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备的师德素养及其养成路径探析

  • 投稿书放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758次
  • 评分4
  • 45
  • 0

张德涛(广东海洋大学)

儒家经典《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精辟地阐述了大学的宗旨是教人向善,培养有和谐人格的学生。而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人格修为和职业操守。教师自身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情操,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作风检点,要约束自己的品德以禁止道德败坏,要警醒自己的生活作风从而做到身正为范。

一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兼具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乌申斯基曾说过:“高校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实际上,辅导员在工作和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以其自身的权力、身份等强制因素或品格、能力、学识、言行、感情等非强制性因素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的高低、品德的优劣、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1]大学生离开家乡和父母到新的学习环境,需要有人关注他们的思想困惑,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辅导员恰恰担当了这样的职责,成为大学生学习待人接物的模范和了解社会的窗口。因此,提高辅导员群体的师德师风水平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大事。

二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师德素养

高校辅导员理应严守师德,以身示教,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多元思想碰撞交锋和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必然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更强的从业能力和更高的师德素养。

首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时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人生价值观。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宽知识面和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辅导员应该通过进修学习,考取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以提高自己在心理辅导干预和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其次,要关爱学生,用心呵护学生成长。教师好比心灵手巧的园丁,学生好比需要修饰的花木,只有倾注心血,才能呈现美丽的景观。情感是人们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教师关心学生成长和进步,有利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班风、学风建设。辅导员展现博爱的同时,尤其要关怀特殊学生。由于社会急剧转型,学生承受来自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内向、厌学等不良心理反应。辅导员要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发挥高尚师德的感染力,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孤立,从而逐渐走出心理阴霾。

再次,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自尊心。我们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主动放弃师生等级观念,把学生看成一个平等个体,与他们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尽可能参加学生集体活动,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在此前提下的思想教育才会收到润物无声、“不令而行”的效果。如果辅导员高高在上,随便指责学生,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和辅导员唱反调,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最后,要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积极发现学生特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个性,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能力特长和潜力,并及时予以肯定和引导,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作为辅导员施教的原则。辅导员要有包容个性鲜明、标新立异的学生的气度,因为这些学生往往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只要我们正确引导和及时校正方向,他们也能成为某方面的拔尖人才。评价学生要全面客观,不能只看成绩,对于学生在思想、行为实践方面的良好表现也要肯定,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能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

三 良好师德素养的养成路径

良好师德素养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自律,即教师通过对真善美的认知与假丑恶的批判形成自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追求,并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任何道德实践只有成功地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自律才能收到效果。[2]同时,还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形成不能逾矩的规范;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形成奖优罚劣的实践依据。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校辅导员要加强自身修养

首先,要加强党性宗旨意识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是非辨别能力,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打好基础。其次,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规范,以高尚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再次,辅导员要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努力储备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不断扩展知识范围,完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同时,辅导员要努力提高科研能力,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要为辅导员师德素养形成提供外部环境

1 明确职责,破解发展困境,促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救助、就业指导、学生组织建设等六大方面,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学生权益的维护者等多种角色。[3]宽泛的工作职责使得辅导员承担着繁琐的事务性工作,而无法专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思想辅导,难以向专业化迈出实质步伐;多重职业角色容易造成辅导员自身角色困惑和冲突,加之社会和学校重视不够、待遇低下、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等原因,造成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同感,难以将辅导员工作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势必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是各高校要紧扣教育、管理和服务育人三项职责,明确辅导员角色定位,把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彻底改变把辅导员当作“救火队员”“高级保姆”和“万能膏药”的做法,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二是加大辅导员队伍培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将辅导员的培养纳入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参加培训的辅导员应该与接受培训的专任教师享受同等的待遇。[4]各高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辅导员外出参加学习和交流,开展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创造条件支持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和职业规划师的培训并考取相关资质,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提高辅导员待遇,完善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探索职员制管理。对于思想道德好、工作成绩突出、工作到一定年限的辅导员,可以晋升职级并给予相应待遇;对于工作能力出色、研究水平高的辅导员还可以晋升副教授、教授;对于工作年限较长的优秀辅导员可以在转岗方面给予相应政策支持。这样就可以避免“讲师”和“科级”一辈子的断崖式职业困境,提高辅导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期望值。

2 强化监督,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构建辅导员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框架体系。制订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一是要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辅导员工作任务和职责,使辅导员的工作做到有章可依,为辅导员考核提供切实可行的标准。[5]二是建立辅导员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避免辅导员工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现象。考核体系要能兼顾公平和效率,可以采用360 度多维度绩效考核办法,通过自评、分管领导评、辅导员同事评和学生评等多个层面开展评议。评价指标要结合学生工作实际,要尽量细化、可操作,覆盖辅导员的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避免评价指标过于笼统、单一,脱离实际。师德考评结果与进修、评优、职称评定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形成劳有所得、多劳多得、懒怠受惩的奖优罚劣的有效激励机制。

3 加强舆论宣传,形成促进辅导员工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建议在学校主页、官方微信和微博开设辅导员工作专栏,宣传辅导员工作职责和功能定位,介绍辅导员日常工作,让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了解辅导员群体的重要性、实际工作和生活状态,增强各层面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其次,挖掘辅导员先进典范,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辅导员树立学习标杆,营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氛围;再次,可开展师德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新时期师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和可行性路径,为建设师德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提供理论支持。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辅导员高尚师德的养成,既需要辅导员自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也需要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和职业认可,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为他们的职业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如此,才能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高校才能建设成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丁炳泉. 关于高校政治辅导员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探讨[J].文教资料,2006(7):10.

[2]胡树祥. 积极务实地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7):32-33.

[3]陈雯.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17(5):56-58.

[4]曹砚辉,谭来兴.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初探[J].教育探索,2010(2):116-117.

[5]荆懿.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师德缺失现状及其解决之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2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