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民国初年朱元善与周诒春职业指导思想之比较

  • 投稿月岛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638次
  • 评分4
  • 66
  • 0

徐胜

(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要:我国的职业指导起源于民国初期。文章通过对民国初期两位职业指导的倡导者朱元善和周诒春的职业指导思想进行梳理,并对比总结两者思想之异同,对当今的职业指导工作有所启迪。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朱元善;周诒春;职业指导;职业演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2-0093-04

作者简介:徐胜(1982—),男,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职业指导发轫于民国初期,这个时期是西方职业指导发展的黄金时期。鉴于职业指导在当时的中国是新生事物,有关理论尚十分缺乏,因此,诸多的教育家和知识分子致力于对职业指导理论的引入、探讨和实践,其中,朱元善和周诒春对职业指导的萌芽阶段发展贡献巨大。

一、朱元善及其职业指导思想

朱元善,生卒年不详,笔名天民,是民国时期著名教育理论家,曾主编《教育杂志》、《学生杂志》、《少年杂志》等刊物,一生著作颇丰。其职业指导思想主要出自1917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职业教育真义》。《职业教育真义》为朱元善以日本学者川本宇之介的《职业教育研究》一书为依据编译而成。在编译过程中,朱元善有意识地根据当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充分阐述了自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朱元善认为,职业指导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求职者个人和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他十分重视求职者的初次择业,在著作里明确表示反对当时的“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他指出:随意选择一岗位就业,等发现该岗位不适合自己时,会不得不重新选择岗位就业,如果不适合的话,还会不停地换工作。职业确定不下来,就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就会永远达不到优秀的程度。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职者势必会成为劣败之人,并最终被社会淘汰。所以,他在书中郑重强调:凡择业者慎毋爽失唯一之机会,切不当蓄心与更择。

朱元善指出,贸然择业除了影响求职者个人外,国家经济和社会生产力也在求职者不停换工作的过程中蒙受巨大损失。除此之外,如果求职者没有一固定的工作,随意流转,不但会使个人产生懈惰心理,影响个人发展,还会形成不良少年团体、流民团体,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职业指导不仅与职业教育休戚相关,也是社会的一项事业,他将职业指导提高到等同职业教育本身的地位,并指出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甚当相需而行。

朱元善在书中以美国纽约学生目的调查会和波士顿职业局为例介绍了怎样实施职业指导。在实施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与学校结合起来,并尤其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要做好求职者的情况摸底工作。他认为,求职者就业困难不仅仅是技能缺失,还因为他们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是“目瞩千里不见眉睫”之人。职业指导组织的任务除介绍工作外,更主要的是帮助求职者熟知自己之资禀诣力,获得择业之智慧。另一方面是要提高指导者的素质,指导者不仅应熟知事业之性质状态,还要掌握指导求职者的技能,既能让求职者知其然,又能让其知其所以然,除此之外,指导者还要尽职尽责、恪尽职守,指导者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直接关系着指导效果的强弱。

朱元善的职业指导思想在其前期的其他著作中也有所涉及,但均不如《职业教育真义》中介绍得那样具体系统。

朱元善本身没有直接从事教育工作,他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关注、介绍职业教育,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发展工、农、商业,这本身就是职业指导工作的一方面,更充分体现了当时学者不忍“坐视国家之破产”的爱国情怀。

二、周诒春及其职业指导思想

周诒春(1883—1958年),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湖北汉口。190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学习教育、心理等专业,1909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12年在南京临时政府任职,后任清华学校第一任副校长,并接张伯苓任清华第三任教务长。1913年8月,清华学校校长唐国安致信外交部,推荐周诒春继任。周诒春于1913年10月27日就任清华学校校长,1918年1月辞职,任期4年又3个月。

周诒春在清华任教期间的主要教育方式为德、智、体“三育并举”,通过“三育并举”贯彻他的教育思想——“造就完全人格之教育”。后人眼中的“近代中国职业指导之先声”只是周诒春实现其教育目的的一个教学手段。他认为,传统教育没有活力,脱离生产,既不利于培养公民独立性,又很少传授生产技能。他说:“职业教育、民主教育与国民教育应取代传统古典的反民主的非生产的和缺乏活力的绅士教育,新的国民教育目标应在培养聪明的具有谋生技能的与独立自主的公民。”

周诒春的职业指导实践主要体现在学生选科和择校方面。他通过了解当时大部分学生的困惑,结合自己早年的求学经历,意识到当时的学生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加上对社会职业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他们在选科和择校方面都有很大的盲目性。在美国求学时,他了解了当地的职业指导相关情况,深感职业指导在择业与就业方面能够为人们提供合理的帮助,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周诒春在执掌清华学校后,便开始重视即将毕业赴美留学的学生在选科与择校上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的指导。

周诒春的职业指导实践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制作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了解学生的主观想法和心理内因。平时悉心观察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注意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志趣,努力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他还让每位留洋学生填写报告,说明选修专业学科的性质及理由,到美后拟入何校,为何作此选择。然后逐一与学生谈话,审慎决定学生的留学方向。另一方面是举办职业讲座。刚开始时,清华学校将这种演讲称为“高四演讲”,尚未正式冠以职业演讲之名。只是在一次高四演讲预告中,使用了职业演讲的概念。直到1917年,这些演讲不再称为高四演讲,而是直接命名为职业演讲。从1916年上半年清华学校的职业演讲拉开帷幕,到周诒春离职前的两年间,职业演讲场次和涉及专业不断增多,听讲学生从原来的毕业生扩大到各年级学生,讲座人员也慢慢出现了外籍专家。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组织开展的这些职业演讲,试图从职业的角度出发,通过讲座的方式,用教育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加深他们对学科的认识,加强他们的择业意识,从而使他们在留学美国时能选择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科和院校进一步深造。

有人认为,职业指导在中国最早是由清华学校校长周诒春于1916年提倡的,他对即将赴美留学的清华学校毕业生进行选科与择校的指导,运用了观察、调查和访谈及职业演讲等先进而科学的方法,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史上实属首创。同时,周诒春组织开展的这些职业指导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期的清华学校只按计划与学科间的比例选派留美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兴趣的状况,使学生避免了选科与择校的盲目性,更好地促进了这些留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笔者认为,周诒春的职业指导实践开始的时间应该比1916年更早。

周诒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涯方面的指导,切合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崇高情怀。

三、朱周二人思想之比较

朱元善和周诒春处于同一历史时期,二者的职业指导思想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米靖博士认为,朱元善的《职业教育真义》是一本具有拓荒性质的职业教育学著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系统性、完整性的职业教育论著,其中关于职业指导等内容开理论风气之先。

金兵博士认为,朱元善是我国正式使用“职业指导”这一概念的第一人,自他之后,概念固化下来,其对职业指导的介绍也被看成是社会改良主义的伏脉。而周诒春及其在清华学校校内组织的职业演讲,则是近代有组织的职业指导实践的开端。

(一)相似之处

首先,朱周二人处于相同的历史时期,对职业指导的作用持肯定的态度,在各自领域中的研究时间也都是最早的(1915年初,郭秉文在《东方杂志》刊载文章,对美英两国的职业指导进行介绍,但只是单纯的介绍,并没有进行思辨研究),二人的思想都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周诒春是借鉴美国,朱元善是借鉴日本,而朱元善在实践方面也介绍过美国的案例。因此,笔者认为二人具有相似的历史地位,都是我国职业指导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

其次,二人都特别注重对求职者(求学者)的指导工作,认为除了了解求职者(求学者)的基本情况外,还要让他们获得选择职业或专业的智慧,即既要让求职者(求学者)知其然,又要让其知其所以然。例如,现代职业学校和高校不仅设有就业处、就业科等科室,大部分学校还都开设职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课,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人格类型测试等,以确定学生性格类型,并在平时学习管理过程中有所侧重,以期在学生就业时实现人职匹配。这正体现了二位先贤“既要让学生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职业指导思想。

再次,二人都没有认识到职业指导的终身性。朱元善职业指导思想的“全面”和周诒春职业指导思想的“深度”,应该说是代表了当时职业指导的前沿水平,但是由于时代限制,国内职业教育的地位甚至尚未正式确立,对其认识稍显浅薄,没有人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终身教育属性,所以更没有人意识到职业指导应该贯穿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二)不同之处

首先,由于各自职业的原因,朱元善的研究侧重理论,而周诒春更侧重实践。朱元善的职业指导理论研究涉及了整个职业指导工作过程,特别是介绍的两个案例,均是当时美国做的比较成功的职业指导工作案例;周诒春侧重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科和择校,可以说是教育指导,这是整个职业指导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一些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纷纷采取大类招生,这与周诒春的职业指导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朱元善涉及内容程度较浅显,但研究的范围较广泛,主要研究方式是描述和建立在描述方式上的简单思辨,并有相关的著作问世;周诒春的职业指导思想都渗透在他的实践过程中,虽然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明显,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但目前并没有史料证明他本人在职业指导理论方面进行过具体研究,他的相关思想都是后人根据其实践言行总结归纳的。就二人对职业指导的研究而言,朱元善占其广,周诒春占其深。

再次,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朱元善认为,不仅要做好被指导者的研究工作,有关指导者本身的研究工作也同等重要,指导者对受指导者具有天然的影响;周诒春本身就是指导者,相关工作也做得比较突出,受其职业影响,他没有认识到指导者的素质对职业指导的效果同样影响巨大。

最后,朱元善不但认识到了职业指导对求职者的影响,还认识到并详细阐述了职业指导的社会属性。他认为职业指导不仅具有指导职业的作用,还具有缓解社会矛盾、振兴社会道德的作用,是一项社会事业,如果职业指导做不好的话,就会让求职者不停地换工作,每一次换工作都会有一个熟悉新工作的阶段,整个过程下来,既延缓了社会劳动力达到最优配置的时间,又极大地浪费了社会生产力,所以职业指导应该与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周诒春只是在学生个人指导方面具有深刻的认识并进行了亲身实践,但没有史料表明他对职业指导的社会属性有所阐述。

(三)职业指导思想与终身教育思想的结合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发现,朱元善研究职业指导较为广泛,周诒春研究学生的学业指导较为深刻,这正表明二人对职业指导进行研究时关注了人的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将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从出生到死亡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理想的职业指导工作应该将朱元善的“广”与周诒春的“深”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职业发展过程:在成长阶段要多听取职业讲座,注重兴趣培养;在探索阶段要学习职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因为职业也是不停地发展的,所以该课程可以每学期课时不多,但要穿插在整个过程中),还要尽早地进行心理测试和人格类型测试,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侧重;在创立阶段择业要慎重,如果职业不合适要尽早变换工作,尽快进入职业稳定期;在维持阶段要不停地为自己充电,以维持职业过程中获得的地位和成就;在衰退阶段要注意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前两个阶段,指导主体是学校,指导形式为授课、讲座和相关测试;第三个阶段,指导主体是职业局、职业介绍所和劳动人事部门,指导形式是相关培训和考核;第四个阶段,指导主体是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指导形式是培训;第五个阶段,指导主体目前还没有明确,指导形式应该是类似老年大学等团体。

四、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社会上有了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培训机构,高校、职业学校纷纷建立了就业指导部门,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有关行政部门组织了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考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相适应。

目前,职业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指导的认识尚参差不齐,对职业指导的地位认识也不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职业指导是职业准备教育的一部分,这显然已经与当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国家已经出台政策文件,要求全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再也不是以前的终结性教育,而是贯穿一个人整个职业生涯,实现终身教育的有力“助推器”。同样,职业指导也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人就业前的准备教育,而应该是贯穿于一个人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的持续过程。否则,必然会导致教育工作缺乏动力和生命力,难以可持续发展。

朱元善的职业指导思想和周诒春的职业指导实践,不仅仅对职业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大部分高校及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后均有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即是由于上一阶段的职业指导工作滞后所导致的。让学生知道需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学,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做好有效的、持续的职业指导实践工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米靖,陈翠翠.20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学的拓荒之作——朱元善及其《职业教育真义》[J].职业技术教育,2012(6):70-73.

[2]金富军.周诒春在清华学校的教育思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10):89-95.

[3]李兴军.民国时期学生职业指导实践述评[J].职教论坛,2010(16):91-95.

[4]米靖.二十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学名著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2-115.

[5]谢德新.近代中国职业指导的先声:周诒春与清华学校早期的职业指导[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79-180.

[6]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0-309.

(责任编辑:王恒)