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独立学院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 投稿猎头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313次
  • 评分4
  • 28
  • 0

鲁玲 赵华艳 武雅蓉(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随着市场经济的增长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发展自我、发展经济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社会各界信息也越来越关注。作为信息传播最有力的工具,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向社会各界传播着大量信息。同时,媒体中也存在大量的消极因素,对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独立学院学生正处于信息饥渴的状态,面对媒体传播的信息,通常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分辨与判断的能力较弱。因此,如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分辨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从表面上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关于媒介素养的教育,但是这种理解还不够彻底。虽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发展了四十多年,但是对于媒介与教育这两个词的看法,不同国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1973年,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联合国给出了相关定义: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当代信息传播媒介的教学与研究,涉及到独特的知识范围,与利用媒体达到教育的目的是有所差异的。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仍然没能统一起来。早起的批判性观看技能、视觉意识、视觉传播、电视素养、图像素养、屏幕素养等,都与媒介素养有着很大的关联。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出现,媒介素养牵涉到的范围被不断拓展,不但包含信息的评估与判断能力,还包含了信息的传播与创造能力。

当前,我国比较流行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为,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广大群众媒介素养的教育,可以划分为4个方面:①掌握如何充分利用媒介获得自身的发展;②掌握信息传播的技巧与理论知识;③对媒介信息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准确的判断与分辨;④掌握媒介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让群众不会由于媒介信息的传播而成为媒介的奴隶,而是让群众充分利用媒介获得自身发展的动力。

二独立学院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的媒体市场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媒体传播的内容更具多样性,一切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已经被超越,甚至发展成无条件满足群众要求的特征。媒体在经营与传播方面也体现出更加商业化的特点,版面与内容显著增加。此外,业外资本也逐渐进军媒体行业。

目前,我国居民每天平均花5个小时的时间在媒体上,其中,上网10分钟,广播半个小时,杂志半个小时,书籍50分钟,报纸一个小时,电视2个小时。能够看出,媒体已经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媒体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也凸显出许多负面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媒体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受到限制的,因而出现了许多恶性竞争。在这个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如何对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辨与吸收,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2涵化理论分析:为什么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上世纪20年代开始,电影对于社会与个人的不良影响,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随着50年代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媒介效果被广泛研究,并出现了许多有效的研究成果。其中,涵化理论就为早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奠定了强力的理论基础。 在涵化理论出现前,有限效应理论与最大效应理论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限效应理论指出,媒体传播信息的效应是有限的,只会引起表层的改变。最大效应理论指出,媒体传播的信息效应是十分巨大的,能够在社会各界造成重大的变化。按照有限效应理论,媒体对于群众产生的影n向是非常小的,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而按照最大效应理论,媒体对于群众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群众在媒体面前完全没有任何主动性,群众对于媒体的依赖,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很难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而涵化理论与上面两种理论不同,这种理论指出,媒体会对人类的认知产生中长期的影响,这种影响具备潜移默化的特征,换句话说,媒体是人类行为、信仰、认知、观念塑造的重要力量,对于现实世界的构造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长期接触媒体的群众,会将媒体传播的信息不知不觉地转化为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使得自身对社会的认识与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相似。

这样就能够得知,媒体信息是构成人类认知结构的主要来源,如果接触到较多的媒体信息,这些媒体信息很可能取代个人的认知与理念,从而影响群众对社会的真实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涵化过程。葛伯纳在研究中发现,长时间观看暴力电视节目的人,会逐渐失去对暴力的受害者的同情性,甚至觉得只有暴力才能让生活更有乐趣,这些人最终会变得冷酷、自私,很难与其他人愉快相处。这说明,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可能导致人变得冷酷、麻木。

涵化理论更加注重媒体对人类认知的长中期影响,这与认知心理学的理念有很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就是从小开始,在可塑性较强、心智未全面发展的儿童或少年时期,就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媒体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而媒介素质教育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涵化理论的掌握,能够了解到媒体是如何影响独立学院学生的认知形成过程的,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新媒体正在撞击独立学院学生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电视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在这些新媒体出现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处于复杂的信息时代,面临着新媒体前所未有的“轰炸”,新媒体不仅对他们所处的社会、家庭与学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还改变了他们个人的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

在各种媒体中,独立学院学生接触最多的属于电视了。实际上,从儿童时代开始,他们就能够在电视上看懂一些低幼节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理解电视中播放的部分内容。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观看大量的电视节目。因此,电视已经逐渐取代父母,成为他们的学前启蒙教师与亲密伙伴。在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电视改变了他们掌握知识、获取信息、认识社会的方式,尤其在这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年代,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机会不断减少,电视逐渐成为了孩子们的伙伴,陪伴他们度过了漫长的假期。同时,电视还对他们的生活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他们在吃、穿、用上都追求时尚、流行,对于电视节目中行为的模仿也不在少数。

根据一份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调查报告,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可能导致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上升65%,价值观下降42%,对“性”的兴趣上升58%。目前,独立学院学生与父母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而在观看电视的时间却在不断增加,如何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互联网的流行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控制不当,很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效果。独立学院学生沉迷网络、为与网友见面离家出走、观看网上黄色电影等多种现象已经十分普及,使得很多家长为之痛心。

互联网除了这些明显的不利影响外,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成长还有其他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带动了新媒体多元化的进程,使得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带来的消费方式变化,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在消费上更加注重个性化,但是过于关注个性化可能降低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传统媒体由于层层严格把关,具备良好的社会维系能力,然而互联网媒体信息的自由化使其缺乏权威性,如果独立学院学生仅仅通过互联网形成对社会的认知,在他们心中就难以形成社会的权威性。这就会对独立学院学生价值判断与社会传承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当前,新媒体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新媒体过于迎合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带动社会需求的作用较弱,这种现象会使得独立学院学生获取的信息相对肤浅,形成缺乏逻辑性的知识结构。新媒体“傻瓜化”的特征,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的行动更加缺乏思考。此外,新媒体过分注重专业化,而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现实问题的传播效果,使得独立学院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关注。

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传媒环境仍然不容乐观,既然无法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良好的传媒环境,也无法限制独立学院学生对媒体工具的使用,那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增强他们解读、分辨信息的能力,而只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不断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深入到社会各界,如何在信息化的潮流中生存下来,如何将媒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这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发展十分关键。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媒介素养教育具备自身独特的方式,需要媒体、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积极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随着政府对独立学院学生成长环境的关注,学校加大素质教育的执行力度,家长与媒体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必将迎来长期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