恩,那跟养狗养马没什么区别。然而,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家长的管教,如同脱缰野马自由散漫,逃课、上网、奢侈消费、视父母如取款机,对父母、老师等毫无感恩之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无视感恩

有些大学生体会不到父母挣钱的辛劳,他们追求时尚,崇尚消费,“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1] 他们将父母视为取款机,为了能从父母那里取得金钱而不惜使出浑身解术。回到家后,他们常常以学习为名而逃避家务,将自己伪装成勤奋好学的样子。实际上,他们在学校里常常成群逃课,在宿舍上网或者逛街购物,只有老师点名或者划重点时才迫不得已去上课,学习成绩60 分万岁,甚至为了追求及格而作弊;即便是人在课堂,也是心在手机上,有的甚至随便进出课堂,不懂尊重老师,而是热衷于对老师穿着谈吐品头论足。所以他们在择业时往往只考虑个人利益,工作中视同事为工具,对他人的帮助不会感谢。有些接受社会捐助的学生竟然说,“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所图的,我的工资不高,不能够帮助别人。”

(二)不会感恩

更多的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却不知如何表达。他们明白父母的艰辛,也知晓大学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他们的感恩方式局限于取得好成绩回报父母。其实,适当的言语关怀、力所能及的家务分担有时候比空虚的分数更让父母感动,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仅有51.72%的学生会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同时,由于和老师的接触往往只有上课45 分钟,且大部分大学都是一个专业集中上课,即便内心想对老师表达感恩之情,也会因为害羞、家境贫困或者其他原因而未能实现。而那些接受社会资助的贫困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与社会机构的联系渠道也无法感恩,他们更倾向于将感恩之情藏于内心,希望通过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原因透析

研究表明,人的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在早期发展中对自己父母或养护人的价值标准加以内化;第二个阶段是人在扩展了公共生活中由于不断做出同情共享的反应而掌握价值标准;第三个阶段是人能够主动判断、选择价值标准并加以持守。[2]可以得出,家庭是学生初识感恩的摇篮,学校是学生在血缘关系外进一步了解感恩的奠基石,而社会则是检验学生感恩意识的“试金炉”。令人难过的是,有些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助学岗位挑三拣四,有些人视国家助学金为理所当然,甚至有些人毕业工作了迟迟未还助学贷款。这种文化水平与道德水平不一致的现象折射出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淡薄,而其中的原因包括如下。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对读书的盲目崇拜促使很多家庭对文化教育顶礼膜拜,将读书视为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同时,父母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即便是家庭条件再困难也会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就使得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忽略了父母的艰辛并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另一方面,“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使得很多父母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教育,以为物质满足可以填补一切,也灌输给了孩子“金钱是万能的”的思想,一切唯物质论。综上,种种原因综合起来造成了家长对道德教育不屑一顾,更妄论感恩教育!长此以往,孩子道德观必然会扭曲。卢梭曾说过:“当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感觉不到乐趣。”[3]事实胜于雄辩,这在湖南台播放的《变形计》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那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由于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而沦落为问题少年,却往往因为农村人的丝丝温暖而得以重生。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想要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让孩子从小在家庭教育中对感恩耳濡目染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校“唯分数论”

《舌尖上的中国2》提到了中国著名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家长和孩子围绕着高考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直以来,虽然不少学校提倡全面发展,但在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心里学习成绩仍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这种思维也影响了孩子,狭隘的学习观使得孩子觉得考入大学就是对家长和老师最好的回报。步入大学后,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部分学生专注于专业成绩和论文发表数量,而脱离家长和老师高压管制的新氛围也导致更多学生荒芜学业,虚度四年大学时光。所以就学校这块而言,其在学生的感恩教育中作用甚微,这绝对是与真正的教育宗旨背道而驰的。

(三)社会功利性太重

郭美美案件甚嚣尘上,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本应该有着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却因为对拜金主义的盲目崇拜而忽略对现有生活的感恩而即将面临牢狱之灾。事实上,在这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郭美美”呢?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也暗藏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与压力,大部分大学生既没有社会经验又没有人脉关系,忙于奔波的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在社会中立足,沉迷于勾心斗角的他们往往会牺牲看似分文不值的感恩意识;同时,网络等媒介鱼龙混杂,色情、暴力文化,低俗娱乐新闻一次次刷新着大学生的感恩底线,在这样一个大染缸里他们极容易迷失自我。事实上,社会并不是靠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构建起来的,因为专业知识仅仅是工具,真正能够帮助他们立足社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自然包括感恩意识,马克思曾说:“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纽带。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4]当然,这并不是说感恩是万能的,但“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绝对是无法为社会容忍的。

四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对策

《资治通鉴》里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目前而言,不论是家庭、学校、社会,还是学生自己都更多关注“才”的培养,而忽视了“德”的重要性,造成了社会道德水平普遍低下的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诸如“刘霆背母上学”的报道,在刘霆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却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由此可见,社会群体对“德”的期望值依然很高,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因此,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提高他们“德”的水平。

(一)建立感恩意识传播载体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思维活跃,他们排斥传统枯燥的理论说教,更喜欢新鲜活跃的教育方式,他们更喜欢的是实践而非说教,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感恩意识传播载体,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认识。一是可以在每年寄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附上暑期感恩实践表,要求新生在高考后的暑假里做些感恩的事,诸如帮父母做家务、感恩高中老师等;二是在新生开学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增加感恩内容的宣传,专门开辟一节课以播放诸如“感动中国”的视频,并请同学们互相推荐一名懂得感恩的同学,讲述他或她的感恩事迹;三是在校学生专栏的网站上刊登那些懂得感恩的学生的事迹、主办以“感恩”为主题的论文比赛、演讲比赛,邀请感恩代表到学校举行讲座,开通“微博”“人人”等宣传渠道等[5];四是开辟为期一周的感恩实践课,要求学生计算这一周的花销、参加校园清洁服务、到社区或景区服务等。

(二)改进感恩意识教育方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学老师是学生即将踏入社会的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也许有的学生会对老师的课不感兴趣,却会因为老师的一两句话而终生受益。一方面,学校要加强老师的师德建设,鼓励老师除了教授专业课外也要与学生多交流,这对于辅导员而言更是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在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暑期“三下乡”、社区服务等活动中,老师也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身体力行,用实践行动灌输给学生服务他人的感恩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将感恩意识化被动为主动,体现在日常点滴生活中。

(三)贯彻感恩教育评价体系

大学在学生的人生之路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既是从家长手中接过学生的接力棒,又是负责将学生送往社会的奠基石。南京某大学曾出现过著名的“陪读村”,这是大学在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中失败的表现。笔者认为,大学应该除了成绩单外,还要建立一个感恩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将最终作为表格附随在大学生档案里,它不仅包括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里所做的所有感恩事迹,也包括家长、学校、社会和其他学生对他或她的感恩评价。这个体系也有一定的分数,对于没有达到分数的学生要求他们自己写一份检讨信附随在档案里,让他们终身铭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辛如彬.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浅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1).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卢梭.忏悔录[M].马振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林藩.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过程辩证性探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